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7149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780782.4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南京大学(溧水)生态环境研究院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促进昆虫高效繁育的单元化气候控制方法及装置。其具有若干独立密封的柱状仓体,仓体内设置有人工光源、营养液喷头、雾化喷头、进气管、出气管、遮光装置及相应的产卵板。本申请可根据黑水虻交配孵化各个阶段的需求,通过控制相关环境参数及优化衔接方式提供适应其生长要求的环境条件,利用自然光源与模拟人工光源补足光照,并在羽化阶段根据昆虫习性遮挡阻断外部光线。本申请能够自动根据黑水虻生长阶段配置最佳环境调控方案,提高黑水虻繁育效率,有效保证虫卵产出,缩短繁育时间,减少人工操作,提高虫卵产量。本申请不受外界环境、地域变化影响,可稳定高效地生产高质量虫卵供给生物转化系统,实现餐厨垃圾的高效连续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6839692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780796.6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南京大学(溧水)生态环境研究院
IPC: G01F11/38 , G01F11/44 , G01F15/061 , H04W4/38 , H04L67/1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污水排放量监测装置,其在筒身内设置有:污水承接斗、电磁阀、倒U形管、落水胆、阀门触发模块以及连通至筒身底部的排出管。本申请的装置能够将检查井污水管中的污水接入筒内,在接收的污水的液面高于落水胆所连倒U形管的顶部弯折时,通过触发虹吸作用将筒身内的水定量排出。由于本装置每次虹吸排出的污水体积固定,因此,可借助电磁传感器记录下发生虹吸现象的次数,将其换算为排水量即可配合无线传输模块上传至云服务器,供用户在PC端实时监测污水排放量,本申请的装置安装方便,耐用性好,且在每次污水计量后可自动恢复供污水再次流入装置并发生虹吸现象,如此往复。
-
公开(公告)号:CN11825316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538196.3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南京市城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南京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 南京国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南京大学(溧水)生态环境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资源型昆虫生物转化易腐有机固废的废气处理系统,其先在有机固废资源转化单元中喷淋昆虫共生菌液以降低废气的产生,然后在喷淋塔中对废气流喷淋植物液以处理废气中的氨气以及硫化氢等含硫有机挥发物,最后将除湿后的剩余废气经活性炭吸附箱吸附后进行排放。上述的处理过程能够显著去除废气中的有害成分,处理过程中的消耗物均可自然分解,无二次污染。同时,系统所采用的除湿单元能有效提升活性炭的吸附效果,延长活性炭使用周期,活性炭吸附箱的再生处理过程中可将热能反馈至系统实现调温。本发明有效避免了固废处理中臭味气体的产生,借助于电磁阀的切换,可交替使用若干组活性炭吸附箱,实现循环再生,保证系统连续运行。本发明系统结构简单,能耗低,可有效降低生物转化有机固废的废气处理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90023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184943.8
申请日:2024-02-19
Applicant: 南京市城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南京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资源型昆虫生物转化易腐有机固废的废气处理系统,其先在有机固废资源转化单元中喷淋昆虫共生菌液以降低废气的产生,然后在喷淋塔中对废气流喷淋植物液以处理废气中的氨气以及硫化氢等含硫有机挥发物,最后将除湿后的剩余废气经活性炭吸附箱吸附后进行排放。上述的处理过程能够显著去除废气中的有害成分,处理过程中的消耗物均可自然分解,无二次污染。同时,系统所采用的除湿单元能有效提升活性炭的吸附效果,延长活性炭使用周期,活性炭吸附箱的再生处理过程中可将热能反馈至系统实现调温。本发明有效避免了固废处理中臭味气体的产生,借助于电磁阀的切换,可交替使用若干组活性炭吸附箱,实现循环再生,保证系统连续运行。本发明系统结构简单,能耗低,可有效降低生物转化有机固废的废气处理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913787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240581.6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南京大学(溧水)生态环境研究院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黑水虻成虫强化培育装置及其培育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暗室和亮室;暗室外罩为透气不透光材料,侧面设有黑水虻蛹放入口、和亮室相接的成虫飞出口和观察窗,底面的平台上设有蛹期幼虫盛放容器;亮室外罩为透气透光材料,侧面设有成虫飞入口和接卵窗口以及卤素灯;亮室内设有盛放诱卵物的盒子用于接卵。本发明将黑水虻化蛹,羽化和成虫交配分别控制在暗室和亮室两个空间,遵循黑水虻生物特性,显著提高黑水虻蛹的羽化率,且交配空间不被蛹期幼虫的盛放容器限制,为成虫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间和社交场所,有利于提高交配率和产卵量。可移动亮室将不同暗室中来源不同、世代不同的成虫杂交,避免过多近亲繁殖,保持后代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85198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0397668.9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利用黑水虻及好氧微生物全量资源化餐厨垃圾的工艺方法,其先将餐厨垃圾进行固液分离;然后将分离所得含油盐滤液和餐厨垃圾滤渣进行分质资源化利用,分别饲喂黑水虻幼龄虫和2‑6龄期黑水虻幼虫,使滤液中盐分在幼虫时期转化为黑水虻体液;再次,及时分离虫体、虫渣,以便降低虫粪盐分,提高黑水虻过腹转化效率和虫粪肥质量;最后通过好氧堆肥和虫体干化灭菌处理实现餐厨垃圾全量资源化利用。本发明首次协同利用黑水虻过腹转化和好氧微生物降解原理,实现餐厨垃圾的全量资源化转化,克服了现有转化工艺高盐废水难以处理、肥料含盐量过高无法资源化利用以及转化过程氮素损失严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913787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110240581.6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南京大学(溧水)生态环境研究院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黑水虻成虫强化培育装置及其培育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暗室和亮室;暗室外罩为透气不透光材料,侧面设有黑水虻蛹放入口、和亮室相接的成虫飞出口和观察窗,底面的平台上设有蛹期幼虫盛放容器;亮室外罩为透气透光材料,侧面设有成虫飞入口和接卵窗口以及卤素灯;亮室内设有盛放诱卵物的盒子用于接卵。本发明将黑水虻化蛹,羽化和成虫交配分别控制在暗室和亮室两个空间,遵循黑水虻生物特性,显著提高黑水虻蛹的羽化率,且交配空间不被蛹期幼虫的盛放容器限制,为成虫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间和社交场所,有利于提高交配率和产卵量。可移动亮室将不同暗室中来源不同、世代不同的成虫杂交,避免过多近亲繁殖,保持后代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85198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397668.9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利用黑水虻及好氧微生物全量资源化餐厨垃圾的工艺方法,其先将餐厨垃圾进行固液分离;然后将分离所得含油盐滤液和餐厨垃圾滤渣进行分质资源化利用,分别饲喂黑水虻幼龄虫和2‑6龄期黑水虻幼虫,使滤液中盐分在幼虫时期转化为黑水虻体液;再次,及时分离虫体、虫渣,以便降低虫粪盐分,提高黑水虻过腹转化效率和虫粪肥质量;最后通过好氧堆肥和虫体干化灭菌处理实现餐厨垃圾全量资源化利用。本发明首次协同利用黑水虻过腹转化和好氧微生物降解原理,实现餐厨垃圾的全量资源化转化,克服了现有转化工艺高盐废水难以处理、肥料含盐量过高无法资源化利用以及转化过程氮素损失严重的问题。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