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3881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78154.6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南京大学(苏州)高新技术研究院 , 南京大学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地埋式分布式声波传感系统振幅响应特性测试装置及方法,其中测试装置包括:激振组件、传感光缆以及分析仪;激振组件包括:支架、电磁卡扣以及测试球;电磁卡扣设置于支架的顶部,电磁卡扣吸附且卡紧测试球;传感光缆预埋于地下;传感光缆延伸出地面的一端与分析仪相连接。本发明中的测试装置操作便捷,可以对多种影响因素进行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4697855B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410408879.3
申请日:2014-08-20
Applicant: 南京大学(苏州)高新技术研究院 , 南京大学
IPC: G01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拉拔蠕变测试装置,它包括带孔环刀、加压上盖、加压框架、支架、杠杆、平衡锤、万用夹具、金属丝、定滑轮,所述带孔环刀内填充有分两层压实的土样,所述万用夹具紧贴带孔环刀的侧壁,待测试纤维的一端被置于所述带孔环刀内,并被填充于所述带孔环刀内的分层压实土样压紧固定,另一端穿过万用夹具后与所述金属丝一端连接,所述金属丝另一端穿过所述定滑轮后悬挂连接第一砝码盘,所述加压框架上连接有一竖直圆杆,所述圆杆的下端压在加压上盖上,所述加压框架穿过支架后与杠杆连接。本发明装置能对纤维加筋土中纤维拉拔受力机理的全过程模拟,为纤维加筋土的设计和光纤传感监测数据的分析提供准确、详实的试验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4697855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410408879.3
申请日:2014-08-20
Applicant: 南京大学(苏州)高新技术研究院 , 南京大学
IPC: G01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拉拔蠕变测试装置,它包括带孔环刀、加压上盖、加压框架、支架、杠杆、平衡锤、万用夹具、金属丝、定滑轮,所述带孔环刀内填充有分两层压实的土样,所述万用夹具紧贴带孔环刀的侧壁,待测试纤维的一端被置于所述带孔环刀内,并被填充于所述带孔环刀内的分层压实土样压紧固定,另一端穿过万用夹具后与所述金属丝一端连接,所述金属丝另一端穿过所述定滑轮后悬挂连接第一砝码盘,所述加压框架上连接有一竖直圆杆,所述圆杆的下端压在加压上盖上,所述加压框架穿过支架后与杠杆连接。本发明装置能对纤维加筋土中纤维拉拔受力机理的全过程模拟,为纤维加筋土的设计和光纤传感监测数据的分析提供准确、详实的试验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4697682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410133870.6
申请日:2014-04-04
Applicant: 南京大学(苏州)高新技术研究院 , 南京大学
IPC: G01L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光栅测力方法及传感器,传感器包括三个光纤光栅传感模块、薄壁圆环、温度补偿块、信号传输光纤和光纤光栅解调仪,所述三个光纤光栅传感模块通过信号传输光纤相互串联后分别粘贴在薄壁圆环外壁的左、右两端,以及与薄壁圆环相连的温度补偿块表面,所述光纤光栅解调仪与连接在薄壁圆环外壁左、右两端的光纤光栅传感模块中的一个通过信号传输光纤相连接。其测力读数更精确、可靠,抗电磁干扰,防腐蚀,并且实现了自动化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543568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10832188.X
申请日:2017-09-15
Applicant: 南京大学(苏州)高新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传感光缆的随钻布设方法及装置,所述电动机、卷扬机、行走机构和机架固定于底座上;所述定滑轮组安装于机架顶端;所述振动装置顶端,通过拉索绕过定滑轮组,与卷扬机连接;所述振动装置底端,与套管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套管底端安装管靴。该随钻布设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清场:清整场地,标记测量点;2)就位:光缆布设机就位;3)沉管:振动沉管至规定深度;4)提管:提升套管,光缆固于孔内;5)换锤:剪断、松开光缆,换上新的光缆护锤;6)移位:移动光缆布设机至下一个标记点,重复操作进行下一轮布设;7)监测:光缆互联形成分布式的监测网络。具有微创、安装简单、无需回填材料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543568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1710832188.X
申请日:2017-09-15
