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56126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47334.5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膜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7C7/00 , C07C7/08 , C07C11/167 , C07C253/34 , C07C255/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利用乙腈的丁二烯分离方法,步骤为:(1)C4原料依次经过第一萃取塔和第二萃取塔,在第二萃取塔的塔顶分离出丁二烯;(2)第二萃取塔的第二塔底料作为回用溶剂进入到溶剂罐内;(3)溶剂罐内的部分乙腈母液进入到乙腈净化塔内净化后返回溶剂罐内;(4)溶剂罐内的乙腈母液作为乙腈溶剂进入到第一萃取塔和第二萃取塔内。渗透汽化膜脱水装置用于对乙腈母液中的水分进行分离,提高乙腈母液中乙腈的含量,使排出渗透汽化膜脱水装置的乙腈母液中的乙腈含量保持在80‑99wt%之间;利用本申请,能够大幅度地降低乙腈的消耗量,每吨丁二烯所消耗的乙腈量仅为0.1‑0.3吨;同时由于各设备的集约化,减少了设备的占地面积,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698324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1139631.0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广西中粮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 , 南京膜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乙醇生产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精馏-膜分离耦合法生产燃料乙醇、电子级乙醇的装置及新工艺。该装置包括原料泵(1)、醪液预热器(2)、粗馏塔(3)、粗馏塔塔顶冷凝器(4)、粗馏塔塔底再沸器(5)、Ⅰ精馏塔(6)、Ⅰ精馏塔塔顶冷凝器(7)、Ⅰ精馏塔塔底再沸器(8)、闪蒸罐(9)、Ⅱ精馏塔(10)、Ⅱ精馏塔塔顶冷凝器(11)、Ⅱ精馏塔塔底再沸器(12)、蒸汽渗透膜分离装置(13)、冷凝罐(14)、去离子膜装置(15),能同时生产燃料乙醇和电子级乙醇两种产品,适应市场多元化的需求。此外,能有效利用装置的富余热能,实现能量充分地互相匹配利用,节约蒸汽消耗,与传统的工艺相比可节省蒸汽达2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5879687B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610266480.5
申请日:2016-04-2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膜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中空纤维膜滤芯元件及其组件,陶瓷中空纤维膜滤芯元件包括多根陶瓷中空纤维膜管、多孔基座、多孔盖板组成。中空纤维膜管一端通过多孔盖板插入基座膜孔中,浇注密封材料。另一端与多孔盖板孔连接,制成中空纤维膜滤芯元件。将中空纤维膜滤芯元件密封固定于壳体内,构成中空纤维膜组件。本发明不仅维持了陶瓷中空纤维膜较高的装填面积,而且解决陶瓷中空纤维密封问题,提高中空纤维膜强度,拓展中空纤维膜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626186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1058773.5
申请日:2017-11-0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膜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膜分离法回收锂电池生产中N-甲基吡咯烷酮(NMP)废气的工艺,属于有机废气回收技术领域。来自锂电池极片干燥箱中的NMP废气被鼓风设备送入吸收塔中,以水作为溶剂进行吸收,在吸收塔底形成NMP废液,再经循环泵进入多孔陶瓷过滤膜分离器,在多孔陶瓷过滤膜前后压差的作用下NMP和水透过多孔过滤膜,在多孔陶瓷过滤膜后侧形成NMP-水的清液,截留液返回至循环罐;形成的NMP-水清液存于清液罐,并在料液泵的作用下进入加热器加热;加热后的清液经渗透汽化膜时,水透过膜层而NMP被截留,从而实现NMP与水的分离。回收过程中操作温度在NMP回收液的沸点以下,被回收的NMP无需高温、负压,不易产生新杂质,能耗低,操作简单,是一种绿色的NMP废气回收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07626186B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711058773.5
申请日:2017-11-0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膜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膜分离法回收锂电池生产中N‑甲基吡咯烷酮(NMP)废气的工艺,属于有机废气回收技术领域。来自锂电池极片干燥箱中的NMP废气被鼓风设备送入吸收塔中,以水作为溶剂进行吸收,在吸收塔底形成NMP废液,再经循环泵进入多孔陶瓷过滤膜分离器,在多孔陶瓷过滤膜前后压差的作用下NMP和水透过多孔过滤膜,在多孔陶瓷过滤膜后侧形成NMP‑水的清液,截留液返回至循环罐;形成的NMP‑水清液存于清液罐,并在料液泵的作用下进入加热器加热;加热后的清液经渗透汽化膜时,水透过膜层而NMP被截留,从而实现NMP与水的分离。回收过程中操作温度在NMP回收液的沸点以下,被回收的NMP无需高温、负压,不易产生新杂质,能耗低,操作简单,是一种绿色的NMP废气回收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05749764B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610256294.3
