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药皮发红开裂镍基合金焊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68614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810340751.6

    申请日:2018-04-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药皮发红开裂镍基合金焊条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含铬量不超过5%的低铬镍基焊线作为焊条的焊芯,设计出特殊的药皮配方并利用药皮中合金剂向焊缝过渡所需的Cr元素。由于纯镍或低铬镍基合金的电阻率较低,纯镍的电阻率仅为6.84×10‑6Ω•cm(20℃),比铁的电阻率还低。镍基体中固溶的Cr含量不超过5%时,电阻率的变化也不大。由此可在根本上解决了镍铬合金高电阻引起的焊芯通电电阻热过热问题。可以使焊条设计长度增加至350‑400mm,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并有效克服了剩余贵重焊条浪费过大的现象。

    一种硅钢片焊接水冷装置及硅钢片的叠片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66403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1910958483.9

    申请日:2019-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硅钢片焊接水冷装置及硅钢片的叠片焊接方法,该硅钢片焊接水冷装置包括叠片工装、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叠片工装,包括承载部和设置在承载部顶部的立柱,立柱具有圆柱和多个均布设置在圆柱侧壁的限位柱,圆柱的顶部开设出水通道,限位柱的顶部开设进水通道,进水通道与出水通道相连通,取代传统的硅钢片夹紧机构,使硅钢片叠装快速,提高硅钢片的焊接效率,并避免硅钢片的叠片损坏,该硅钢片的叠片焊接方法,使得焊接热源沿着焊缝的焊接轨迹进行焊接,并且焊接轨迹与水流流动方向一致,对焊缝的热量快速冷却消除,使硅钢片的焊道温度快速降低,硅钢片不发生热传递效应,而不会造成变形开裂的现象,提高硅钢片的焊接质量。

    一种碳钢表面堆焊双相耐腐蚀层的相比例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49692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910687334.3

    申请日:2019-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钢表面堆焊双相耐腐蚀层的相比例控制方法,具体过程为:在母材上依次堆焊过渡隔离层、填充层及盖面层;采用高镍超低碳奥氏体熔敷金属作为过渡隔离层;以高铬高镍不锈钢焊条进行大电流高效电弧堆焊,形成填充层,即超合金化的奥氏体‑铁素体双相组织的耐蚀堆焊层;堆焊过程中控制层间温度在120℃以下;用小电流的钨极氩弧焊进行盖面堆焊,形成盖面层;堆焊结束后不需要进行焊后热处理;焊后24小时进行渗透探伤,用铁素体测定仪对铁素体含量进行测定。本发明提供的焊接方法,可形成近似等比例的双相组织耐蚀堆焊层,且焊后不需要进行热处理,可简化加工工艺及降低制造成本。

    一种抗药皮发红开裂镍基合金焊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68614A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810340751.6

    申请日:2018-04-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药皮发红开裂镍基合金焊条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含铬量不超过5%的低铬镍基焊线作为焊条的焊芯,设计出特殊的药皮配方并利用药皮中合金剂向焊缝过渡所需的Cr元素。由于纯镍或低铬镍基合金的电阻率较低,纯镍的电阻率仅为6.84×10-6Ω•cm(20℃),比铁的电阻率还低。镍基体中固溶的Cr含量不超过5%时,电阻率的变化也不大。由此可在根本上解决了镍铬合金高电阻引起的焊芯通电电阻热过热问题。可以使焊条设计长度增加至350-400mm,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并有效克服了剩余贵重焊条浪费过大的现象。

    一种非均质焊接接头微区塑性流变表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02511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958235.4

    申请日:2019-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均质焊接接头微区塑性流变表征方法,包括步骤:采用纳米压痕仪对焊接接头所需表征的微区以不同的加载速度进行加载使其发生塑性变形,然后在一定的载荷作用下保压一定时间使其发生塑性流变,测得最大载荷对应的压痕深度位移和保压结束时的位移;计算不同加载速度下的塑性流变硬度和塑性流变速率,通过拟合不同加载速度下塑性流变速率和塑性流变硬度间的线性本构关系获得塑性流变应力指数,表征焊接接头微区的塑性流变行为。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非均质焊接接头微尺寸性能表征的条件限制,表征该微区在所受外力超过屈服极限后的塑性流变行为。

    一种硅钢片焊接水冷装置及硅钢片的叠片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66403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958483.9

    申请日:2019-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硅钢片焊接水冷装置及硅钢片的叠片焊接方法,该硅钢片焊接水冷装置包括叠片工装、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叠片工装,包括承载部和设置在承载部顶部的立柱,立柱具有圆柱和多个均布设置在圆柱侧壁的限位柱,圆柱的顶部开设出水通道,限位柱的顶部开设进水通道,进水通道与出水通道相连通,取代传统的硅钢片夹紧机构,使硅钢片叠装快速,提高硅钢片的焊接效率,并避免硅钢片的叠片损坏,该硅钢片的叠片焊接方法,使得焊接热源沿着焊缝的焊接轨迹进行焊接,并且焊接轨迹与水流流动方向一致,对焊缝的热量快速冷却消除,使硅钢片的焊道温度快速降低,硅钢片不发生热传递效应,而不会造成变形开裂的现象,提高硅钢片的焊接质量。

    一种碳钢表面堆焊双相耐腐蚀层的相比例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49692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687334.3

    申请日:2019-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钢表面堆焊双相耐腐蚀层的相比例控制方法,具体过程为:在母材上依次堆焊过渡隔离层、填充层及盖面层;采用高镍超低碳奥氏体熔敷金属作为过渡隔离层;以高铬高镍不锈钢焊条进行大电流高效电弧堆焊,形成填充层,即超合金化的奥氏体-铁素体双相组织的耐蚀堆焊层;堆焊过程中控制层间温度在120℃以下;用小电流的钨极氩弧焊进行盖面堆焊,形成盖面层;堆焊结束后不需要进行焊后热处理;焊后24小时进行渗透探伤,用铁素体测定仪对铁素体含量进行测定。本发明提供的焊接方法,可形成近似等比例的双相组织耐蚀堆焊层,且焊后不需要进行热处理,可简化加工工艺及降低制造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