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犀属专用引物及快速鉴定木犀属物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91492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403169.3

    申请日:2020-1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鉴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犀属专用引物及快速鉴定木犀属物种的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犀属物种鉴定专用引物及其检测和鉴定方法,该专用引物具体引物序列为:rpl32‑trnL F=SEQ ID NO.1=5’‑TTGGAATAATCTGAATCTGAATCGACTTGAC‑3’,rpl32‑trnL R=SEQ ID NO.2=5’‑TAAGTATCCGATAATACTCAAGTTC‑3’;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引物对疑似木犀属物种的DNA进行扩增,仅木犀属物种可以特异性扩增出323bp的条带。本发明可用于快速检测本属物种,对木犀属物种的整理、分类研究,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分子鉴定都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种琼脂凝胶颗粒及其在水源水生物脱氮工艺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948170A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1010241482.1

    申请日:2010-0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琼脂凝胶颗粒及其在水源水生物脱氮工艺中的应用。该琼脂凝胶颗粒包括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琼脂5~10份,海藻酸钠1份,陶粒5份和水100份。其应用为受硝酸盐污染的水源水由琼脂凝胶反应器底部进入,经过琼脂凝胶颗粒填料床后从溢流堰流出,首先利用水源水中的微生物进行自然接种,系统启动后再进行水源水生物反硝化和曝气生物滤池的处理。本发明具有琼脂凝胶颗粒成分简单、制备容易,系统适应性强、运行稳定,可获得90%以上的硝酸盐氮去除率及超过300mg/(L·d)的硝酸盐氮容积去除负荷,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克服了现有水源水生物脱氮工艺硝酸盐氮去除率不高、水力停留时间长、碳源投加量不易控制等缺点。

    基于桂花全基因组开发的SSR分子标记引物组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89632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00091.9

    申请日:2022-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桂花全基因组开发的SSR分子标记引物组及其应用,本发明所述SSR分子标记引物组具有很好的通用性,稳定高效,可从分子水平快速鉴别桂花种质资源,不受季节、植物发育时期和生长环境的影响,利用本发明所述SSR分子标记引物组开展桂花的品种鉴定技术具有取材方便、结果高度准确稳定的特点,为桂花种质资源的快速鉴定、新品种保护、遗传多样性评价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一种无甲醛防霉人造板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24422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836248.X

    申请日:2018-0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甲醛防霉人造板,包括碎木层和丁香层,所述丁香层包括丁香花层和丁香叶层,所述碎木层的两侧均设置有丁香叶层,所述丁香叶层远离碎木层的一侧设置有丁香花层;其利用丁香酚抑制各类霉菌的生长,具有较好防霉性能;并且提供一种无甲醛防霉人造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对丁香进行氯化钠浸泡处理、自然晾干;晾干后干燥、微波以及调节其平衡含水率;粉碎得丁香碎料;将丁香碎料与改性聚乙烯粉末混合搅拌;将混合物置于模具中进行热压加工;热压加工以及冷压加工。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无甲醛人造板的制备方法,无需过多设备,工艺简单,制备时间短,操作安全,避免使用有害化学试剂,能保证操作人员和用户的安全,以及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一种琼脂凝胶颗粒及其在水源水生物脱氮工艺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948170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10241482.1

    申请日:2010-0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琼脂凝胶颗粒及其在水源水生物脱氮工艺中的应用。该琼脂凝胶颗粒包括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琼脂5~10份,海藻酸钠1份,陶粒5份和水100份。其应用为受硝酸盐污染的水源水由琼脂凝胶反应器底部进入,经过琼脂凝胶颗粒填料床后从溢流堰流出,首先利用水源水中的微生物进行自然接种,系统启动后再进行水源水生物反硝化和曝气生物滤池的处理。本发明具有琼脂凝胶颗粒成分简单、制备容易,系统适应性强、运行稳定,可获得90%以上的硝酸盐氮去除率及超过300mg/(L·d)的硝酸盐氮容积去除负荷,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克服了现有水源水生物脱氮工艺硝酸盐氮去除率不高、水力停留时间长、碳源投加量不易控制等缺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