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肿瘤组织细胞外基质电化学发光成像的试剂盒、成像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01535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25592.0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nventor: 江德臣 韩东妮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肿瘤组织细胞外基质电化学发光成像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组织固定剂、SA@Ru标记物和共反应剂;其中,所述组织固定剂为多聚甲醛;所述SA@Ru标记物,由双(2,2′‑联吡啶)‑4′‑甲基‑4‑羧基吡啶‑钌‑N‑琥珀酰亚胺酯‑双(六氟磷酸盐)、链霉亲和素和PBS混合后得到;所述共反应剂为三丙胺。本申请建立了一种通过ECL近场成像对组织切片进行电化学可视化的试剂盒和成像与应用,提供了一项能获得高信噪比的近场信息、快速(几分钟)且易用的成像技术。这种技术有助于揭示切片表面的信息,特别是ECM这种在传统成像中被长期掩盖的组织支撑物。

    单个活细胞表面抗原的超分辨电化学成像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372436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999632.8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nventor: 江德臣 金融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单个活细胞表面抗原的超分辨电化学成像装置及方法,通过构建一种全新的单细胞表面抗原电化学分析系统。该系统具有高稳定性以及空间分辨率,XY方向空间分辨率达到了30nm,Z方向空间分辨率低于5nm。利用这一系统,实现了SICM在生物成像方面的应用,开发了基于电化学信号对单细胞表面抗原进行高空间分辨成像表征的方法,并且为多抗原的同步表征奠定了基础。目前的研究结果提供了CEA抗原的详细空间信息以及细胞膜上相关的潜在组织机制,这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分子聚集及其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细胞膜的整体结构。这对单细胞生物学具有重要意义。

    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包含检测试剂盒的分析系统、及它们的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7870188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610847435.9

    申请日:2016-09-2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包含检测试剂盒的分析系统、及它们的用途。具体而言,本发明所述的检测试剂盒包含:含有非导电性毛细管、Pt层和绝缘层的复合毛细管,第二电极以及检测试剂。本发明所述的分析系统包含通过导电线相互连接的检测试剂盒、电量计和电源。本发明所述的分析系统构造更加简单,同时实现了对单个细胞内的分析物(包括小分子和蛋白质)的精确测量。

    电致化学发光成像方法快速分析单细胞内成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28927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237426.8

    申请日:2016-04-1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7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致化学发光成像方法快速分析单细胞内成分的方法利用,鲁米诺电致化学发光被首次应用于单细胞内生物分子(如葡萄糖)的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单个细胞被直接定位在单个细胞大小的微洞电极;加入含有鲁米诺、曲通100和葡萄糖氧化酶的混合溶液后,曲通100可以破坏细胞膜,释放细胞内的葡萄糖到微洞中,和洞内的葡萄糖氧化酶反应生成过氧化氢;过氧化氢与鲁米诺反应在正电位下产生光信号。这种新发明的电化学发光测定方法将有可能被应用于对单细胞中更多的细胞内分子进行快速分析,以阐明细胞间的异质性。

    一种检测酶活性的纳米试剂盒耦合电喷雾电离质谱的装置、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184444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210393517.6

    申请日:2022-04-1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nventor: 江德臣 常昕骐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检测酶活性的纳米试剂盒耦合电喷雾电离质谱的装置、检测方法及其应用,以测定单个活细胞中酶的活性。具体公开了,将装有与待测酶对应的底物的纳米毛细管插入活的细胞中,对细胞质进行电化学抽取,水解毛细管内的底物;在毛细管尖端对混合物进行电喷雾后,将产物与底物在分子量上进行区分,从而实现单细胞中酶活性的检测。建立的检测装置及方法,将为进一步研究单细胞中酶活性的情况提供具体的分析方法。

    一种单细胞表面抗原的检测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356312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210981138.9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nventor: 金融 江德臣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单细胞表面抗原的检测方法及应用。通过构建一种全新的ASS‑SECCM系统,成功实现单细胞层面的抗原识别和检测。与传统的液态SECCM相比,本申请提构建的系统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以及空间分辨率,XY方向空间分辨率达到了20nm,Z方向空间分辨率低于5nm。利用这一系统,首次实现了SECCM在生物成像方面的应用,提出了基于电化学信号对单细胞表面抗原进行成像表征的方法。成像结果展示了CEA抗原在MCF‑7细胞表面的精细分布,这对于理解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以及癌症的诊断及治疗有着重要作用。

    一种单细胞表面抗原的检测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356312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981138.9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nventor: 金融 江德臣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单细胞表面抗原的检测方法及应用。通过构建一种全新的ASS‑SECCM系统,成功实现单细胞层面的抗原识别和检测。与传统的液态SECCM相比,本申请提构建的系统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以及空间分辨率,XY方向空间分辨率达到了20nm,Z方向空间分辨率低于5nm。利用这一系统,首次实现了SECCM在生物成像方面的应用,提出了基于电化学信号对单细胞表面抗原进行成像表征的方法。成像结果展示了CEA抗原在MCF‑7细胞表面的精细分布,这对于理解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以及癌症的诊断及治疗有着重要作用。

    一种单细胞内抗原的无线电化学可视化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88950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686537.8

    申请日:2021-06-2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电化学显微镜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逐渐发展起来,用于单细胞生物分子的成像;然而,在单个细胞内实现胞内蛋白的电化学可视化是很困难的。本申请首次使用无线双极电化学发光技术(BPE‑ECL)观察了MCF 7细胞细胞核内的一个模型蛋白(KDM1/LSD1抗原)。亚微米尺寸的单壁碳纳米管与抗体相连接,用于识别相应的KDM1/LSD1抗原。在1000V/cm的低电场下,L012(鲁米诺类似物)在纳米管的阳极端被电化学氧化,发射出ECL信号,以实现其位置的无线可视化。在使用足够低的外加电压的情况下,可以观察到单个细胞内细胞核上的双极ECL发射,支持单个细胞内KDM1/LSD1抗原的电化学成像。

    一种用于扫描电化学池显微镜的全固态纳米探针、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533788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687017.9

    申请日:2021-06-2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全固态的纳米探针,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全固态纳米探针包括玻璃管和固态聚合物,所述固态聚合物填充在玻璃管本体内;所述固态聚合物由单体和光引发剂经自由基聚合得到,所述单体包括丙烯酰胺、丙烯酸羟乙酯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这种全新的全固态的纳米探针可以解决高电化学分辨率和高空间分辨率难以兼得的矛盾。与液态的液滴相比,针尖悬挂的固态小球具有更加稳固的外形尺寸,也具备与液滴相近的电化学性能。同时,本申请也成功得提升了扫描电化学池显微镜分辨率。

    一种检测组织中单细胞的酶活性的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55387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10903289.3

    申请日:2020-09-0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单细胞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细胞酶活性的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所述检测系统包括毛细管,银丝,氧化铟锡电极,所述毛细管中装有酶活性测定溶液,所述银丝浸没在所述酶活性测定溶液中,银丝和氧化铟锡电极通过电化学工作站连接,使用电化学工作站在银丝和氧化铟锡电极上施加电压并检测电流,控制毛细管向下移动,使所述酶活性测定溶液微滴留在氧化铟锡电极表面,形成试剂盒,酶活性测定溶液与待测酶反应,通过检测荧光强度,计算酶活性。与现有的单细胞分析相比,组织中单个细胞的分析可以提供更接近真实生理状态的信息。这可以帮助阐明组织水平上的酶异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