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02739B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510926201.9
申请日:2015-12-1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2F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强化臭氧破络合与同步去除重金属的方法,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自强化臭氧破络合与同步去除重金属的方法,步骤一、将调好pH含有重金属A和络合剂B的重金属络合废水加入臭氧接触池中,通过臭氧接触池底部的微孔连续通入臭氧,辅助水力循环搅拌确保反应均匀;步骤二、待臭氧氧化反应结束后,用微孔滤膜装置过滤进行固液分离,实现同步破络合和去除重金属。本发明可以经济高效、操作简便、易实现工程化应用,而且破络合和金属离子去除同步进行,基于自强化臭氧氧化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络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4031904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410284026.3
申请日:2014-06-2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12N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凝胶固定化漆酶-介体酶促反应器,其是由以下方法获得:(1)将β-双酮溶于漆酶溶液A中,得到溶液C;(b)向三口烧瓶中加入烯类共聚单体、交联剂和溶液C;(c)向三口烧瓶中通入惰性气体反应10-20min,后置于15℃~65℃恒温水浴30-90min,获得水凝胶;(d)将水凝胶水洗4-8遍,置于-50℃~-80℃冷冻干燥至恒重,即获得水凝胶固化漆酶-介体酶促反应器;本发明获得的水凝胶固化漆酶-介体酶促反应器,具有吸附与降解功能,可促进水体中的污染物与酶促反应体系的接触,提高降解效率,且避免了因漆酶被动适应载体所导致的酶构型变化甚至活性的降低,漆酶固载率高于90%,酶活回收率达11.2%。
-
公开(公告)号:CN105417620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949582.2
申请日:2015-12-1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2F1/30 , C02F9/08 , C02F101/38 , C02F101/32 , C02F10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 C02F1/30 , C02F1/001 , C02F1/52 , C02F9/00 , C02F2101/308 , C02F2101/327 , C02F2101/38 , C02F2103/24 , C02F230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太阳光降解染料废水的方法:将乙酰丙酮加入含有染料的水中或者实际鞣革染料废水中,投加后水样中乙酰丙酮的浓度为0.25-1.5mM。将含有乙酰丙酮的染料废水置于太阳光下,光照约3-4个小时即可实现水中染料的完全脱色。本发明建立的Solar/乙酰丙酮体系,可直接利用太阳光迅速地将水中的染料完全脱色,无需额外能量供给,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光照后的乙酰丙酮生成小分子酸,可作为微生物的有效碳源,广泛应用于染料废水脱色处理或是微生物处理工艺的预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5129959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440199.4
申请日:2015-07-2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2F1/72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小分子双酮光氧化处理水中三价砷的方法:将小分子双酮加入含有三价砷的水中,投加后水中小分子双酮的浓度为0.05-1mM,调整pH为3-9,然后将水置于紫外光源下照射10-60min,即可将水中的三价砷氧化为五价砷;通过本发明建立的UV/小分子双酮体系,在紫外光源照射下,可迅速地将水中的三价砷氧化为更易通过物理法去除的五价砷,其一级反应动力学常数高达0.15min-1,当As(III)浓度在0-10mg/L时,氧化反应时间基本在10min之内。该方法操作简便,且相比于传统的UV/H2O2、UV/TiO2等方法,适用溶液pH范围更广,在3-9之间。可广泛应用于含As(III)地下水以及高浓度的含As(III)废水中As(III)的氧化处理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976402B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210509318.3
申请日:2012-12-0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1G23/053 , B01J20/06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32 , C02F101/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控可逆吸附偶氮染料的TiO2干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吸附材料领域。本发明以钛酸四丁酯、乙酰丙酮、乙醇、硝酸及水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调节不同原料的配比以及凝胶的形成条件制备光控可逆吸附偶氮染料的TiO2干凝胶。本发明制备方法步骤简单,原料易得,制备过程环境友好。本发明制备的干凝胶经实验验证,可实现循环吸附-脱附,在传感器的应用中,可利用其“光敏特性”实现信号转换,在水处理领域可实现对印染废水的脱色以及染料的资源化回收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630472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625015.2
