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07109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0337711.2
申请日:2022-04-01
Applicant: 江苏多普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7/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智能分析的碳滑板磨耗管理方法,步骤为:采集每一个碳滑板参数,建立碳滑板参数的标准模型库,并生成碳滑板参数文件.bin;B、检测装置测量在线运行的碳滑板的实时磨耗数据,将实时磨耗数据经修正后生成实时磨耗工况数据.data文件;C、结合车辆运行里程、线路信息计算出碳滑板的每公里磨耗值;D、计算每根碳滑板的每公里磨耗平均值,进而得到整根碳滑板的更换周期;E、计算得到整条线路上碳滑板的平均更换周期、进而获得线网中所有受电弓碳滑板的平均更换周期,从而实现对碳滑板的预期管理。本发明的方法基于碳滑板的厚度作为是否更换的主要指标参数,有效管理测量数据,评估当前运行状态,提高管理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0630287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910805025.1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复合空腔构件的高强度接头构造装置,应用于形成有多个空腔的复合空腔构件,相邻空腔之间设有腔壁,本发明包括设于相邻复合空腔构件的相接处的高强连接板、螺母和螺栓,两个复合空腔构件形成有位于第一侧的接头拼装面,高强连接板贴合并连接于接头拼装面,高强连接板形成有两个连接部,两个连接部分别连接于两个复合空腔构件,螺母由复合空腔构件的第二侧向第一侧贯穿腔壁,连接部形成有连接孔,螺栓穿设于连接孔中并螺接于螺母。具体地,高强连接板盖设于相邻复合空腔构件之间的接缝上,实现了复合空腔构件之间的高强度连接,本发明具备较高的抗拉、抗弯性能,本发明形成高强度连续体对错缝拼装隧道实现有效加固。
-
公开(公告)号:CN114707109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337711.2
申请日:2022-04-01
Applicant: 江苏多普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7/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智能分析的碳滑板磨耗管理方法,步骤为:采集每一个碳滑板参数,建立碳滑板参数的标准模型库,并生成碳滑板参数文件.bin;B、检测装置测量在线运行的碳滑板的实时磨耗数据,将实时磨耗数据经修正后生成实时磨耗工况数据.data文件;C、结合车辆运行里程、线路信息计算出碳滑板的每公里磨耗值;D、计算每根碳滑板的每公里磨耗平均值,进而得到整根碳滑板的更换周期;E、计算得到整条线路上碳滑板的平均更换周期、进而获得线网中所有受电弓碳滑板的平均更换周期,从而实现对碳滑板的预期管理。本发明的方法基于碳滑板的厚度作为是否更换的主要指标参数,有效管理测量数据,评估当前运行状态,提高管理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0630287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805025.1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复合空腔构件的高强度接头构造装置,应用于形成有多个空腔的复合空腔构件,相邻空腔之间设有腔壁,本发明包括设于相邻复合空腔构件的相接处的高强连接板、螺母和螺栓,两个复合空腔构件形成有位于第一侧的接头拼装面,高强连接板贴合并连接于接头拼装面,高强连接板形成有两个连接部,两个连接部分别连接于两个复合空腔构件,螺母由复合空腔构件的第二侧向第一侧贯穿腔壁,连接部形成有连接孔,螺栓穿设于连接孔中并螺接于螺母。具体地,高强连接板盖设于相邻复合空腔构件之间的接缝上,实现了复合空腔构件之间的高强度连接,本发明具备较高的抗拉、抗弯性能,本发明形成高强度连续体对错缝拼装隧道实现有效加固。
-
公开(公告)号:CN221442630U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20121921.2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E21D2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膨胀岩隧道膨胀力让压装置,包括:套筒和锚杆组件,其中,锚杆组件设置在套筒内,锚杆组件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弹簧元件和剪力键,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之间通过弹簧元件相连接,剪力键设置在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上,套筒上设置有预留孔,预留孔的设置位置与剪力键的设置位置相对应,缓解了现有技术无法在隧道围岩有向洞内收敛倾向时提供持续增加的支护反力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0059593U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21632511.6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 