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62594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311031971.8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B32B3/24 , G06F17/10 , C22F1/08 , C22F1/14 , C21D9/46 , C23F1/44 , C22F1/04 , C22F1/16 , B32B7/02 , B32B7/027 , B32B15/20 , B32B15/01 , B32B33/00 , B01J23/50 , B01J2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单梯度分级多孔结构的金属叠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扩散焊增材制造技术将异种金属叠放在一起,并通过热压处理进行互相扩散形成无限固溶体层,再结合脱合金脱除活泼金属,形成多孔结构,获得具有单梯度分级多孔结构的金属叠层材料;其中,所述多孔结构中,孔径沿第二金属层向外侧呈现出从小到大的单梯度变化,从而形成单梯度分级多孔结构。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金属叠层材料具有高效的传质速率和催化效率,且力学性能优秀,使用寿命长。
-
-
-
-
公开(公告)号:CN107557805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784949.9
申请日:2017-09-04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循环伏安法制备多形貌纳米铁/钴氧化物的方法,包括步骤:将非晶态FeCo合金前驱体作为工作电极,铂片作为辅助电极,Ag/AgCl(饱和KCl)作为参比电极,在0.5mol/L KOH碱性溶液中进行多周期循环伏安扫描;设定循环电位由-1.25V上升到0.6V再回到-1.25V为一个循环周期,扫描速度为50mV/s。工作电极在循环的过程中不断往复的氧化还原和活化,最终在施加n个循环周期后,经冲洗清洁和干燥,在电极表面形成大小尺寸在纳米级的铁/钴氧化物。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且绿色环保,其所使用的设备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6319286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985168.1
申请日:2016-10-25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钛合金以钛为主体元素,以α稳定元素B和β稳定元素Fe为合金元素,所述钛合金的各成分含量为:Fe:0.5-5wt.%,B:0.05-0.2wt.%,余量为钛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制备方法为:按设计的合金成分比例将原材料加入到通入氩气的冷坩埚悬浮熔炼炉中,反复熔炼后得到铸锭,铸锭在相变点以上开坯锻造,对锻造合金取样进行热处理,最后进行结构及性能表征。本申请所提供的钛合金,合金成分均匀,组织细小,抗拉强度达到750MPa~850MPa,延伸率10-15%,合金具有低成本的优势,在某些领域可以替代部分价格较昂贵的钛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09459473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1811607002.1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材料钝化膜损伤修复原位监测装置,包括压应力系统、气液传输系统、钝化膜损伤以及电化学系统。通过应力系统模拟材料受海洋压力的情况,并结合电化学系统实现材料钝化膜损伤时电位的原位观测,通过气体传输系统实现溶液中的除氧操作,液体传输系统实现液体的循环流动。本发明所提供的装置可在施加外力的情况下,监测材料钝化膜损伤修复的电化学数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满足不同类型材料在不同应力下进行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716259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031971.8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B32B3/24 , G06F17/10 , C22F1/08 , C22F1/14 , C21D9/46 , C23F1/44 , C22F1/04 , C22F1/16 , B32B7/02 , B32B7/027 , B32B15/20 , B32B15/01 , B32B33/00 , B01J23/50 , B01J2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单梯度分级多孔结构的金属叠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扩散焊增材制造技术将异种金属叠放在一起,并通过热压处理进行互相扩散形成无限固溶体层,再结合脱合金脱除活泼金属,形成多孔结构,获得具有单梯度分级多孔结构的金属叠层材料;其中,所述多孔结构中,孔径沿第二金属层向外侧呈现出从小到大的单梯度变化,从而形成单梯度分级多孔结构。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金属叠层材料具有高效的传质速率和催化效率,且力学性能优秀,使用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12221499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1105762.X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B01J23/745 , B01J35/10 , B01J37/06 , B01J37/18 , B82Y30/00 , B82Y40/00 , A62D3/30 , A62D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纳米片层结构的多孔Fe催化基体材料,所述多孔Fe催化基体材料呈纳米片层结构,包括孔道和金属韧带,孔道和金属韧带相互嵌套,孔道之间相互贯通形成连续的多孔结构,其中,所述多孔Fe催化基体材料包含97‑99%的α‑Fe相。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纳米片层结构的多孔Fe催化基体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多孔Fe催化基体材料具有纳米片层结构及其内相互嵌套的孔道和金属韧带组成的双模式结构,增强了材料的分散性和比表面积,有效避免了纳米颗粒的团聚,并为降解反应提供了更多的附着点,加快了反应速度,且避免了负载存在的负载量低及纳米铁不能进入孔道而导致的反应效果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159994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10947065.2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111)面取向富集的超细纳米多孔银SERS基底材料,所述超细纳米多孔银材料的孔道和金属韧带相互连接,形成三维连续的纳米多孔结构;所述金属韧带具有有序的晶格条纹;所述金属韧带上的晶格条纹的晶格间距为0.237nm;所述超细纳米多孔银材料的对应于ε‑AgZn3相的衍射峰全部消失,且在38.1°和81.6°有对应于fcc‑Ag的(111)和(222)晶面的衍射峰;所述超细纳米多孔银材料具有(111)面取向富集。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111)面取向富集的超细纳米多孔银SERS基底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超细纳米多孔银材料具有(111)面取向富集,其吸附分子能力更强,从而对SERS具有更强的化学增强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