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61266B
公开(公告)日:2023-02-10
申请号:CN201910036985.6
申请日:2019-0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柔性启动方法,通过分别控制受端换流站与送端换流站,第一阶段内受端换流站进入不控整流阶段,第二阶段受端换流站进入可控整流阶段,并在第二阶段内控制送端换流站按照可调比例斜率因子软起动,待直流母线电压上升到阀值后接入新能源发电,实现直流输电系统的柔性启动,避免换流站的交流侧、直流侧以及新能源侧产生大的冲击,产生过电压过电流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损坏设备和危及人身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0441653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683084.6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混合电网的交流侧故障类型的特征提取判别方法,通过将交流对称分量法拓展到交直流混合电网中,提出交直流混合电网的序分量网络模型,研究出直流侧与交流侧电气量之间的序网络映射关系,然后对直流侧电气量特征进行提取和分析,结合交直流混合电网的序网络映射关系,判别交流故障类型。本发明采用的方法侧重分析交直流混合电网中交流侧和直流侧的交互影响,定量分析交、直流电气量之间的映射关系,通过提取和分析直流侧的电气分量实现对交流故障的快速判别。
-
公开(公告)号:CN108521217A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10372510.X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3/00 , H02M3/28 , H02M2001/0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损耗最小的LLC谐振变换器参数优化设计方法,以开关损耗Poff最小为目标,在定量分析开关损耗Poff与死区时间Td关系的基础上,给出最优的死区时间设计;并根据谐振腔阻抗特性为感性的条件,确定励磁电感Lm的数学约束关系;同时,利用直流电压增益M与归一化频率fn之间的关系,联合优化LLC谐振变换器的励磁电感Lm、谐振电感Lr和谐振电容Cr。本发明方法,兼具安全性的同时能够实现LLC谐振变换器的高效率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0311381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596946.1
申请日:2019-07-0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京工程学院
IPC: H02J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穿越直流故障的交直流混合电网电力电子变压器,包括:高压输入级、中间隔离级和低压输出级。所述高压输入级为交流侧级联H桥+MMC结构的混合模块组合多电平变换器。所述中间隔离级由若干个结构相同的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的双有源桥变换器组成。所述低压输出级包含一个DC/AC三相逆变模块,用于向低压交流负荷供电。本发明能够实现功率的双向流动、提高电能质量;并且提供多个端口,可灵活的接入风能、太阳能等分布式电源及各类负荷和储能设备。在直流侧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实现故障的自清除,从而实现直流故障穿越。
-
公开(公告)号:CN110323781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601716.X
申请日:2019-07-0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多电平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步骤1:电网正常运行状态下,模块化多电平电力电子变压器高压输入级采用有功优先控制原则;步骤2:当电网电压跌落,判断模块化多电平电力电子变压器并网点电压U的pu大小;如果并网点电压U≥0.9,模块化多电平电力电子变压器高压输入级采用有功优先控制原则;如果并网点电压U
-
公开(公告)号:CN109861266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036985.6
申请日:2019-0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柔性启动方法,通过分别控制受端换流站与送端换流站,第一阶段内受端换流站进入不控整流阶段,第二阶段受端换流站进入可控整流阶段,并在第二阶段内控制送端换流站按照可调比例斜率因子软起动,待直流母线电压上升到阀值后接入新能源发电,实现直流输电系统的柔性启动,避免换流站的交流侧、直流侧以及新能源侧产生大的冲击,产生过电压过电流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损坏设备和危及人身安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