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21961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210502279.4
申请日:2012-11-3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B22F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秒激光制备金属纳米材料的方法,直接用激光对准金属盐溶液进行照射,得到不同形貌的金属纳米材料;其中,激光照射的时间为1~3600s,入射激光的平均功率为5~400mW,金属盐溶液的浓度为1mmol/L~1mol/L。本发明的工艺方法,简单方便、无需添加任何还原剂或表面活性剂,且反应条件简单易控、环境友好。所制备的金属纳米材料形貌及尺寸可控,可应用于催化、电化学、表面拉曼增强或生物医学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923700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210501548.5
申请日:2012-11-3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1B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巯基修饰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质量比为1∶0.01~10.0的氧化石墨和一端为巯基的烷基胺加入到反应溶剂中,反应温度0~90℃,搅拌反应0.1~72h,得到巯基修饰的氧化石墨;再将巯基修饰氧化石墨和还原剂加入到反应溶剂中,反应温度0~90℃,搅拌反应0.1~72h。得到巯基修饰石墨烯的溶液;对巯基修饰石墨烯进行洗涤和干燥处理,就能得到巯基修饰石墨烯的固体粉末。该工艺方法简单快捷,反应条件温和环保,原料便宜易得,无需添加催化剂,所制备的巯基修饰石墨烯在有机溶剂中有较好的分散性,可广泛用于与新型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新型电化学电极的制备以及新型光学及导电材料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642830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210123119.9
申请日:2012-04-2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1B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烷偶联剂修饰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质量比为1:0.1~5的氧化石墨和硅烷偶联剂加入到反应溶剂中,控温0~90℃,搅拌反应0.1~72h,得到硅烷偶联剂接枝的氧化石墨;将硅烷偶联剂接枝的氧化石墨加入到还原溶剂中,加入还原剂,控温0~90℃,搅拌还原反应0.1~72h,得到硅烷偶联剂接枝的石墨烯溶液;将硅烷偶联剂接枝的石墨烯溶液进行处理后得到硅烷偶联剂修饰的石墨烯固体粉末。该工艺方法简单快捷,反应条件低,工艺易于控制,无需添加催化剂或进行多步、复杂反应即可获得硅烷偶联剂修饰的石墨烯。该石墨烯具有与聚合物相容性好、制备简单、原料易得,产物在部分有机溶剂中有较好的分散性,可广泛用于石墨烯改性聚合物、新型电化学电极的制备以及新型光学及导电材料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145220A
公开(公告)日:2008-03-19
申请号:CN200710132104.8
申请日:2007-09-2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产业共生系统稳定性的判定方法,其主要步骤包括:将产业共生系统的主体分为两类,利用资源进行生产并排出污染物的企业I和对企业I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循环利用的企业II;以节点处污染物循环利用的企业的产品供给变化为观察变量,建立了节点时间序列的非线性离散数学模型,给出模型的数学解,在数学解的基础上将分析节点时间序列的状态变化,并以此判断节点的稳定性。本发明对系统中关键节点的优化调控可以抓住影响节点的主要因素,根据模型分析的结论最终来指导生态产业共生系统的优化与调控。从而使得判定生态产业共生系统稳定性有相应的依据,本发明经过检验,其准确度高,仿真性强。可以将本发明应用到生态产业园的建设中。
-
公开(公告)号:CN100371280C
公开(公告)日:2008-02-27
申请号:CN200510094929.6
申请日:2005-10-2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灰粉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领域。一种双灰粉,包括生石灰、粉煤灰,磷石膏,粉煤灰与生石灰、磷石膏的重量比为65~75∶23~27∶5~7。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将生石灰粗碎后与粉煤灰、磷石膏及外加剂按比例混和;(2)将混和后的物质进行磨细,细度为0.08mm筛选小于12%。本发明以粉煤灰和生石灰为原料,使得燃煤热电厂大量排放的粉煤灰可再利用,带来了社会和环境效益。本发明提供的双灰粉强度高,是廉价的胶凝材料,可用于建筑砂浆中取代部分水泥和全部的石灰膏,从而降低工程造价。本发明易操作,成本低,市场前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1110119A
公开(公告)日:2008-01-23
申请号:CN200710130806.2
申请日:2007-08-1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6Q5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产业共生系统稳定性的仿真判定方法,其主要步骤包括:将产业共生系统的主体分为两类,利用资源进行生产并排出污染物的企业I和对企业I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循环利用的企业II;确定产业共生系统仿真判定的前提条件;利用Starlogo软件模拟仿真企业的投入产出和污染物的排放来判断产业共生系统的稳定性。从而使得判定生态产业共生系统稳定性有相应的依据,本发明经过检验,其准确度高,仿真性强。可以将本发明应用到生态产业园的建设中。
-
公开(公告)号:CN11799763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270007.9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南京大学(苏州)高新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量级区块链加密认证系统及标签生成和加密方法,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轻量级交易验证模块、标签生成和加密算法模块以及密钥传输架构模块;交易验证时将多个交易分组在块中,采用轻量级密码进行交易认证,之后由头节点将该块广播到网络;并且本发明使用轻量级密码为互联网节点生成标签并加密数据,实现基于共识的身份验证,通过密钥传输架构动态生成密钥,降低了存储成本,解决了传统区块链应用在资源受限的物联网时存在的性能瓶颈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3001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98828.7
申请日:2023-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监测方法,在木质结构古建筑表面以并行方式布设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和分布式光纤声学传感器,采集木材受载蠕变及断裂行为损伤的声发射信号,结合对应位置木构件的应变数据,判断是否触发损伤预警。本发明在不损伤古建筑的基础上,对古建筑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另外,本发明通过持续监测温度、湿度、应变和声波信号,从多个角度同时检测建筑结构的裂纹、孔洞缺陷以及腐蚀、火灾隐患环境,从而更精准全面地判断古建筑的健康状况及潜在危险。
-
公开(公告)号:CN102921961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502279.4
申请日:2012-11-3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B22F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秒激光制备金属纳米材料的方法,直接用激光对准金属盐溶液进行照射,得到不同形貌的金属纳米材料;其中,激光照射的时间为1~3600s,入射激光的平均功率为5~400mW,金属盐溶液的浓度为1mmol/L~1mol/L。本发明的工艺方法,简单方便、无需添加任何还原剂或表面活性剂,且反应条件简单易控、环境友好。所制备的金属纳米材料形貌及尺寸可控,可应用于催化、电化学、表面拉曼增强或生物医学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925051B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210502263.3
申请日:2012-11-3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8G18/66 , C09D175/06 , C09D17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氨酯密封胶专用底涂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备原料由以下质量份的各组分组成:2-6份的二异氰酸酯,1-10份的聚合物二元醇、聚合物多元醇、聚合物二元胺和聚合物多元胺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0.002-0.02份的催化剂,1-2份的硅烷偶联剂,1-2份的填料、2-12份的有机溶剂;所述的催化剂为有机胺类、有机金属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的填料为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碳酸钙、氧化铁、氧化铝、炭黑、石墨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工艺性能较好,应用方便;所制备的底涂剂固化速度快、流平性好、耐老化性能好,贮存期长;与聚氨酯密封胶配合使用,性能优良,达到国际通用标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