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养羽衣甘蓝游离小孢子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29148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648687.X

    申请日:2021-06-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培养羽衣甘蓝游离小孢子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取羽衣甘蓝植株处于单核靠边期的花蕾为供体花蕾,清洗灭菌后加入液体提取培养基,研磨后过滤,收集滤液离心,往沉淀中加入预诱导培养基,暗培养后离心弃上清,将小孢子沉淀用诱导培养基重悬,调整孢子密度1×105个/mL,加入活性炭溶液,封口后暗培养至小胚状体产生,再转到黑暗的摇床上震荡培养,接着将形成的子叶胚状体转接到胚萌发固体培养基上培养,胚萌发后转入植株再生固体培养基上,培养至获得再生植株。与常规甘蓝类蔬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小孢子培养胚胎发生效率,为快速创制羽衣甘蓝种质资源及新品种选育提供了高效的育种技术手段。

    一种十字花科作物的幼苗期病菌的接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9367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33678.6

    申请日:2022-0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十字花科作物的幼苗期病菌的接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病原菌的制备:活化病原菌菌株,用无菌水配制成病原菌接种液;(2)病原菌接种:十字花科作物的幼苗生长至4~5片真叶期时,将穴盘与植株固定并倒置,使植株整体浸泡到病原菌接种液中,使病原菌均匀侵入十字花科作物的幼苗。本发明可以用于甘蓝类蔬菜种质资源抗细菌性病害的鉴定、不同来源的黑腐病菌致病性差异检测等规范性试验,具有潜在的社会经济意义。

    一种用于区分大蒜品种的RAPD引物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186326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233069.9

    申请日:2021-03-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区分大蒜品种的RAPD引物,属于分子生物学分子标记领域。该方法通过设计筛选出的3个RAPD随机引物,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用于扩增未知大蒜品种的DNA,通过统计凝胶电泳后的谱带,区分出具有唯一特异性谱带的品种,并建立被区分品种的树形鉴别图。本发明的引物提高了RAPD反应的稳定性,操作简便,高效准确,节省引物,仅通过3次PCR就可轻松的将‘中蒜3号’等16个大蒜品种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快速区分,所得到的品种鉴定图比聚类树更具有直观性,即根据品种鉴定图就可以快速找出能区分任意两个品种的引物,该方法可以实现大蒜种苗早期鉴定,在其他物种上也具有广泛的通用性。

    一种四倍体结球甘蓝的培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47390A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910034657.9

    申请日:2009-09-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四倍体结球甘蓝的培育方法,属于植物育种技术领域。选用常规二倍体结球甘蓝,采用秋水仙素溶液浓度为质量体积比0.15%,在子叶期每天上午8时~9时,下午2时~3时各处理一次。处理方法是用微量注射器在二倍体结球甘蓝的茎尖生长点上滴2滴秋水仙素溶液。连续处理5天,处理阶段环境气温为昼20~25℃/夜16~18℃。经过细胞学染色体数检验,可以获得染色体数为36的第一代四倍体结球甘蓝突变株。与二倍体相比,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和花器、果实生殖器官都表现出多倍体巨大性,根系和薹径增粗,单株重增加,叶片变厚、变脆,叶色加深。花蕾、花瓣变大。一些生育性状改变,抽薹期延后,可育株结荚率和结籽数减少。

    一种与结球甘蓝抽薹早晚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26533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527571.0

    申请日:2024-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结球甘蓝抽薹早晚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本发明以保存的早晚抽薹材料为基础,根据其基因组重测序结果结合多年表型鉴定结果进行差异序列分析,进行差异目标区段功能注释分析,筛选出与抽薹性状密切相关的分子标记,对早晚抽薹结球甘蓝DNA进行PCR扩增,并结合其连续多年的抽薹期表型,进一步验证该分子标记与抽薹性状密切相关,利用该分子标记的引物对实现在甘蓝苗期阶段晚早晚抽薹结球甘蓝的早期快速分子标记鉴定,提高甘蓝耐抽薹品种的育种效率。