浙大城市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隧道钢支撑加固装置,涉及到建筑施工领域,包括支撑板,支撑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通过两个第三螺钉固定连接在支撑板上,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块活动贴合在固定板上表面,固定板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滑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顶端与限位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限位组件,通过限位组件的设计,限位块与固定板,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压紧贴合在第二螺钉的上表面,而限位块位于第二螺钉的上方,可以限制第二螺钉受力进行垂直向上移动,从而将第二螺钉将固定安装在支撑板上,当第二螺钉受到整体晃动的外力不会出现松动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222767359U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21628775.9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 江苏多普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浸金属石墨碳条圆角机,属于圆角机技术领域,包括手柄以及与顶端固定连接的外壳,外壳的一端可拆卸设置有法兰盘罩,法兰盘罩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用于过滤粉尘的过滤网,外壳的内部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铣刀轴,铣刀轴的表面位于法兰盘罩端部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吸尘的风扇。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电机、铣刀轴、R型铣刀和走行法兰盘,通过使得走行法兰盘贴合石墨设置,同时使得R型铣刀接触石墨待打磨的棱角,利用电机带动R型铣刀旋转,在走行法兰盘的配合下,使得R型铣刀沿着石墨棱角行走一圈即可实现棱角的圆角倒角功能,从而实现圆角的标准化功能,提高圆角倒角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7032374U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20613700.8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 江苏多普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B1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学系统的受电弓碳滑板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丝杆(5)上且能够沿沿丝杠(5)的设置方向行进的光学模块(6),光学模块(6)采集位于测量窗口(A)内的碳滑板(C)的工作区域(B)的图像数据和厚度数据;该光学模块(6)包括用于采集工作区域(B)图像数据的精度为0.01mm的高清视图采集机构(61)和用于测量工作区域(B)厚度数据的精度为0.01~0.005mm的激光测距传感器(62),该激光测距传感器(62)能够相对高清视图采集机构(61)做简谐运动。本实用新型的检测精度达到0.01mm、相对现有技术的检测精度提高10倍,便于携带、精度高且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20568304U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22291071.9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 浙大城市学院
Inventor: 韩震 , 王彩文 , 张学华 , 高永 , 陈康 , 晁伟 , 李敬江 , 郝威 , 潘忆宁 , 曹晓馨 , 盖跃磊 , 刘明林 , 仝大为 , 魏振甯 , 马雷 , 刘峙岳 , 廖泽礼 , 田雨青 , 丁杨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RFID传感器的隧道加固结构应力监测装置,涉及到监测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呈弧形状结构,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为凹陷面,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弧板,所述第一弧板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一弧板呈弧形状分布,所述第一弧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弧板,所述第一弧板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伸缩结构,且所述第一弧板与第二弧板之间设置有多组检测组件。该隧道加固结构应力监测装置,通过形变位置的第三弧板、滑杆、第一滑盘以及第二滑盘对压力传感器施加压力,通过压力传感器对应力进行监测,使得每个第三弧板形成一个独立的支撑监测结构,提高监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220381593U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21632278.1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 浙大城市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应力无线无源监测的RFID装置,涉及到隧道检测领域,包括隧道管道、移动感应装置和RFID标签,移动感应装置设置于隧道管道的内部,多个RFID标签分别设于隧道的不同位置,移动感应装置包括连接杆、前端座、第一环套和弹簧,前端座设置于连接杆的一端,前端座远离连接杆的一侧设置有读卡器,读卡器的外侧设置有透明保护罩,移动感应装置可以在预先设置好的隧道管道进行移动,而移动感应装置上的读卡器在移动过程中,对RFID标签进行感应,并且读取信号,将隧道管道预先安装于隧道的顶端或者不受影响的地方,避免出现收集信号装置出现车祸碰撞或者车流量阻挡的情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