申请日:2016-04-2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膜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体式多根中空纤维分子筛膜制备方法,陶瓷中空纤维分子筛膜是由陶瓷中空纤维载体和分子筛膜层构成。具体步骤如下:将中空纤维载体一端插入多孔基座中,基座与中空纤维载体接触部分采用密封材料密封,另一端插入相同的基座中,密封后形成一体式多根中空纤维载体组件。在该组件上涂覆一层均匀的晶种层,采用水热合成法在晶种化中空纤维载体组件上制备分子筛膜。本发明不仅实现中空纤维分子筛膜规模化合成,提高中空纤维分子筛膜制备效率,而且解决了中空纤维分子筛膜应用于高温环境下密封问题,推动中空纤维分子筛膜工业应用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09663506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810933681.5
申请日:2018-08-1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膜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正多边形无机中空纤维膜元件及其组件,正多边形无机中空纤维膜元件由无机中空纤维膜、多孔正多边形基座、多孔正多边形盖板组成。正多边形基座与盖板中的孔道按照特定的排布方式进行排列,无机中空纤维膜一端插入多孔基座孔道中,另一端与多孔盖板孔连接,两端浇注密封材料,制成中空纤维膜元件,可用于错流或死端方式过滤。将1个或多个中空纤维膜元件密封固定于壳体中,构成中空纤维膜组件,可实现气-固、液-固、液-液等物质分离。本发明不仅解决中空纤维强度、密封等问题,而且进一步提高无机中空纤维膜组件的装填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879687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266480.5
申请日:2016-04-2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膜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中空纤维膜滤芯元件及其组件,陶瓷中空纤维膜滤芯元件包括多根陶瓷中空纤维膜管、多孔基座、多孔盖板组成。中空纤维膜管一端通过多孔盖板插入基座膜孔中,浇注密封材料。另一端与多孔盖板孔连接,制成中空纤维膜滤芯元件。将中空纤维膜滤芯元件密封固定于壳体内,构成中空纤维膜组件。本发明不仅维持了陶瓷中空纤维膜较高的装填面积,而且解决陶瓷中空纤维密封问题,提高中空纤维膜强度,拓展中空纤维膜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749764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256294.3
申请日:2016-04-2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膜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71/028 , B01D63/04 , B01D67/0051 , B01D69/02 , B01D2313/04 , B01D2325/24 , B01D2325/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体式多根中空纤维分子筛膜制备方法,陶瓷中空纤维分子筛膜是由陶瓷中空纤维载体和分子筛膜层构成。具体步骤如下:将中空纤维载体一端插入多孔基座中,基座与中空纤维载体接触部分采用密封材料密封,另一端插入相同的基座中,密封后形成一体式多根中空纤维载体组件。在该组件上涂覆一层均匀的晶种层,采用水热合成法在晶种化中空纤维载体组件上制备分子筛膜。本发明不仅实现中空纤维分子筛膜规模化合成,提高中空纤维分子筛膜制备效率,而且解决了中空纤维分子筛膜应用于高温环境下密封问题,推动中空纤维分子筛膜工业应用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218637023U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21289660.2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南京膜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智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套式陶瓷中空纤维膜工业组件,包括膜组件外壳,膜组件外壳内部固定安装有多个膜芯套管,膜芯套管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安装孔道,安装孔道内部安装有中空纤维膜芯,中空纤维膜芯的端部伸出安装孔道外,且通过固定机构固定连接膜组件外壳内壁,膜芯套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多个上分隔挡板和多个下分隔挡板,上分隔挡板和下分隔挡板依次间隔设置,以将膜芯套管的安装孔道分隔开。本实用新型对膜组件内部结构进行系统设计,增加流体在膜表面的流动,减小了膜组件内部流动死区,从而提高了膜分离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