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5642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075986.9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南京五洲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IPC: F24F1/0083 , F24F1/0063 , F24F11/89 , F24F11/86 , F24F11/77 , F24F11/84 , F25B5/02 , F24F110/22 , F24F110/12 , F24F140/12 , F24F14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通道分离式多变工况除湿系统及方法,包括变容量调温除湿系统、定容量降温除湿系统组、传感器组和控制系统,变容量调温除湿系统包括变容量压缩机,变容量压缩机的入口连接第一蒸发器组的出口,变容量压缩机的出口连接风冷冷凝器的入口,风冷冷凝器的出口连接第一蒸发器组的入口,第一蒸发器组和变容量压缩机之间设置气液分离器,变容量压缩机的出口还连接水冷冷凝系统;定容量降温除湿系统组包括与第一蒸发器组并排设置的第二蒸发器组。本发明采用变容量压缩机与定容量压缩机组合,根据进风负荷变化,调节能量输出,可实现双通道分离技术,适应变工况、变风量的运行需求,既保证了除湿需求,又实现了节能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210816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1811151976.3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南京五洲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冷媒迁移功能的双热源融霜油气回收机组,包括前级压缩机制冷系统、后级压缩机制冷系统、三级冷凝双通道油气系统和双热源融霜系统。本发明将冷媒高温热气和高温入口油气两种热源有机结合,机组在进行融霜运行时,高温冷媒排气进入管内进行加热融霜,同时,高温热油气进入管外进行冲霜,实施双管齐下”的融霜方式,可大大缩减融霜时间,提高融霜彻底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157861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1811150186.3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南京五洲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IPC: B01D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除霜功能的间接冷凝式油气回收机组,包括由油气管道连接的一级直膨式冷凝系统、二级间接冷凝系统、三级间接冷凝系统和余冷回收系统。本发明将直膨式制冷技术和间接冷凝技术有机结合,第二级和第三级容易结冰和凝固的系统,因存在制冷和除霜模式的切换,易出现因制冷剂的迁移导致低压和缺油问题,而采用间接冷凝式技术,使得压缩机制冷剂系统始终处于单一的制冷循环,彻底避免了制冷迁移问题,进而解决了系统低压和压缩机缺油问题,大大提高了冷凝机组运行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669355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1710086444.5
申请日:2017-02-17
Applicant: 南京五洲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影像识别除霜技术一体化油气回收装置,包括由油气管道连接的冷凝系统和吸附系统;冷凝系统用于去除油气中的水分,液化并回收油气中含量多沸点高的组分;吸附系统用于回收油气中含量少沸点低的组分;冷凝系统与吸附系统共同连接一冷却设备,该冷却设备用于同时为冷凝系统的一级冷凝和吸附系统的真空泵提供冷却功能。本发明实现单一部件实现多种功能,在机组功能不变的前提下,将原本复杂的油气回收冷凝系统和吸附系统简洁化。利用单一压缩机实现两种蒸发温度,利用蒸发式冷凝器同时解决了冷凝系统的冷却问题和吸附系统的冷却问题,利用影像识别器除霜技术结合电子膨胀阀精准控制冲霜解决了系统长时间低温运行的不连续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489138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487704.0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南京五洲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IPC: F24F3/14 , F24F3/153 , F24F11/70 , F24F13/30 , F25B5/02 , F25B6/02 , F25B41/04 , F25B41/06 , F25B4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通道分离式多变工况除湿系统,包括变容量调温除湿系统、定容量降温除湿系统组;变容量调温除湿系统包括变容量压缩机,变容量压缩机的入口连接第一蒸发器组的出口,变容量压缩机的出口连接风冷冷凝器的入口,风冷冷凝器的出口连接第一蒸发器组的入口,第一蒸发器组和变容量压缩机之间设置气液分离器,变容量压缩机的出口还连接水冷冷凝系统;定容量降温除湿系统组包括与第一蒸发器组并排设置的第二蒸发器组,第二蒸发器组连接定容量降温除湿系统。本发明可实现双通道分离技术,适应变工况、变风量的运行需求;采用变容量压缩机与定容量压缩机组合,根据进风负荷变化,调节能量输出,既保证了除湿需求,又实现了节能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2901193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10425685.5