Applicant: 南京大学(苏州)高新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传感光缆的随钻布设方法及装置,所述电动机、卷扬机、行走机构和机架固定于底座上;所述定滑轮组安装于机架顶端;所述振动装置顶端,通过拉索绕过定滑轮组,与卷扬机连接;所述振动装置底端,与套管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套管底端安装管靴。该随钻布设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清场:清整场地,标记测量点;2)就位:光缆布设机就位;3)沉管:振动沉管至规定深度;4)提管:提升套管,光缆固于孔内;5)换锤:剪断、松开光缆,换上新的光缆护锤;6)移位:移动光缆布设机至下一个标记点,重复操作进行下一轮布设;7)监测:光缆互联形成分布式的监测网络。具有微创、安装简单、无需回填材料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4027930U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20469341.9
申请日:2014-08-20
Applicant: 南京大学(苏州)高新技术研究院 , 南京大学
IPC: G01N3/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纤维拉拔蠕变测试装置,它包括带孔环刀、加压上盖、加压框架、支架、杠杆、平衡锤、万用夹具、金属丝、定滑轮,所述带孔环刀内填充有分两层压实的土样,所述万用夹具紧贴带孔环刀的侧壁,待测试纤维的一端被置于所述带孔环刀内,并被填充于所述带孔环刀内的分层压实土样压紧固定,另一端穿过万用夹具后与所述金属丝一端连接,所述金属丝另一端穿过所述定滑轮后悬挂连接第一砝码盘,所述加压框架上连接有一竖直圆杆,所述圆杆的下端压在加压上盖上,所述加压框架穿过支架后与杠杆连接。本实用新型装置能对纤维加筋土中纤维拉拔受力机理的全过程模拟,为纤维加筋土的设计和光纤传感监测数据的分析提供准确、详实的试验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207395768U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721188347.9
申请日:2017-09-15
Applicant: 南京大学(苏州)高新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布式传感光缆的随钻布设装置,所述电动机、卷扬机、行走机构和机架固定于底座上;所述定滑轮组安装于机架顶端;所述振动装置顶端,通过拉索绕过定滑轮组,与卷扬机连接;所述振动装置底端,与套管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套管底端安装管靴。该随钻布设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清场:清整场地,标记测量点;2)就位:光缆布设机就位;3)沉管:振动沉管至规定深度;4)提管:提升套管,光缆固于孔内;5)换锤:剪断、松开光缆,换上新的光缆护锤;6)移位:移动光缆布设机至下一个标记点,重复操作进行下一轮布设;7)监测:光缆互联形成分布式的监测网络。具有微创、安装简单、无需回填材料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049399B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610355412.6
申请日:2016-05-2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E02D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光纤感测地基变形、确定地基破坏形式与承载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地基不同深度处横向开槽、埋入分布式应变感测光纤并回填土;采用加载装置在置于地基土表面的承压板上分级施加荷载;利用光纤解调设备测量光纤在不同荷载下的应变值;通过插值画出地基土体应变云图,并判断地基破坏形式;采用双曲线函数对荷载–特征点应变曲线(即p‑ε曲线)进行拟合并求出地基土体的极限承载力值。本发明与传统方法的不同在于采用分布式光纤感测技术对地基内部的变形进行高精度、全自动、分布式的监测,通过监测结果可以直观、迅速地判断地基的破坏形式并确定地基土体的承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007779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431938.9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8 , G01B11/16 , G01N3/04 , G01N3/062 , G01N3/10 , G01N2203/0017 , G01N2203/0048 , G01N2203/0232 , G01N2203/06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传感光缆与土体变形耦合性测试装置,包括实验模块、加压模块及用于测量及采集数据的测量模块,所述实验模块包括用于封装土样的容器、设置在所述样品内的传感光缆及拉拔装置,所述传感光缆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拉拔装置连接;所述加压模块包括用于容纳所述容器的高围压室及高压环境供给装置;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果好、成本低,可有效进行传感光缆与深层土体变形间的耦合测试研究;可以模拟变化的深层土质、土力学环境;试验仪器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适用实验室、施工现场等场地,试验方便快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