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77735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0498430.5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储能装置的定型机含油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含换热滤油装置、余热回收利用模块、蓄热模块、高温热泵模块。余热回收利用模块中通过在换热滤油装置中的盘管式换热器实现了含油烟气在去除油污的同时进行热量回收利用。蓄热模块能够将烟气余热储存在蓄热介质中,在印染室需要新风时,蓄热介质释放热量为新风预热。高温热泵模块加热预热后的新风,进一步提高预热单元的新风入口温度,保证新风进入印染室时能达到工业上的温度要求,本发明采用蓄热技术实现含油废气余热的高效回收,基于热泵和回热技术实现了含油废气余热的高品位回收,同时采用换热滤油装置对含油废气进行净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810255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0486811.1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的无人潜航器动力系统,包含储能模块、涡流管模块、蓄热模块和涡流管模块。本发明根据潜航器间歇工作的特点,在潜航器停泊时储能,将二氧化碳压缩储存在高压罐中,航行时将二氧化碳释放,使用热泵和涡流管提高工质温度,并在透平中膨胀释能,当潜航位置较深时可利用外部水压推动活塞,保持高压储罐工质压力,提高能量利用率。本发明提出的动力系统无腐蚀性工质,安全性好,且能够在多种工况下进行切换。相比蓄电池成本更低,寿命更长。
-
公开(公告)号:CN115324737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004222.1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F02C7/1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气式航空发动机的预冷装置,包括包含n根内管、n根外管、n个散热片、m个内连管、以及p个外连管;内管、外管为环形管道;散热片呈环状,其内由外至内设有q个等距且同轴的环形冷却通道,相邻环形冷却通道之间均匀设有若干开口方向相同的弧形冷却通道。n根内管、n根外管分别在内侧、外侧周向均匀设置,固定和联通n个散热片、m个内连管、以及p个外连管。本发明所设计的冷却通道结构具有更大的传热面积,冷却工质采用低温碳氢燃料,吸热能力较强,在经过预冷器升温之后可加入燃烧室作为燃料,有效的节约能源,并提高了发动机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87773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498430.5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储能装置的定型机含油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含换热滤油装置、余热回收利用模块、蓄热模块、高温热泵模块。余热回收利用模块中通过在换热滤油装置中的盘管式换热器实现了含油烟气在去除油污的同时进行热量回收利用。蓄热模块能够将烟气余热储存在蓄热介质中,在印染室需要新风时,蓄热介质释放热量为新风预热。高温热泵模块加热预热后的新风,进一步提高预热单元的新风入口温度,保证新风进入印染室时能达到工业上的温度要求,本发明采用蓄热技术实现含油废气余热的高效回收,基于热泵和回热技术实现了含油废气余热的高品位回收,同时采用换热滤油装置对含油废气进行净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341972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998508.X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降水无人机辅助动力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压缩机、二氧化碳储罐、第一加热器、换热器、透平、发电机、蓄电池、涡流管、第二加热器、旁通阀、混合阀、引射器。本发明采用二氧化碳作为工质,利用其压力势能做功为蓄电池补充电能,通过涡流管将部分工质冷凝,与回热后的热端工质混合,再利用引射器,将其作为人工降水的催化剂播撒至云层。所提出的辅助动力系统有效利用环境余热做功,将人工降雨催化剂作为工质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设备成本低,安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81025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86811.1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的无人潜航器动力系统,包含储能模块、涡流管模块、蓄热模块和涡流管模块。本发明根据潜航器间歇工作的特点,在潜航器停泊时储能,将二氧化碳压缩储存在高压罐中,航行时将二氧化碳释放,使用热泵和涡流管提高工质温度,并在透平中膨胀释能,当潜航位置较深时可利用外部水压推动活塞,保持高压储罐工质压力,提高能量利用率。本发明提出的动力系统无腐蚀性工质,安全性好,且能够在多种工况下进行切换。相比蓄电池成本更低,寿命更长。
-
公开(公告)号:CN115341972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210998508.X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降水无人机辅助动力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压缩机、二氧化碳储罐、第一加热器、换热器、透平、发电机、蓄电池、涡流管、第二加热器、旁通阀、混合阀、引射器。本发明采用二氧化碳作为工质,利用其压力势能做功为蓄电池补充电能,通过涡流管将部分工质冷凝,与回热后的热端工质混合,再利用引射器,将其作为人工降水的催化剂播撒至云层。所提出的辅助动力系统有效利用环境余热做功,将人工降雨催化剂作为工质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设备成本低,安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685128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818263.2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夹心式纵向超声振动强化散热装置,涉及高效换热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超声驱动电源为振动结构供电,以便于振动结构产生超声振动;振动结构通过橡胶软接头与散能段振子结构连接;弹性装置垫在散能段振子结构与热沉结构之间;在热沉结构中,作为热接触面的基底热源通过铰链结构连接直翅,散热风箱安装在热沉结构的侧面并且散热风箱的风道朝向直翅之间的间隙。通过对换热面的自然对流进行优化,可以解决相变热沉结构使用过程中直翅受热不均导致换热能力变异常变化的问题。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