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二阶特征的鸟类细粒度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76861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44587.8

    申请日:2021-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阶特征的鸟类细粒度识别方法,步骤包括:步骤1:采集高质量的鸟类图像数据;步骤2:对采集到的鸟类数据进行质量检测并进行数据标记;步骤3:对标记好的鸟类数据集进行数据增强;步骤4:利用开源数据集对鸟类细粒度分类模型进行预训练;步骤5:利用数据增强后的鸟类数据进行鸟类细粒度分类模型的训练;步骤6,利用摄像头采集真实野外场景下的鸟类保护区图像数据;步骤7:利用目标检测算法检测鸟类主体并利用检测框过滤图像中鸟主体以外的背景;步骤8:对鸟主体图像进行插值处理;步骤9:利用训练好的鸟类细粒度分类模型对帧图像进行鸟类的识别,输出识别结果。本发明有效提高了鸟类识别的准确率。

    一种简易快速的近自然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1850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239748.2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易快速的近自然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方法,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包括:步骤一、确定待修复滨海湿地区域;步骤二、查看待修复滨海湿地区域的当前及历史遥感卫星影像,确定待修复滨海湿地区域内自然发育的潮沟所在位置;步骤三、确定待修复滨海湿地区域的小潮高潮线和小潮低潮线;步骤四、在待修复滨海湿地区域内自然发育的潮沟所在位置重建潮沟,同时在小潮高潮线和小潮低潮线之间的重建潮沟交汇处构建纳潮浅水滩;步骤五、后期维护。本发明的近自然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方法,使得滨海湿地修复设计变得更为简易、便捷、迅速,可极大程度降低滨海湿地修复在工程施工阶段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干扰程度,提高滨海湿地修复效果的多元化。

    一种湖泊底栖生物观测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681734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55643.6

    申请日:2022-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湖泊底栖生物观测装置,包括沉底结构,所述沉底结构包括轻质锥帽,轻质锥帽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外螺纹上接管,外螺纹上接管的外部螺纹套接有透视管;通过圆周运动的清理机构能够将沉底结构表面附着的生物及其排泄物刮除,确保沉底结构具有良好的透光性,使观测构件拍摄到的影像视频更加清晰明了,便于工作人员清晰明了的观测湖泊底栖生物的情况,通过阻逆结构能够对角度调节机构进行限制,使角度调节机构只能单向旋转,通过角度调节机构能够对观测构件施加来回往复的牵拉力,使观测构件的拍摄角度发生改变,进一步增大了观测构件的拍摄范围,进一步增大了观测区域,观测区域显著增加,提高了该湖泊底栖生物观测装置的实用性。

    一种野外场景下的鸟类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076860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44311.X

    申请日:2021-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外场景下的鸟类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包括:S1、采集实际场景下的视频数据和网络上已有的鸟类图片、视频数据;S2、对采集到的鸟类数据使用数据预处理软件进行数据预处理;S3、对处理好的鸟类图片数据集进行数据增强;S4、利用数据增强后的鸟类数据集和不包含鸟的背景数据集训练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模型;S5、将训练好的目标检测模型部署在实际野外环境下的边缘设备上;S6、利用摄像机采集野外场景下的鸟类保护区视频数据;S7、使用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模型按图像检测目标,将检测结果返回给中心服务器。本发明减少了人工检测的成本,提高了模型的检测效果,得到符合实际场景下的结果,减轻中心服务器的处理压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