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32813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095535.0
申请日:2023-01-31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8/15 , G06F18/23 , G06F30/27 , H02J3/38 , G06F113/0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氧化稳定性原位光热双固化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稀释性单体、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甲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混合,磁力搅拌,称取锂盐LiTFSI‑LiOTf,磁力搅拌至锂盐完全溶解,得到固态电解质前体;向固态电解质前体中加入光引发剂、热引发剂,磁力搅拌均匀后,真空脱气,在电极表面上旋涂得到SPE前体薄膜,在氧气氛围、UV光源下光固化,在SPE前体薄膜表面得到阻聚层,得到SPE复合电极;将SPE复合电极辊筒贴合成锂离子电池,原位热固化,消除电解质‑电解质界面。本发明提高体系氧化稳定性,首效率和长期循环稳定性优秀,制备工艺流程简单,能够实现连续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516516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526630.7
申请日:2022-05-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压力传感器,依次包括聚氨酯封装层、凝胶电解质层、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柔性PET基底,凝胶电解质层与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相接触的一面具有不规则的微结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在柔性PET基底对称设置,通过调控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之间的阻抗,实现对动态和静态压力刺激的响应。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在自供能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动态和静态压力刺激的响应,并且所制得的器件还具有高灵敏和快速响应的优点;将具有不同电极电势的电极材料和导电炭黑和水溶性粘合剂配置成电极墨水,然后经刮涂或丝网印刷在柔性基底上形成图案化电极;该制备方法简单便捷,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17267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525972.7
申请日:2022-05-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掺杂硒化镍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Ni(NO3)2·6H2O晶体溶于去离子水中,将所得Ni(NO3)2·6H2O溶液边搅拌边滴加到Fe(NO3)3·9H2O溶液中,加热至90~140℃,冷却至室温,得到水滑石结构的前驱体混合液;将前驱体混合液离心后取沉淀物,冷却至室温,然后再加入硒粉,得到混合粉末,将混合粉末在500~700℃、氩气气氛中煅烧,得到铁掺杂硒化镍纳米材料。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制法所制得的铁掺杂硒化镍纳米材料及该材料在铝离子电池中作正极的应用。本发明避免了纳米粒子的团聚作用,制得的铁掺杂硒化镍尺寸小,比表面积大,活性位点多,有效提高了硒化镍的导电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3239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71065.7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源及其制备方法与快速热处理平台,热源为管状元件,热源由石墨和氮化硼烧结制得,石墨、氮化硼的质量比为5~11:9~15;热源的本征电阻在5~10000Ω·m内可调。快速热处理平台包括外腔体,外腔体内侧底部设置底座,底座上设置内腔体;内腔体与外腔体之间的夹层为水冷层,外腔体上设置进水口、出水口、电极馈通法兰、光纤馈通法兰,电极馈通法兰用于将电路由外部引入内腔体;内腔体通过内腔体隔板分隔成相同大小的腔室;内腔体与腔外环境通过平板法兰隔离,腔室共用平板法兰作为舱门,腔室内设置中通管状的热源。本发明处理效率高,平台在一次进样及扫气后可同时开展两轮独立热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44722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44895.8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58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二硫化锡/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法与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氧化石墨烯与碳纳米管分散于去离子水,制得分散液;取SnCl2·2H2O晶体溶解于分散液,水浴反应,抽滤,制得混合液;向混合液中加入聚乙烯醇溶液,通过液氮迅速冷冻4~6小时,再冷冻干燥;在氮气保护、550~650℃下烧结,制得二氧化锡/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向二氧化锡/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中加入升华硫粉,球磨共混均匀,得到掺硫粉末;将掺硫粉末在氮气保护、400~500℃下反应,保温。本发明生产过程成本低且安全性高,分散效果良好,提升了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导电性及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4154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53797.3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4/38 , H01M4/44 , H01M4/133 , H01M4/137 , C01G5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嵌锂电位高熵氧化物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分子式为(Fe0.25Co0.21Ni0.21Mn0.21Cr0.12)3O4,晶体结构为立方尖晶石结构,颗粒平均粒径为100~200nm。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料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混合金属盐溶液,将混合金属盐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恒温底液中,搅拌沉淀;将沉淀后的混合液离心取沉淀物,将沉淀物多次洗涤后,鼓风干燥,研磨至细粉,压制为圆片;将圆片1050~1200℃快速热处理30~40s。本发明通过多种元素的掺杂,提高材料的构型熵,增加了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及循环稳定性;铬元素含量控制在合理范畴,促进电极能量密度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9072102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74260.0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的吸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氧化石墨烯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制得分散液;向分散液中加入金属醋酸盐、羧甲基纤维素钠(CMC)、葡萄糖、聚乙烯醇(PVA),水浴搅拌,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先快速冷冻,后冷冻干燥,制得疏松多孔的碳基前驱体;在保护气氛下,将前驱体先预碳化后烧结,制得基于氧化石墨烯的吸波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了较为简便的工艺流程实现了合金纳米粒子在氧化石墨烯表面的负载,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推广性、可规模性;通过溶液法和冻干制备吸波复合材料,材料内金属粒子粒径分布均匀,材料比表面积大,有利于强化吸波效果,最强反射损耗可以达到‑67dB。
-
公开(公告)号:CN11890830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80522.6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1G53/00 , C01B32/174 , C01B32/198 , C01B32/194 , C01B32/05 , H01M10/54 , H05K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锂离子电池废旧三元正极的吸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分散液,配置PVA水溶液;将锂离子电池废旧三元正极材料洗涤干燥后,球磨并过筛,得到电极材料细粉;将电极材料细粉、PVA水溶液、聚乙烯吡咯烷酮、葡萄糖加入至分散液内,超声分散并充分搅拌,得到混合浆料;将混合浆料置于液氮中冷冻干燥,制得多孔的碳基前驱体;将多孔的碳基前驱体在保护氛围下烧结碳化。本发明通过二次利用废旧材料(锂离子电池废旧三元正极材料),降低了资源消耗以及吸波复合材料的生产成本,能够适应对载荷要求高的应用场景;实现了材料电磁吸收性能的增强;工艺流程相对简便。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