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07591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011536937.2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C02F3/30 , C02F1/52 , C02F101/16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污染控制工程,具体公开了一种微氧多相流化工艺低温脱氮除磷装置,包括反应装置,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有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沉淀区;反应装置内设有若干扇叶,厌氧区和缺氧区内设有用于搅拌的扇叶;反应装置外设有水槽,水槽上设有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第一进水管连通厌氧区,第二进水管连通缺氧区;沉淀区上还设有污泥排出管道,厌氧区与污泥排出管道之间设有污泥回流管道。本发明采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两相结合的方法处理污水,可以成功克服硝化菌和聚磷菌污泥龄冲突的问题,同时整个装置内还存有气固液三相。
-
公开(公告)号:CN112707591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536937.2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C02F9/14 , C02F101/16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污染控制工程,具体公开了一种微氧多相流化工艺低温脱氮除磷装置,包括反应装置,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有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沉淀区;反应装置内设有若干扇叶,厌氧区和缺氧区内设有用于搅拌的扇叶;反应装置外设有水槽,水槽上设有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第一进水管连通厌氧区,第二进水管连通缺氧区;沉淀区上还设有污泥排出管道,厌氧区与污泥排出管道之间设有污泥回流管道。本发明采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两相结合的方法处理污水,可以成功克服硝化菌和聚磷菌污泥龄冲突的问题,同时整个装置内还存有气固液三相。
-
公开(公告)号:CN112479499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357362.8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C02F9/14 , C02F101/10 , C02F101/1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相垂流化直流微氧内循环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筒体、三个隔板和曝气装置;三个隔板由下向上依次固定在筒体内,将筒体分为四个区域,由下向上依次为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和沉淀区;厌氧区和缺氧区内均设有可旋转的搅拌件;曝气装置安装在好氧区,向好氧区内通气;位于厌氧区的筒体的侧壁开设有污水进水口,厌氧区与缺氧区之间的隔板开设有厌氧区出水口,缺氧区与好氧区之间的隔板开设有缺氧区出水口,好氧区与沉淀区之间的隔板开设有好氧区出水口,位于沉淀区的筒体的侧壁开设有净水出水口;三个隔板均相对于水平的筒体底面倾斜设置,且相邻的两个隔板倾斜的方向相反。本发明具有DO利用率高、运行成本小以及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561424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78389.9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生水自养异养协同脱氮装置及自动控制方法,装置包括:原水箱、自动控制器、电源、碳源储罐、返洗水箱和滤池装置,控制方法为:原水箱中的废水通过进水泵的工作使其从滤池装置的底部进水阀处进入;控制水力停留时间,在铁碳陶粒之间进行原电池微电解,并对污染物进行降解;反应后的废水通过出水口排出至反洗水箱,通过碳源补充阀进入滤池装置中;当过滤填料层中的水压达到设定压力时,使反冲洗水箱中的水经过反洗水阀进入滤池内进行水洗,通过构建自下而上的推流式进水,利用蠕动泵控制进水流量,很好的控制了水力停留时间,增加了铁碳材料耦合微生物的与污染物的混合时间,有效去除污染物,提高系统内自养反硝化菌群的丰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794556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11542176.1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C02F9/14 , C02F3/30 , C02F3/34 , C02F3/12 , C02F101/30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内循环双缺氧多相流化脱氮除磷装置,包括反应装置,反应装置内设有上隔板和下隔板,上隔板和下隔板上均开设有孔洞,下隔板与反应装置底部之间为厌氧区,下隔板与上隔板之间为缺氧‑好氧区,上隔板与反应装置顶部之间为沉淀区;贯穿反应装置设置有搅拌杆,反应装置顶部设有驱动搅拌杆转动的电机,位于厌氧区和缺氧‑好氧区内的搅拌杆上设有搅拌扇叶;反应装置上的厌氧区位置设置有进水口,反应装置外部设有原水箱,原水箱与进水口之间设有进水管;反应装置上的沉淀区位置设置有取样口。本发明中,水流自下而上,减少了推流式进水成本;同等条件下与传统工艺装置相比,节约占地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1296640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147582.6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水管网污染物动态监测系统,包括现场监测设备、无线传输模块和管理平台;本发明还公开了供水管网污染物的监测和预警方法,包括检测传输水质数据、建立水利模型、高光光谱检测污染物光学特性、逆向计算污染物浓度、超标风险预警;本发明的通过在供水管网系统内采用智能化检测设备,可以实时动态监测原水污染物的转化、管材释放和管道污染物群落的变化以及消毒副产物的产生,并实时和周围居民预警,及时进行防治;以低影响开发技术为原则,在动态系统内采用监测系统,可对环境的影响作用降到了最低。
-
公开(公告)号:CN218968977U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20138363.6
申请日:2023-01-14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C02F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废水处理用的生物滤池,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滤水池、L型水管和双向旋转布水机构,所述L型水管设置在滤水池内,所述双向旋转布水机构设置在滤水池的上方;所述双向旋转布水机构包括上连接套、上布水管、下连接套和下布水管,所述上连接套与下连接套分别转动套设在L型水管的外部,且上连接套位于下连接套的上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双向旋转布水装置,控制上布水管与下布水管双向旋转,从而实现污水均匀喷洒到填充料上,增大污水与填充料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污水净化效率,同时通过设置过滤箱,将污水进行过滤,可以有效降低较大颗粒进入上布水管和下布水管,避免喷头堵塞。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