-
公开(公告)号:CN11901056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54003.3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管Buck‑Boost PFC变换器控制方法和控制电路,通过调节开关管Q1的占空比实现输出电压的灵活选择,通过将二极管替换成开关管使得电感电流可以反向流动,实现所有开关管的ZVS,并使用PWM加移相控制方式,实现电感电流脉动和有效值最小化。本发明充分考虑到变换器输入电压和输入电流宽范围变化的特点,可实现功率因数校正,并实现PCRM和PDCM的最优工作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901055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53884.7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桥四管Buck‑Boost PFC变换器控制方法和控制电路,充分考虑了变换器输入电压、输入电流宽范围变化和功率流向发生切换的特点,可实现无桥四管Buck‑Boost PFC变换器功率因数校正、所有开关管的ZVS、电感电流有效值最小化和功率流向平滑切换的控制,相比于四管Buck‑Boost PFC变换器,通过在输入端叠加直流偏置电压,可以实现任意时刻所有开关管的ZVS。与此同时,通过换向触发时刻控制电路控制变换器在CLK2a时刻换向,消除了电感电流在输入交流电压过零时刻的过程,减小了输入电流的畸变。
-
公开(公告)号:CN11897155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18240.4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H02M1/00 , H02M7/5387 , H02M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谐振式全域软开关的DC‑AC变换器及其控制电路,变换器包括结构相同的模块A和模块B,模块A和模块B的输出负端相接,正端分别接负载RLd的两端;模块A包括开关管Q1a、Q2a、Q3a、Q4a及其相应的寄生二极管、寄生电容,主电感La,输出滤波电容Cfa,输出滤波电感Lfa;Q1a、Q2a互补导通组成一个桥臂单元,Q3a、Q4a互补导通组成一个桥臂单元;La的两端与Q1a、Q2a组成桥臂单元的中点以及Q3a、Q4a组成桥臂单元的中点连接,Cfa与Q3a、Q4a的桥臂单元并联,Lfa串接在Cfa与Q3a之间。本发明DC‑AC变换具有非谐振式全域软开关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0784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921107.3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辐射合成BiOBr/MOF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通过高能射线辐射合成BiOBr/MOF材料,在合成MOF的同时还会对BiOBr产生氧缺陷。该策略表现出高效率、易操作、可调控、节省能源和时间以及环境友好的优势。作为一种独特而创新的方法,可以通过调节辐照剂量或者固定辐照剂量控制加入的BiOBr与(金属盐、有机配体和溶剂)的比例来控制BiOBr与MOF复合的比例,从而进一步调控该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最终实现高效的光催化还原CO2能力。该方法解决传统水热法BiOBr/MOF合成过程中高温、封闭系统、长的反应时间等问题,提供了一条大规模制备BiOBr/MOF复合材料的新方法,在工业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599420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852518.1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C09D175/14 , C09D5/08 , B05D3/06 , B05D7/16
Abstract: 一种基于氮化硼的电子束固化防腐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涂层包括以质量百分数计的组分:聚合物40~70%、活性稀释剂26~56%、助剂1~8%、填料0.1~5%,所述填料为氮化硼鳞片、氮化硼二维纳米片、3‑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后的氮化硼鳞片或3‑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后的氮化硼二维纳米片。将聚合物和活性稀释剂采用高速搅拌和/或超声分散混合,得到聚合物溶液;将填料、助剂和聚合物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涂覆,得到厚度为50~200μm涂层;对涂层进行电子束固化处理,得到防腐涂层。本发明固化温度低,效率高,绿色环保,易于自动化与流水化,形成的膜层平滑致密完整,显著提高镁合金的防腐蚀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83970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813886.7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B01J23/83 , B01D53/86 , B01D53/62 , B01J23/26 , B01J23/02 , B01J23/20 , B01J35/39 , C01G49/00 , C01G37/14 , C01G53/00 , C01G51/00 , C01G23/00 , C01G33/00 , C01B32/40 , B01J37/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离辐射制备富含氧缺陷钙钛矿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一定量的钙钛矿氧化物材料分散于羟基屏蔽剂与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中,超声分散均匀后转移至西林瓶中,鼓入惰性气体除氧后密封,置于电离辐射源旁,制备富含氧缺陷的钙钛矿材料。本发明中所用的电离辐射源包括γ射线源、高能X射线源、加速器源以及核废料或太空辐射源中的一种或几种。并且该反应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流程简单,可控性强,催化剂中引入的氧缺陷含量通过调整吸收剂量进行调控,整个过程绿色环保,具有显著的工业化优势,有希望被用来大规模制备富含氧缺陷的钙钛矿材料,在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92486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359406.8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离辐射还原二氧化碳的方法,属于二氧化碳还原技术领域,通过X射线、γ射线α射线以及电子加速器等高能射线通过pH以及高压的手段,以及添加催化剂的手段选择性还原二氧化碳。本发明能够在常温下进行,工艺简单,可控性较强;可以在无催化剂的过程中实现二氧化碳的高效还原,当添加催化剂后,又能选择性调控反应产物;所设计到的辐射源均是在产业化的基础上提出的,工业化优势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15469349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0946568.7
申请日:2022-08-05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1T1/02 , C08J3/075 , C08J3/28 , C08L5/12 , C08L89/00 , C08L29/04 , C08L5/00 , C08K5/098 , C08K3/28 , C08K5/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硝酸盐基三维凝胶变色剂量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将一定量硝酸盐溶于水中,得到混合溶液Ⅰ;加入一定量的羟基屏蔽剂,得到混合溶液Ⅱ;加入一定量的凝胶单体,混合均匀,加热到一定温度,得到混合溶液III;通过将混合溶液III中的凝胶单体采用物理交联的方法形成凝胶得到该凝胶剂量计Ⅳ;在被高能射线照射过一定剂量后的凝胶剂量计表面加入一定量的显色剂,放置5min‑20min,去除凝胶表面的显色剂,从而出现随着剂量增加颜色逐渐加深的颜色变化。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凝胶剂量计可达到用于检测临床放射治疗中高能射线的治疗水平,最低检测限为0.1Gy,灵敏度更高,响应速度更快,更适用于临床放射治疗剂量检测中。
-
-
公开(公告)号:CN115231518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439160.0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C01B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离辐射分解水制备氢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金属有机框架纳米颗粒分散到水中,抽真空通惰性气体除氧后密封,然后置于电离辐射源旁辐照,最后通过促进水的辐解过程产生氢气,电离辐射源用于提供产氢反应所需能量,辐解产氢反应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进行,电离辐射源为高能X射线源、加速器源、γ射线源、放射性同位素源以及核废料或太空辐射源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整个过程只需在常温常压下进行,不排放污染物,有望被用来大规模生产氢气,流程简单,因此在工业领域具有广阔前景,在产生氢气的同时,也能利用闲置或废弃的辐射源,提高了放射源的利用率,进而使得整个过程更加的绿色环保,具有显著经济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