    春秋婷美甘蓝品种的特异共显性分子标记及其检测引物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88788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82328.6

    申请日:2024-0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春秋婷美甘蓝品种的特异共显性分子标记及其检测引物与应用。本发明通过对春秋婷美甘蓝的父母本基因组进行重测序、数据质控、与参考基因组进行比对,以及对样本中的InDel变异信息进行分析,然后在差异InDel位点上进行筛选及引物设计,再通过筛选InDel引物获得9条染色体上的9对特异共显性分子标记。本发明利用春秋婷美甘蓝品种的父母本重测序数据在全基因组范围内筛选差异InDel位点并设计特异性引物,准确性高、结果稳定可靠;此外,本发明的特异共显性分子标记可在短时间内快速、特异地表征春秋婷美甘蓝品种,精确地区分其与其他不同甘蓝品种。

    一种创制高萝卜硫苷青花菜纯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2487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516700.5

    申请日:2023-05-09

    Abstract: 一种创制高萝卜硫苷青花菜纯系的方法,它涉及植物育种技术领域,它包括:以高萝卜硫苷青花菜自交系材料为母本,青花菜优良Ogura CMS品种的育性恢复系为父本进行杂交;从杂交种中选择不含恢复基因Rfo、综合性状优良的株系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本一种创制高萝卜硫苷青花菜纯系的方法具有针对当前生产上优良商品种几乎均为Ogura类型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现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育性恢复基因Rfo快速转入性状优良的商品种中,利用获得的恢复系与高萝卜硫苷材料进行优异基因聚合,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游离小孢子培养等生物育种技术手段快速创制高萝卜硫苷青花菜纯系材料,为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萝卜硫苷青花菜新品种提供育种材料基础的优点。

    一种提高迷你南瓜结瓜率与商品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65065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611114951.7

    申请日:2016-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迷你南瓜结瓜率与商品率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植株2~4片真叶时采用增瓜灵(三十烷醇+乙烯利)处理,促进雌花发育;2、调整植株分枝,形成双蔓,形成均衡的养分分配基础;3、开花期子房涂抹2、4‑D(2、4‑二氯苯氧乙酸),保证座果率;4、叶面肥与温湿度调控,提高产量与商品率;5、开花后28天精准时间采收,保证品质。本发明在迷你南瓜生长的关键节点施用生长调节物质,配合改良后的栽培措施,形成标准化的栽培技术,能显著提高了迷你南瓜的产量和商品率。

    一种用于区分甘蓝品种的InDel引物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295244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0947779.6

    申请日:2018-0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区分甘蓝品种的InDel引物,属于分子生物学分子标记领域。该方法通过设计筛选出的5对InDel引物,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5所示,用于扩增未知甘蓝品种的DNA,通过统计凝胶电泳后的谱带,区分出具有唯一特异性谱带的品种,并建立被区分品种的树形鉴别图。本发明的引物提高了InDel反应的稳定性,操作简便,高效准确,节省引物,仅通过5次PCR就可轻松的将“QB1”等36个甘蓝品种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快速区分,所得到的品种鉴定图比聚类树更具有直观性,即根据品种鉴定图就可以快速找出能区分任意两个品种的引物,该方法可以实现甘蓝种苗早期鉴定,在其他物种上也具有广泛的通用性。

    一种提高青花菜离体再生效率的组织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69278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088523.0

    申请日:2018-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青花菜离体再生效率的组织培养方法,该方法选取青花菜花球成熟期的外叶作为外植体,消毒灭菌后切成小块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使用红白组合光(白光:红光=3:1)光照处理;将诱导出的不定芽转接在增殖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增殖;取幼苗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诱导生根,获得生根苗。本发明根据外植体特点,通过培养基不同激素配比、光照处理建立了青花菜高效的再生体系,该方法具有取材便宜、不定芽诱导快、繁殖效率高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