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08463B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710483529.7
申请日:2017-06-2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癌症治疗和应力可视化的复合薄膜,本发明将生物相容性材料电晕充电后形成生物驻极体,再以有机铁电压电材料为基质制备高度取向的纤维增强薄膜覆盖其上,模拟天然细胞胞外基质,通过调节有机无机材料的掺入比例,控制静电纺丝的技术参数制备高取向度的弹性纤维薄膜,不仅能够提高材料的柔韧性和生物相容性,且能够提高弹性应力发光的强度,可应用于癌症和肿瘤的治疗、生物成像、应力分布可视化、应力破坏检测等方面,还可以应用在许多不同的领域,例如各种传感器的制备和人机智能交互等。
-
公开(公告)号:CN107394240B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710407864.9
申请日:2017-06-0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H01M8/1018 , H01M8/1067 , H01M8/1069 , H01M8/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磺化聚芳醚酮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全钒液流电池的应用,涉及离子交换膜材料领域,所述磺化聚芳醚酮(SFPAEK)离子交换膜可由磺酸基聚合物和增强材料共混复合制备而成,在通过流延湿法、热压干法、挤出干法、挤出吹塑干法、薄膜拉伸取向等工艺在薄膜制备过程中,无机纳米片均匀分散在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基体中,形成了钒离子的阻挡层,有效抑制了全钒液流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伴随的钒离子的穿梭效应;该法工艺简单,绿色环保,成本低,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对膜本身造成伤害,所以成型的膜拥有较好的机械强度,膜的电导率和溶胀度都得到了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7338054A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710632978.3
申请日:2017-07-2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7705 , C09K11/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红外弹性应力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将ZnS、CaO、ErF3、LiCO3按化学计量比1:1:0.01:0.06称重,将称好的原料置入玛瑙研钵,加入乙醇混合,用力研磨10min,重复此过程使所述原料充分混合;(2)将研磨过的原料放入真空干燥箱,70℃下干燥1小时后取出,放在两片铝箔中间,用油压机在19MPa下静压5分钟,取出后放入刚玉坩埚;(3)将坩埚放入管式炉,通氩气保护,1200℃加热4小时,自然冷却,将样品从管式炉中取出,研磨1小时即获得最终产物。本发明所制得的材料在红外波段具有应力发光性质,相比于可见光波段,其发光范围生物组织的光学窗口相匹配,对人体等生物组织具有良好的透过性,可应用于生物医疗成像,光动力治疗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308463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483529.7
申请日:2017-06-2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癌症治疗和应力可视化的复合薄膜,本发明将生物相容性材料电晕充电后形成生物驻极体,再以有机铁电压电材料为基质制备高度取向的纤维增强薄膜覆盖其上,模拟天然细胞胞外基质,通过调节有机无机材料的掺入比例,控制静电纺丝的技术参数制备高取向度的弹性纤维薄膜,不仅能够提高材料的柔韧性和生物相容性,且能够提高弹性应力发光的强度,可应用于癌症和肿瘤的治疗、生物成像、应力分布可视化、应力破坏检测等方面,还可以应用在许多不同的领域,例如各种传感器的制备和人机智能交互等。
-
公开(公告)号:CN107845798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711071986.1
申请日:2017-11-03
IPC: H01M4/36 , H01M4/60 , H01M4/62 , H01M10/0525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取稠环化合物加入到盐酸溶液中,搅拌使酸化,然后在冰乙醇浴的条件下加入多壁碳纳米管,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亚硝酸钠水溶液,继续冰浴搅拌,然后加入50wt%的次亚磷酸溶液,并加热至70‑80℃,搅拌后进行抽滤,滤渣用甲苯清洗后再烘干,得到接有碳纳米管的稠环化合物,将其和酸酐、氯化锌按摩尔比1:1:2混合研磨,并进行焙烧,产物加入到稀盐酸溶液中进行搅拌酸解,然后抽滤,得到粗产品,粗产品依次用去离子水、乙醇、甲苯各回流一次,各自的回流时间为12~24h,最后进行真空干燥,即得。本发明制得的材料导电性能佳,能量密度高,在半电池测试中具有较好的循环和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981661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710413331.1
