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3708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059275.6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B01J31/22 , C02F1/30 , B01J35/39 , C02F101/30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价有机框架‑木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多功能光催化反应器的应用,共价有机框架‑木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干燥的木材块放入到硅烷基化溶液中,加热处理,得硅烷化木材;(2)将硅烷化木材加入到含有四‑(4‑醛基‑(1,1‑联苯))乙烯TFBE的有机溶液中,加热保持一段时间,得醛配体木材复合物;(3)将醛单体木材复合物加入到含有TFBE和卟啉配体的混合有机溶液中,加入酸,除去空气,随后进行加热反应,得到所述共价有机框架‑木材复合材料。该材料能解决COFs催化剂在水中分散性差且不容易回收重新利用的缺陷,可以有效的光降解水中抗生素,同时兼具优异的太阳能海水蒸发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193268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210751940.9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 贵阳学院 ,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北京林业大学 , 德华兔宝宝装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D67/00 , B01D69/02 , B01D69/12 , B01D65/10 , C08F289/00 , C08F220/28 , C02F1/40 , C02F1/44 , C02F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响应型智能木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椴木膜为载体,依次进行氨基化、溴化,而后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将螺吡喃丙烯酸酯修饰到椴木膜上,以制得光响应型智能木膜。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且易于产业化生产应用,所制备的光响应型智能木膜具有分离效率高、通量高、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耐久性、可实时再生以及表面亲疏水可切换性能,使其在能源或环境保护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特别是易于实现高效地选择性分离油包水乳液和油水混合液。
-
公开(公告)号:CN115193268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751940.9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 贵阳学院 ,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北京林业大学 , 德华兔宝宝装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D67/00 , B01D69/02 , B01D69/12 , B01D65/10 , C08F289/00 , C08F220/28 , C02F1/40 , C02F1/44 , C02F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响应型智能木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椴木膜为载体,依次进行氨基化、溴化,而后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将螺吡喃丙烯酸酯修饰到椴木膜上,以制得光响应型智能木膜。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且易于产业化生产应用,所制备的光响应型智能木膜具有分离效率高、通量高、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耐久性、可实时再生以及表面亲疏水可切换性能,使其在能源或环境保护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特别是易于实现高效地选择性分离油包水乳液和油水混合液。
-
公开(公告)号:CN115958669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601198.X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中公开了一种透明发光木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新型木质基多功能材料开发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将木块切片后置于缓冲溶液中,加热条件下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去除反应液,清洗、干燥;将步骤第一步得到的木片浸没于含有发光分子的溶液中,常温下真空浸渍;取出步骤第二步中的木片,夹在聚四氟乙烯膜之间,挤出气泡后夹在玻璃夹板中,加热固化,从玻璃夹板剥离固化层便可得到所述透明发光木材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透明发光木材复合材料提升了木材的耐久性,延长了使用寿命,赋予木材荧光透明性能等新功能,拓宽木材在光电领域、装饰和建筑领域的应用潜力,拓展了木材的使用范围,为利用生物质材料替代化石能源提供了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302918803S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30052271.2
申请日:2014-03-1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互动式七巧板景墙。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商场节庆活动场地、广场或儿童游乐区的装饰。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图案及色彩的结合。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5.省略视图:后视图和仰视图不常见,故省略后视图和仰视图。6.请求保护的外观设计包含色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