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88851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692272.8
申请日:2013-12-16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作物遗传育种领域,涉及一种胚轴增大大豆的选育方法。一种胚轴增大大豆的选育方法,用300Gy剂量的60Coγ射线照射水份含量为12~14%的正常胚轴品种大豆种子,从诱变后代选育具有增大胚轴的大豆。所获得的具有增大胚轴大豆的胚轴重达到籽粒总重的3~5%,其胚轴长度比原亲本正常胚轴品种大豆的胚轴长度增加20%以上,重量增加30~50%,异黄酮含量比原亲本正常胚轴品种大豆提高15%以上。按照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获得的胚轴增大的大豆新材料在育种中的应用,以该胚轴增大的大豆新材料为亲本与其他优良亲本杂交,从后代选育胚轴增大的大豆新品系。
-
公开(公告)号:CN105671039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129122.X
申请日:2016-03-07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95 , C12Q2600/13 , C12Q2600/1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豆始花期主效QTL的分子标记indel15-1及其应用。本发明大豆始花期主效QTL位点位于大豆第15号染色体Gm15:48600kb-49850kb区间,分子标记位于大豆第15号染色体Gm15:49588kb。该分子标记的上游引物序列为Seq ID NO.1,下游引物序列为Seq ID NO.2。在用该引物对扩增NJZNRIL群体中始花期长短不同的两组材料及新配置的次级群体中,含有180bp特异DNA片段的材料有一个较大的始花期表型值。本发明所提供的分子标记可用于大豆品种或品系始花期长短的筛选或鉴定,提高育种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439674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811495687.5
申请日:2018-12-07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 北京大学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过转麦草畏单加氧酶基因提高大豆抗除草剂麦草畏和植物感光性的方法,通过对DMO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获得一种具有如SEQ ID NO.2所示核苷酸序列的DNA分子;利用该基因培育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的方法。本发明为控制农业中杂草生长提供了一种解决办法,同时又降低人工除草的劳动消耗,便于生产利用。由于载体中含有广谱除草剂抗性基因,使得该植物的除草范围又进一步扩大,增加应用范围。同时本发明转DMO基因大豆在弱光下叶片生长正常,其在间套作等荫蔽条件下具有利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671039B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610129122.X
申请日:2016-03-07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N15/11 ,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豆始花期主效QTL的分子标记indel15‑1及其应用。本发明大豆始花期主效QTL位点位于大豆第15号染色体Gm15:48600kb‑49850kb区间,分子标记位于大豆第15号染色体Gm15:49588kb。该分子标记的上游引物序列为Seq ID NO.1,下游引物序列为Seq ID NO.2。在用该引物对扩增NJZNRIL群体中始花期长短不同的两组材料及新配置的次级群体中,含有180bp特异DNA片段的材料有一个较大的始花期表型值。本发明所提供的分子标记可用于大豆品种或品系始花期长短的筛选或鉴定,提高育种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543222B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610111355.7
申请日:2016-02-29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N15/11 ,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豆百粒重主效QTL的分子标记InDeL_33及其应用。本发明大豆百粒重主效QTL位点位于大豆第11号染色体Gm11:2261898bp‑6577664bp;所述分子标记InDel_33的上游引物序列为Seq ID NO.1,下游引物序列为Seq ID NO.2。在构建的次级群体中,以待测F2单株基因组DNA为模板,InDel_33引物对进行PCR扩增,检测扩增产物,扩增产物中具有一个大小为120bp特异DNA片段的待测材料为候选的小粒大豆材料。利用本发明的分子标记可以简便快捷的筛选大粒、小粒大豆材料,可以加快小粒大豆育种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05543222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111355.7
申请日:2016-02-29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95 , C12Q2600/13 , C12Q2600/1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豆百粒重主效QTL的分子标记InDeL_33及其应用。本发明大豆百粒重主效QTL位点位于大豆第11号染色体Gm11:2261898bp-6577664bp;所述分子标记InDel_33的上游引物序列为Seq ID NO.1,下游引物序列为Seq ID NO.2。在构建的次级群体中,以待测F2单株基因组DNA为模板,InDel_33引物对进行PCR扩增,检测扩增产物,扩增产物中具有一个大小为120bp特异DNA片段的待测材料为候选的小粒大豆材料。利用本发明的分子标记可以简便快捷的筛选大粒、小粒大豆材料,可以加快小粒大豆育种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09439674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495687.5
申请日:2018-12-07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 北京大学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过转麦草畏单加氧酶基因提高大豆抗除草剂麦草畏和植物感光性的方法,通过对DMO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获得一种具有如SEQ ID NO.2所示核苷酸序列的DNA分子;利用该基因培育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的方法。本发明为控制农业中杂草生长提供了一种解决办法,同时又降低人工除草的劳动消耗,便于生产利用。由于载体中含有广谱除草剂抗性基因,使得该植物的除草范围又进一步扩大,增加应用范围。同时本发明转DMO基因大豆在弱光下叶片生长正常,其在间套作等荫蔽条件下具有利用潜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