申请日:2012-10-31
Applicant: 南京五洲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5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级调温型冷凝热回收空调机组,该机组包括制冷压缩机、干燥过滤器、贮液器、冷凝器、蒸发器、热回收再热器以及离心风机,制冷压缩机出口处设有三通比例调节阀,三通比例调节阀的两个出口分别连接热回收再热器入口和冷凝器入口,热回收再热器出口和冷凝器出口分别通过单向阀再合并连接到贮液器的入口;制冷压缩机的输入口与蒸发器的输出口连通,储液器出口依次通过截止阀、干燥过滤器、电磁阀、热力膨胀阀与蒸发器的输入口连通;按空气流动方向,蒸发器后依次设有热回收再热器和离心风机。本发明利用机组的产生的冷凝热替代常规的电加热部件,节能环保,降低机组功耗,并实现机组送风温度的无级调节,满足房间温湿度的精度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669355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710086444.5
申请日:2017-02-17
Applicant: 南京五洲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02 , B01D2259/4516 , F25B7/00 , F25B47/02 , F25B49/02 , F25J1/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影像识别除霜技术一体化油气回收装置,包括由油气管道连接的冷凝系统和吸附系统;冷凝系统用于去除油气中的水分,液化并回收油气中含量多沸点高的组分;吸附系统用于回收油气中含量少沸点低的组分;冷凝系统与吸附系统共同连接一冷却设备,该冷却设备用于同时为冷凝系统的一级冷凝和吸附系统的真空泵提供冷却功能。本发明实现单一部件实现多种功能,在机组功能不变的前提下,将原本复杂的油气回收冷凝系统和吸附系统简洁化。利用单一压缩机实现两种蒸发温度,利用蒸发式冷凝器同时解决了冷凝系统的冷却问题和吸附系统的冷却问题,利用影像识别器除霜技术结合电子膨胀阀精准控制冲霜解决了系统长时间低温运行的不连续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92056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05888.2
申请日:2023-07-21
Applicant: 南京五洲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蓄冷节能的间接冷凝式油气回收系统,包括制冷剂系统、冷凝循环系统及油气系统;制冷剂系统包括串联连接的气液分离器、压缩机、油液分离器、水冷冷凝器、干燥过滤器、膨胀阀;冷凝循环系统包括串联连接的冷凝储能罐、冷凝载冷剂泵及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第一入口连接膨胀阀,第一换热器第一出口连接气液分离器;油气系统包括第一、第二油气换热器,第一、第二油气换热器的入口连接第一换热器第二出口,第一、第二油气换热器出口连接至冷凝储能罐。本方案中当储能罐中载冷剂温度在设定范围内时,制冷系统停止运行,可直接利用罐内储能载冷剂的冷量进行油气的换热降温,降低运行能耗,同时保证了系统运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210816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151976.3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南京五洲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冷媒迁移功能的双热源融霜油气回收机组,包括前级压缩机制冷系统、后级压缩机制冷系统、三级冷凝双通道油气系统和双热源融霜系统。本发明将冷媒高温热气和高温入口油气两种热源有机结合,机组在进行融霜运行时,高温冷媒排气进入管内进行加热融霜,同时,高温热油气进入管外进行冲霜,实施“双管齐下”的融霜方式,可大大缩减融霜时间,提高融霜彻底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157861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150186.3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南京五洲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IPC: B01D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除霜功能的间接冷凝式油气回收机组,包括由油气管道连接的一级直膨式冷凝系统、二级间接冷凝系统、三级间接冷凝系统和余冷回收系统。本发明将直膨式制冷技术和间接冷凝技术有机结合,第二级和第三级容易结冰和凝固的系统,因存在制冷和除霜模式的切换,易出现因制冷剂的迁移导致低压和缺油问题,而采用间接冷凝式技术,使得压缩机制冷剂系统始终处于单一的制冷循环,彻底避免了制冷迁移问题,进而解决了系统低压和压缩机缺油问题,大大提高了冷凝机组运行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