申请日:2013-11-2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量描述碳纳米管悬浮液聚集和沉降行为的方法,属于碳纳米管混悬液判断领域。本发明以离心沉降实验为主体,通过绘制离心沉降曲线拟合得到离心沉降常数kS(kg-1),通过对比kS的大小,可以定量评价在多分散水溶液体系中碳纳米管的聚集和沉降行为。目前在纳米颗粒分散和聚集行为研究中常用的附着系数的方法仅适合均匀分散的稳定体系,无法对多分散体系做出准确的描述。本发明的方法克服了碳纳米管聚集和沉降行为研究中多分散体系定量描述难的问题,对实际水体中碳纳米管的反应活性和化学毒性的研究更具有指导意义。该方法操作简便,设备简单,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条件下碳纳米管聚集和沉降行为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2294233B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110203812.2
申请日:2011-07-2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江苏永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3295 , B01J20/06 , B01J20/267 , B01J20/321 , B01J20/3236 , C02F1/288 , C02F2101/103 , C02F2101/20 , C02F230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控纳米复合吸附剂结构与性能方法,属于纳米复合材料和环境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领域。该方法使用纳米孔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球体为载体材料,通过原位沉积法固载吸附分离型纳米功能颗粒;通过调控载体材料的孔结构可制备具有不同吸附容量和吸附速度的纳米复合吸附剂,其中载体孔结构的调控方法是将氯球在溶胀剂和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加热进行后交联反应,通过控制反应体系物质组成比例、加热方式及反应时间制备具有不同孔结构的聚合物载体。本发明可调控无机纳米颗粒的分布和大小;以不同交联度树脂为载体所制备得到的纳米复合剂具有不同的结构与性能,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可调控地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2942239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524428.7
申请日:2012-12-1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该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一种水体深度除氟的方法,属于饮用水与工业废水处理及环境功能材料领域。该复合材料,基体为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球体,孔内均匀分布有纳米水合氧化锆颗粒。该水体深度除氟的方法,其步骤为:(a)过滤含氟废水,并调节滤液pH至3.0-8.0之间;(b)滤液通过吸附塔,塔内填充有新型聚合物基复合材料;(c)当出水氟离子浓度达到泄露点时停止吸附,利用NaOH-NaCl混合溶液对吸附塔内的上述新型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进行脱附再生,再生后供循环使用。本发明有机结合了聚合物基体的预浓缩效应与纳米水合氧化锆的选择性除氟性能,有效地提高了材料对氟离子的吸附容量和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642890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210141846.8
申请日:2012-05-0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2F1/32 , C02F1/72 , C02F1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小分子双酮作光活性剂氧化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属于染料废水处理领域。其步骤为:将含染料废水过滤,除去其中的悬浮物质;加入一种小分子双酮化合物至含染料水体,搅拌混匀;将上述的含染料水体置于紫外光源下辐照,至染料脱色。本发明初步甄别了能够作为脱色染料光活性剂的双酮的结构特点:分子构型为链状,而且分子较小。此类基于双酮的染料脱色方法是以紫外光引发的反应为基础,能够实现多种染料的高效脱色,脱色效率明显高于传统的UV/H2O2方法,而且脱色效率不受水体中共存醇的影响,同时酸性环境有利于促进反应的进行,因此在酸性水体中,本方法的优势更加明显。本方法降解染料有自加速性能,随着反应进行,脱色速率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335628A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110203814.1
申请日:2011-07-2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江苏永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B01J3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1/08 , B01J23/8906 , B01J37/0244 , B01J37/16 , C02F1/70 , C02F2101/36 , C02F2101/3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活性的负载型纳米双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它是以具有碱性功能基团的离子交换树脂和吸附树脂为载体,分别将第一金属前躯体FeCl4-和第二金属前躯体(PdCl42-、NiCl42-、CuCl42-等)先后交换到树脂上;然后在氮气的保护下,用NaBH4或KBH4同时还原双金属,最后用无氧水洗涤并干燥制得。本发明制得的负载型双金属材料中载体内的双金属独立分布,明显区别于传统通过零价铁还原第二金属方法制得的、双金属相互依附的负载型催化材料。这一双金属独立分布的结构将大大提高第二金属的催化效率和负载复合材料的稳定性。本发明对于制备以膜、活性炭或树脂为载体的同类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