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25179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1140807.4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道路雨水收集处理技术存在不足,提出一种多功能雨水树井结构及运维方法,该结构改造费用低、易于维护,兼备有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多种功能。该结构配套设置于车行道与人行道的交界位置,或设置于道路绿化带附近,用于疏导和净化雨水;主要包括:树井主体和集水管路;所述树井主体由四周井壁、底板、以及顶板围成,所述顶板为篦子结构并设有供植物生长的开口;树井主体内部为水体净化的填料层,所述填料层由上至下依次为覆盖层、基质层、碎石层和卵石层,卵石层内布置所述集水管路,集水管路还连接有溢流管,溢流管上口伸出填料层顶面;所述顶板的下部,沿树井主体周围或一侧设有集水口,集水口处设有滤篮和消能布水堰。
-
公开(公告)号:CN211596250U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22011508.2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道路雨水收集处理技术存在不足,提出一种多功能雨水树井结构,该结构改造费用低、易于维护,兼备有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多种功能。该结构配套设置于车行道与人行道的交界位置,或设置于道路绿化带附近,用于疏导和净化雨水;主要包括:树井主体和集水管路;所述树井主体由四周井壁、底板、以及顶板围成,所述顶板为篦子结构并设有供植物生长的开口;树井主体内部为水体净化的填料层,所述填料层由上至下依次为覆盖层、基质层、碎石层和卵石层,卵石层内布置所述集水管路,集水管路还连接有溢流管,溢流管上口伸出填料层顶面;所述顶板的下部,沿树井主体周围或一侧设有集水口,集水口处设有滤篮和消能布水堰。(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