申请日:2017-06-05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H01M4/60 , H01M4/36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取无水氯化铝和氯化钠混合均匀,加热升温并搅拌,得到熔盐相;取稠环化合物和酸酐按摩尔比1:1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到熔盐相中,混合均匀后进行焙烧;将焙烧后的产物加入到盐酸溶液中,搅拌酸解12~48h,然后抽滤,得到粗产品;将粗产品依次用去离子水、乙醇、甲苯各回流一次最后进行真空干燥,即得。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绿色环保,可在NaCl‑AlCl3等熔盐体系完成,通过二元或多元共缩聚,在材料中引入缺陷,减少分子间紧密堆积,增强电极材料电化学反应活性,通过掺杂杂原子,有效提高材料导电性;能量密度高,比容量大,倍率和循环性能优越。
-
公开(公告)号:CN107819053B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711076583.6
申请日:2017-11-06
IPC: H01L31/073 , H01L3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3 ,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应用于太阳电池的可印刷硫化镉纳米晶薄膜的制备方法,属于钙钛矿型太阳电池及相关光电半导体材料领域。包括制备Ag掺杂硫化镉前驱溶液、旋涂制备纳米晶薄膜、作为电子传输层及空穴阻挡层应用于钙钛矿太阳电池等步骤。通过分子络合前驱体制备Ag掺杂硫化镉前驱液,或离子交换热扩散控制元素替换和Ag异价原子掺杂含量,该方法制备过程简单、易操作,温度不高,可实现大面积印刷;替代传统致密型二氧化钛,排除氧空位负面影响,提高电池光稳定性。Ag掺杂增强硫化镉电子导电率与光导率,实现能级良好匹配;减少镉离子扩散形成钙钛矿电子绝缘层,Ag扩散并掺杂钙钛矿,提高电池性能。掺杂硫化镉薄膜可用于光电半导体与柔性印刷电子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7141666B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710481437.5
申请日:2017-06-2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8L27/16 , C08K9/04 , C08K7/18 , C08J5/18 , C08K7/00 , C09K11/02 , C09K11/64 , D04H1/728 , D01D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力‑电‑光转化增强型发光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物理技术领域。首先制备不同形貌弹性应力发光材料,并对其表面修饰及其在压电有机物基体中分散,最后制备复合薄膜。本发明控制生长形貌各相异性增强柔电与光电效应的微纳应力发光材料;以有机压电材料为基体提高柔韧性;通过对无机颗粒表面修饰包覆一层高分子或聚合物,使其形成核壳结构提高无机物与有机基体的相容性,提高了发光强度,并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高度取向复合纤维薄膜,增强了复合材料受力强度,提高了发光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819053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1076583.6
申请日:2017-11-06
IPC: H01L31/073 , H01L3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3 , Y02P70/521 , H01L31/073 , H01L31/18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应用于太阳电池的可印刷硫化镉纳米晶薄膜的制备方法,属于钙钛矿型太阳电池及相关光电半导体材料领域。包括制备Ag掺杂硫化镉前驱溶液、旋涂制备纳米晶薄膜、作为电子传输层及空穴阻挡层应用于钙钛矿太阳电池等步骤。通过分子络合前驱体制备Ag掺杂硫化镉前驱液,或离子交换热扩散控制元素替换和Ag异价原子掺杂含量,该方法制备过程简单、易操作,温度不高,可实现大面积印刷;替代传统致密型二氧化钛,排除氧空位负面影响,提高电池光稳定性。Ag掺杂增强硫化镉电子导电率与光导率,实现能级良好匹配;减少镉离子扩散形成钙钛矿电子绝缘层,Ag扩散并掺杂钙钛矿,提高电池性能。掺杂硫化镉薄膜可用于光电半导体与柔性印刷电子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7317022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506061.9
申请日:2017-06-2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H01M4/48 , H01M4/60 , H01M4/6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83 , H01M4/60 , H01M4/62 , H01M4/621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的制备方法,其活性组分为片状类石墨共轭多羰基多省并醌类自由基聚合物(PAQR)。活性组分以醌类、酸酐类及路易斯酸催化剂为原料,按照1:1:2的摩尔比进行配料,在一定温度下焙烧一定时间,将焙烧后的产物经不同溶剂回流洗涤提纯;锂离子电池正极制备时先将活性组分与导电剂经过球磨混合均匀后再加入粘结剂调制浆料。该法工艺简单,绿色环保,可应用于大规模生产,得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在半电池测试中具有较好的循环和倍率性能,质量比容量优于目前商业锂离子电池正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