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59669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95995.4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复合功能的城市蓝绿生态网络构建方法,包括:获取对象区域现状蓝绿斑块的空间分布数据,筛选得到目标生态源地;构建城市蓝绿空间的综合阻力面,基于MCR模型模拟潜在生态廊道的最小阻力路径;选取目标生态源地和综合阻力面,计算每条最小阻力路径的电流邻近中心度,获取蓝绿廊道重要性分级;选用多对一计算模式,识别得到电流密度分布图;提取适宜廊道宽度范围图和生态夹点分布图;将目标生态源地、蓝绿廊道重要性分级、适宜廊道宽度范围图和生态夹点分布图叠加,完成城市蓝绿生态网络的构建。通过本发明进行城市蓝绿生态网络构建,对于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调节热岛效应、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和满足居民日常游憩需求具有重要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063276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550182.4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MSPA和电路理论的城市生态廊道空间划定方法,包括:步骤1、基于MSPA对选定区域的生态空间进行形态学分析识别出生态源地;步骤2、将景观类型、生态质量及NDVI相结合构建综合阻力面;步骤3、将综合阻力面数据导入Linkage Mapper,选择生态源地和阻力面,基于最小累计阻力模型确定任意两个生态源地之间的城市生态廊道路径;步骤4、基于电路理论应用Centrality Mapper对城市生态廊道进行中心性计算并进行重要性分级;步骤5、确定城市生态廊道的关键物种,构建城市生态廊道空间范围的适宜性指标体系,确定城市生态廊道的空间范围优先等级。本发明适合于高密度城市化地区的城市生态廊道识别,对城市生态廊道进行分级,最终识别不同修复等级的城市生态廊道空间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5577825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116585.4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依托河流和道路的城市生态廊道宽度确定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地理信息数据并对其预处理;构建生态源地筛选指标体系筛选出生态源地;构建综合阻力面;确定任意两个生态源地之间的潜在廊道路径;识别潜在廊道路径中对动物迁徙具有重要连通性作用的区域的电流密度图;将河流和道路图层数据与电流密度图进行叠加,提取宽度为100m的缓冲区并计算电流密度平均值,得到带电流信息的缓冲区图层;预设最小宽度,缓冲区按照电流密度平均值分为若干级,提取缓冲区对应的廊道,再根据预设值赋予每条廊道相应等级所对应的最小宽度。本发明根据电流密度确定城市廊道的宽度等级,有助于确定依托于河流和道路的城市生态廊道的宽度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0180769B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1910440495.2
申请日:2019-05-24
IPC: B05D7/24 , B05D7/00 , C09D175/14 , C09D7/61 , C09D7/63 , C09D175/04 , C09D163/00 , C09D5/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古典园林钢筋混凝土塑石假山的耐候性强化处理方法,涉及假山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防水层的喷涂,(2)隔热层的喷涂,(3)耐候着色层的喷涂,(4)边角修整。本发明采用了喷涂三层涂料的方式,通过所形成的涂层保证了假山的防水性、隔热性、耐候性和着色性,从而提高了假山的使用质量和延长了假山的使用寿命;并且采用的防水涂料、隔热涂料和耐候着色涂料都属于水性涂料,使用环保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1423181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010305119.5
申请日:2020-04-1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于栽培绿植的园林假山及其加工方法,涉及假山加工技术领域,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加工制成:高炉膨胀矿渣30‑80份、粉煤灰10‑50份、硅酸盐水泥10‑50份、木质纤维素5‑20份、石棉绒5‑20份、水泥外加剂1‑10份、粘结剂1‑10份、润滑剂1‑10份、水100‑200份;本发明以工业废料高炉膨胀矿渣和粉煤灰作为主料,协以硅酸盐水泥等辅料制得假山,不仅实现了工业废料高炉膨胀矿渣和粉煤灰的合理再利用,并且所制假山的外观品质好,环保性强,同时抗压性能优异,利于在假山上栽培大中型的绿植。
-
公开(公告)号:CN216665158U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23202588.3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E04H1/12 , E04D13/03 , E04D13/035 , E04F10/06 , G09F9/3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慧城市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慧化公交站台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一侧固定连接有立墙,所述立墙的顶部朝向底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顶棚,所述顶棚远离立墙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中间为敞开状,且固定框的中间固定安装有透明的玻璃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LED动态显示屏,可以展示动态的睡莲,并有感应装置,实现交互设计,人走动位置会有水波颤动,还通过设置荷叶状座椅,可以提升站台的趣味性,使得乘客在等车过程中不会感到无聊;此外,通过在站台顶部设置透明玻璃窗,使得乘客在等车时可以仰望天空,蓝天与星空尽收眼底,可以放松乘客的心情,使得乘客心情愉快。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