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183180B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711498205.7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属于可溶解柔性电子器件技术领域。发光器件包括:可溶解下电极、可溶解发光功能层与可溶解下电极。具体采用银纳米线‑聚乙烯醇为下电极,在所述下电极上层为荧光粉发光功能层以及银纳米线‑聚乙烯吡咯烷酮上电极。本发明通过在上下两电极中加一层发光层的三明治发光器件结构,采用全溶液法的方式制备器件,不需要高真空蒸镀磁控溅射等大型设备,制备流程简单、成本低廉,同时本可溶性器件具有发光稳定、能耗低、可回收、绿色环保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861972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111224294.2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显色性碳基白光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在苯系溶剂中以柠檬酸为前驱体,烷基胺为钝化剂,通过组合不同的钝化剂和溶剂,在这样的组合下规律性制备了九种高显色性碳基白光量子点。本发明的碳基白光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具备规律性,通过对烷基胺钝化剂和苯系溶剂的种类进行调控实现量子点表面蓝光和黄光的组合,制备的碳基白光量子点具有高显色性;本发明原料廉价且合成简便,可在实验室条件下实现宏量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3861972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224294.2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显色性碳基白光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在苯系溶剂中以柠檬酸为前驱体,烷基胺为钝化剂,通过组合不同的钝化剂和溶剂,在这样的组合下规律性制备了九种高显色性碳基白光量子点。本发明的碳基白光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具备规律性,通过对烷基胺钝化剂和苯系溶剂的种类进行调控实现量子点表面蓝光和黄光的组合,制备的碳基白光量子点具有高显色性;本发明原料廉价且合成简便,可在实验室条件下实现宏量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0217776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564554.7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纳米带和量子点杂化结构多色碳荧光粉的制备方法,以无水草酸为碳源,十六胺为钝化剂,水热反应,通过物理差洗调控制备一种零维碳量子点和二维纳米带杂化的碳基多色发光荧光粉。本发明的多色发光荧光粉包括零维的碳量子点与二维碳纳米带,二维碳纳米带能够有效抑制碳量子点的聚集与具有很好的成膜性,薄膜和粉末状态呈现发光强度高、色度纯的白光、绿光和蓝光。
-
公开(公告)号:CN106892421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117429.2
申请日:2017-03-0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65 , C01P2002/80 , C01P2002/84 , C01P2004/04 , C01P2006/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全绿色的制备红色碳量子点的新方法,是以菠菜色素为碳源原料。该制备方法是将菠菜色素的有机溶液进行溶剂热处理。本发明一方面利用廉价的常见蔬菜‑菠菜为原料,实现了成本的调控,另一方面制备过程简单,操作简易,而且制备的红色碳量子点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其溶液以及制得的光学薄膜在紫外灯照射条件下均发射强而稳定的红色荧光,在紫外区域有良好吸收,且其发光光谱具有开口大、半峰宽窄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光电特性。本发明制备的红色碳量子点除可用于其它碳量子点相同的用途外,还特别地可以应用于制备发光二极管等光电器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418568B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710456597.4
申请日:2017-06-1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零维和二维杂化的全碳发白光荧光粉的制备方法,以无水柠檬酸为碳源,烷基胺为钝化剂,水热反应,制备一种零维和二维杂化的全碳发白光荧光粉。本发明的荧光粉包括零维的碳量子点与二维碳纳米薄片,二维纳米片有效抑制了碳量子点的聚集与成膜后光学淬灭的缺陷,薄膜和粉末状态呈现发光强度高、色度纯的白光。
-
公开(公告)号:CN108183180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11498205.7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6 , H01L51/5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属于可溶解柔性电子器件技术领域。发光器件包括:可溶解下电极、可溶解发光功能层与可溶解下电极。具体采用银纳米线-聚乙烯醇为下电极,在所述下电极上层为荧光粉发光功能层以及银纳米线-聚乙烯吡咯烷酮上电极。本发明通过在上下两电极中加一层发光层的三明治发光器件结构,采用全溶液法的方式制备器件,不需要高真空蒸镀磁控溅射等大型设备,制备流程简单、成本低廉,同时本可溶性器件具有发光稳定、能耗低、可回收、绿色环保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418568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456597.4
申请日:2017-06-1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零维和二维杂化的全碳发白光荧光粉的制备方法,以无水柠檬酸为碳源,烷基胺为钝化剂,水热反应,制备一种零维和二维杂化的全碳发白光荧光粉。本发明的荧光粉包括零维的碳量子点与二维碳纳米薄片,二维纳米片有效抑制了碳量子点的聚集与成膜后光学淬灭的缺陷,薄膜和粉末状态呈现发光强度高、色度纯的白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