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4′-吡啶基嘧啶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434801B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710186766.7

    申请日:2017-0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ʹ‑吡啶基嘧啶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利用天然可再生资源松节油的衍生物异长叶烷酮为原料,制备新型的4ʹ‑吡啶基嘧啶类化合物。异长叶烷酮与4‑吡啶甲醛缩合,生成7‑(吡啶‑4ʹ‑基‑亚甲基)异长叶烷酮;7‑(吡啶‑4ʹ‑基‑亚甲基)异长叶烷酮再与盐酸胍进行缩合环化,得到4ʹ‑吡啶基嘧啶类化合物6,6,10,10‑四甲基‑4‑(吡啶‑4ʹ‑基)‑5,7,8,9,10,10a‑六氢‑6H‑6a,9‑桥亚甲基苯并‑2‑喹唑啉胺,该化合物能特异性的识别铜离子,能专一性的与Cu2+离子络合,产生蓝色荧光的猝灭,因此该化合物可作为检测铜离子的荧光探针,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异长叶烷酮基-2-氨基嘧啶类三氟化硼荧光探针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761917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910119076.9

    申请日:2019-0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长叶烷酮基-2-氨基嘧啶类三氟化硼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利用天然可再生资源长叶烯的衍生物异长叶烷酮为原料,分别与水杨醛和2-吡啶苯甲醛缩合生成7-(2′-羟基苯亚甲基)异长叶烷酮和7-(吡啶-2′-基-亚甲基)异长叶烷酮;7-(2′-羟基苯亚甲基)异长叶烷酮和7-(吡啶-2′-基-亚甲基)异长叶烷酮分别与盐酸胍缩合环化反应,得到4-(2′-羟基苯基)-6,6,10,10-四甲基-5,7,8,9,10,10a-六氢-6H-6a,9-桥亚甲基苯并-2-喹唑啉胺和6,6,10,10-四甲基-4-(吡啶-2′-基)-5,7,8,9,10,10a-六氢-6H-6a,9-桥亚甲基苯并-2-喹唑啉胺。这两种合物能选择性的与三氟化硼反应,在365nm紫外光照射下产生明显的荧光变化。因此这两种化合物均可作为检测三氟化硼的荧光探针,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新型诺蒎酮噻唑腙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610302A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10119740.5

    申请日:2018-0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新型诺蒎酮噻唑腙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诺蒎酮为原料,依次与4-(N,N-二甲氨基)苯甲醛、氨基硫脲和α-溴代苯乙酮进行反应后得到诺蒎酮噻唑腙类化合物。体外抗肿瘤试验表明,新型诺蒎酮噻唑腙类化合物对测试癌细胞具有一定的抗增殖活性,而对人胃黏膜正常细胞几乎没有杀伤作用,其中化合物4a对测试癌细胞显示出很好的抗癌活性,其对HepG2细胞的活性最好,IC50为5.8μM,对RPMI-8226、A549和231细胞的IC50分别为8.8μM、7.1μM和10.6μM;化合物4c对上述四种癌细胞活性也较强,其IC50分别为8.7μM、7.3μM、9.7μM和8.9μM,可见新型诺蒎酮噻唑腙类化合物,将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一种次氯酸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424393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205980.7

    申请日:2018-0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次氯酸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利用天然可再生资源长叶烯衍生物异长叶烷酮为原料,与对二乙氨基苯甲醛缩合生成7-(4′-二乙氨基苯亚甲基)异长叶烷酮;7-(4′-二乙氨基苯亚甲基)异长叶烷酮再与盐酸胍进行缩合环化得到4-(4′-二乙氨基苯基)-6,6,10,10-四甲基-6,7,8,9,10,10-六氢-5H-亚甲基桥苯并-2-喹啉胺,再与2-羟基-1-萘甲醛缩合得到荧光探针化合物,该化合物仅能与次氯酸进行专一性反应,在365nm紫外光照射下发出蓝色荧光,可作为检测次氯酸的荧光探针,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4′-吡啶基嘧啶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434801A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710186766.7

    申请日:2017-0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吡啶基嘧啶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利用天然可再生资源松节油的衍生物异长叶烷酮为原料,制备新型的4-吡啶基嘧啶类化合物。异长叶烷酮与4-吡啶甲醛缩合,生成7-(吡啶-4-基-亚甲基)异长叶烷酮;7-(吡啶-4-基-亚甲基)异长叶烷酮再与盐酸胍进行缩合环化,得到4-吡啶基嘧啶类化合物6,6,10,10-四甲基-4-(吡啶-4-基)-5,7,8,9,10,10a-六氢-6H-6a,9-桥亚甲基苯并-2-喹唑啉胺,该化合物能特异性的识别铜离子,能专一性的与Cu2+离子络合,产生蓝色荧光的猝灭,因此该化合物可作为检测铜离子的荧光探针,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诺蒎酮噻唑腙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610302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1810119740.5

    申请日:2018-0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新型诺蒎酮噻唑腙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诺蒎酮为原料,依次与4‑(N,N‑二甲氨基)苯甲醛、氨基硫脲和α‑溴代苯乙酮进行反应后得到诺蒎酮噻唑腙类化合物。体外抗肿瘤试验表明,新型诺蒎酮噻唑腙类化合物对测试癌细胞具有一定的抗增殖活性,而对人胃黏膜正常细胞几乎没有杀伤作用,其中化合物4a对测试癌细胞显示出很好的抗癌活性,其对HepG2细胞的活性最好,IC50为5.8μM,对RPMI‑8226、A549和231细胞的IC50分别为8.8μM、7.1μM和10.6μM;化合物4c对上述四种癌细胞活性也较强,其IC50分别为8.7μM、7.3μM、9.7μM和8.9μM,可见新型诺蒎酮噻唑腙类化合物,将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