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07560A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10241779.4
申请日:2018-03-22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uO-CuCo2O4催化剂在电化学还原CO2中的应用。在电化学还原CO2过程中,首先将CuO-CuCo2O4催化剂分散于异丙醇溶液中,加入5wt.%Nafion溶液,超声分散得到均匀浆料,取浆料涂覆在预处理的电极表面,然后在电解液中通氮除氧,通入CO2,得到CO2饱和的电解液,最后采用三电极测试系统,以涂覆有浆料的电极为工作电极,利用线性扫描伏安法或控制电位电解法对CO2进行电化学还原。本发明中,作为电催化剂CuO-CuCo2O4可有效将CO2电化学还原为液体燃料C1化合物甲酸和C2化合物乙醇,选择性高,能够将CO2转化为更有价值的醇类及醛类产物,在催化领域和能源存储与转化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275105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659786.1
申请日:2017-08-04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电极材料不使用导电剂与粘结剂,利用水热法直接使活性材料附着在柔性导电基底的表面,之后将其在马弗炉里高温煅烧得到最终电极材料。由于减少了导电剂和粘结剂的使用,这种生长方法更有利于离子的快速传输,对于传质过程受阻的电极而言,该生长方法有效降低了电极的阻抗,提升了电极比容量,经测试,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其比容量可达到1590.4 F/g,其在10 A/g的电流密度下经过10000次循环仍能保持102%的容量,具有工业化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380048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604834.6
申请日:2019-07-05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25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结构LiNbO3/石墨烯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步骤为:先用NbCl5作为原料,与油胺混合,搅拌均匀后进行水热反应,再通过高温热处理得到Nb2O5纳米颗粒;然后将Nb2O5纳米颗粒与Li2CO3混合研磨,在空气下煅烧得到LiNbO3纳米颗粒;最后将LiNbO3纳米颗粒分散到水中,加入硅烷偶联剂,再与氧化石墨烯水分散液混合,充分搅拌后得到LiNbO3/氧化石墨烯,空气下煅烧得到最终产物纳米结构LiNbO3/石墨烯电极材料。高导电性石墨烯和均匀分布的纳米结构LiNbO3,可以缩短离子和电子扩散路径,使得电解液和电极材料充分接触,从而使电极材料表现出高倍率特性和突出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671921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241785.X
申请日:2018-03-22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uO‑CuCo2O4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采用溶剂热法结合热处理,先按铜盐与钴盐摩尔比为1:0.1~2,将铜盐和钴盐完全溶于混合醇溶剂中,再将混合溶液在120~180℃下进行溶剂热反应得到CuO‑CuCo2O4前驱体,最后将前驱体在350~600℃下煅烧得到空心结构的CuO‑CuCo2O4催化剂。本发明制备的CuO‑CuCo2O4复合材料为空心结构,能够作为电极催化剂修饰在电极上,应用于电化学还原CO2,可有效将CO2电化学还原为甲酸、乙醇等液体燃料,且选择性高,在催化领域和能源存储与转化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607560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810241779.4
申请日:2018-03-22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B01J23/75 , C25B3/07 , C25B3/26 , C25B11/0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uO‑CuCo2O4催化剂在电化学还原CO2中的应用。在电化学还原CO2过程中,首先将CuO‑CuCo2O4催化剂分散于异丙醇溶液中,加入5wt.%Nafion溶液,超声分散得到均匀浆料,取浆料涂覆在预处理的电极表面,然后在电解液中通氮除氧,通入CO2,得到CO2饱和的电解液,最后采用三电极测试系统,以涂覆有浆料的电极为工作电极,利用线性扫描伏安法或控制电位电解法对CO2进行电化学还原。本发明中,作为电催化剂CuO‑CuCo2O4可有效将CO2电化学还原为液体燃料C1化合物甲酸和C2化合物乙醇,选择性高,能够将CO2转化为更有价值的醇类及醛类产物,在催化领域和能源存储与转化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873157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910076404.1
申请日:2019-01-26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H01M4/60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Co2(BDC)2(ted)负极材料。利用水热法制备了钴基MOF材料Co2(BDC)2(ted),无需经过后期处理步骤直接将Co2(BDC)2(ted)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Co2(BDC)2ted具有规则有序的三维多孔结构和良好的导电性,这种结构在脱锂/嵌锂过程中有效缩短Li+的传输距离,利于锂离子扩散,从而提高其比容量和倍率性能,经测试Co2(BDC)2ted作为负极材料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循环稳定性和较高的比容量,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有着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275105B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710659786.1
申请日:2017-08-04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电极材料不使用导电剂与粘结剂,利用水热法直接使活性材料附着在柔性导电基底的表面,之后将其在马弗炉里高温煅烧得到最终电极材料。由于减少了导电剂和粘结剂的使用,这种生长方法更有利于离子的快速传输,对于传质过程受阻的电极而言,该生长方法有效降低了电极的阻抗,提升了电极比容量,经测试,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其比容量可达到1590.4 F/g,其在10 A/g的电流密度下经过10000次循环仍能保持102%的容量,具有工业化前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