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修复的自巡陀螺仪

    公开(公告)号:CN111718074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010615107.2

    申请日:2020-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修复的自巡陀螺仪,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用于湖泊和河流等城市小型水体的黑臭水质的处理。所述陀螺仪对水质进行监测,再通过无线传输到手机电脑终端,做到实时监测与治理并行。利用生物膜板进行治理,结构简单,体积小巧,效率高。同时通过自动跟踪浓度,对污染源进行持续跟进,节省了时间成本,无需人工操作。陀螺仪还装有自动返航系统,以便进行定期检查和装置更换。具有高效率治理、体积小、结构简单、节能、智能化、远程数据传输的优点。本发明克服了现有的处理黑臭水体的不足,并提供了一种可移动性的高效处理装置,能够实现在最小时空范围内,在不对水体生态系统有过大干扰的情况下对黑臭水体进行监控治理。

    基于生物修复的自巡陀螺仪

    公开(公告)号:CN111718074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615107.2

    申请日:2020-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修复的自巡陀螺仪,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用于湖泊和河流等城市小型水体的黑臭水质的处理。所述陀螺仪对水质进行监测,再通过无线传输到手机电脑终端,做到实时监测与治理并行。利用生物膜板进行治理,结构简单,体积小巧,效率高。同时通过自动跟踪浓度,对污染源进行持续跟进,节省了时间成本,无需人工操作。陀螺仪还装有自动返航系统,以便进行定期检查和装置更换。具有高效率治理、体积小、结构简单、节能、智能化、远程数据传输的优点。本发明克服了现有的处理黑臭水体的不足,并提供了一种可移动性的高效处理装置,能够实现在最小时空范围内,在不对水体生态系统有过大干扰的情况下对黑臭水体进行监控治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