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347488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868919.7
申请日:2015-11-30
IPC: C02F3/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氧化沟中深层曝气装置,包括一体化氧化沟体、若干中深层曝气器及水下推进器,所述一体化氧化沟体内沿污水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厌氧反应池、缺氧反应池、好氧反应池、沉淀池;所述中深层曝气器水平安装在距好氧反应池池底1.3~1.7米处;所述中深层曝气器通过曝气送风管道与曝气风机连接;所述水下推进器垂直安装于好氧反应池内,所述水下推进器的电缆通过导杆与电源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一体化氧化沟中深层曝气方法。本发明增加了污水处理过程中曝气时间,更有效地控制反应池内的流态和混合反应状态,并能大幅度地降低曝气及推流的能耗;而且对于水下设备的维护维修及更换提供了极大方便,并增加了服务水深,减少了构筑物占地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05457346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959597.7
申请日:2015-12-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21/02 , B01D21/0006 , B01D21/0033 , B01D21/00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沉淀墙的沉淀池装置,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沿长度方向的两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水配水槽和出水汇集渠,所述沉淀池内中间沿长度方向垂直设置有安装在所述沉淀池底部、将沉淀池分隔为两部分的斜孔沉淀墙,所述斜孔沉淀墙上倾斜一定角度地均匀设置有贯穿斜孔沉淀墙两侧的沉淀通道,进水配水槽底部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向下延伸的进水配水管,沉淀池底部于斜孔沉淀墙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一端延伸至沉淀池外的穿孔排泥管。本发明解决了常用的平流沉淀池、竖流沉淀池、辐流沉淀池等存在的难以均匀配水和集水、池内短流现象多、泥区死区多、底部沉泥排放困难、刮吸泥设备维修难等难题,占地面积少,降低了土建和设备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05457346B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510959597.7
申请日:2015-1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沉淀墙的沉淀池装置,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沿长度方向的两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水配水槽和出水汇集渠,所述沉淀池内中间沿长度方向垂直设置有安装在所述沉淀池底部、将沉淀池分隔为两部分的斜孔沉淀墙,所述斜孔沉淀墙上倾斜一定角度地均匀设置有贯穿斜孔沉淀墙两侧的沉淀通道,进水配水槽底部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向下延伸的进水配水管,沉淀池底部于斜孔沉淀墙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一端延伸至沉淀池外的穿孔排泥管。本发明解决了常用的平流沉淀池、竖流沉淀池、辐流沉淀池等存在的难以均匀配水和集水、池内短流现象多、泥区死区多、底部沉泥排放困难、刮吸泥设备维修难等难题,占地面积少,降低了土建和设备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205340235U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521067107.4
申请日:2015-12-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沉淀墙的沉淀池装置,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沿长度方向的两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水配水槽和出水汇集渠,所述沉淀池内中间沿长度方向垂直设置有安装在所述沉淀池底部、将沉淀池分隔为两部分的斜孔沉淀墙,所述斜孔沉淀墙上倾斜一定角度地均匀设置有贯穿斜孔沉淀墙两侧的沉淀通道,进水配水槽底部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向下延伸的进水配水管,沉淀池底部于斜孔沉淀墙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一端延伸至沉淀池外的穿孔排泥管。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常用的平流沉淀池、竖流沉淀池、辐流沉淀池等存在的难以均匀配水和集水、池内短流现象多、泥区死区多、底部沉泥排放困难、刮吸泥设备维修难等难题,占地面积少,降低了土建和设备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205328702U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520978080.8
申请日:2015-11-30
IPC: C02F3/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氧化沟中深层曝气装置,包括一体化氧化沟体、若干中深层曝气器及水下推进器,所述一体化氧化沟体内沿污水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厌氧反应池、缺氧反应池、好氧反应池、沉淀池;所述中深层曝气器水平安装在距好氧反应池池底1.3~1.7米处;所述中深层曝气器通过曝气送风管道与曝气风机连接;所述水下推进器垂直安装于好氧反应池内,所述水下推进器的电缆通过导杆与电源连接。本实用新型增加了污水处理过程中曝气时间,更有效地控制反应池内的流态和混合反应状态,并能大幅度地降低曝气及推流的能耗;而且对于水下设备的维护维修及更换提供了极大方便,并增加了服务水深,减少了构筑物占地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10627273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1910769485.3
申请日:2019-08-20
IPC: C02F9/08 , B01J21/06 , C02F101/36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降解农村污水中亚甲基蓝的方法,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采用混合超声的方式,再加入改性粉煤灰,混合超声可以使不同的空化作用的结合,使得大小不同的空化泡不会过早破碎,反而可以协同降低超声空化阈值,从而加强空化降解作用,该改性粉煤灰对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具有很高的光催化降解能力,该方法降解量大,降解效果好,可快速高效地降解废水中的亚甲基蓝,该方法简单易行、绿色无污染,该方法直接降解亚甲基蓝,不存在吸附剂吸附后的处理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627273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769485.3
申请日:2019-08-20
IPC: C02F9/08 , B01J21/06 , C02F101/36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降解农村污水中亚甲基蓝的方法,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采用混合超声的方式,再加入改性粉煤灰,混合超声可以使不同的空化作用的结合,使得大小不同的空化泡不会过早破碎,反而可以协同降低超声空化阈值,从而加强空化降解作用,该改性粉煤灰对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具有很高的光催化降解能力,该方法降解量大,降解效果好,可快速高效地降解废水中的亚甲基蓝,该方法简单易行、绿色无污染,该方法直接降解亚甲基蓝,不存在吸附剂吸附后的处理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056665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1910964264.1
申请日:2019-10-11
IPC: C02F9/04 , C02F1/72 , C02F101/30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液体协同过氧化氢降解有机物污水的方法,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本发明以苯胺污水为例,通过改变加入过氧化氢的量、溶液pH值、苯胺废水的初浓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苯胺降解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过氧化氢降解苯胺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研究改变加入离子液体的量对苯胺降解效果的影响,确定了离子液体协同过氧化氢降解苯胺的最佳工艺条件:离子液体浓度为0.6g/L,过氧化氢加入量为0.3mL,时间为10min,pH=6,苯胺废水初浓度为30mg/L,室温约18℃,降解率为96.2%。最终发现离子液体协同过氧化氢的降解率较高,处理后的苯胺污水达到国家的一级排放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10627158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770263.3
申请日:2019-08-20
IPC: C02F1/36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频复合超声降解农村污水中苯酚的方法,属于苯酚降解技术领域,该方法采用双频复合超声对待降解苯酚溶液进行超声处理10-30min即可;双频复合超声降解苯酚降解率可达83.74%,相比单独使用探头式超声和单独使用槽式超声的降解率提高了45.23%和51.11%。所以,可以明显看出双频复合超声协同降解水中苯酚的降解效果比较理想。
-
公开(公告)号:CN106824066B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611264627.3
申请日:2016-12-30
IPC: B01J20/20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农村饮用水中氟离子的3D石墨烯改性氢氧化锆复合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氧化石墨烯;(2)制备3D石墨烯凝胶;(3)将3D石墨烯凝胶浸渍于氯氧化锆溶液和尿素溶液混合得到的混合液中,水浴加热,制得3D石墨烯改性氢氧化锆复合吸附材料。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来源广泛且成本低廉,制得的3D石墨烯改性氢氧化锆复合吸附材料对氟离子的吸附容量高,除氟效率高;室温下,制得的3D石墨烯改性氢氧化锆复合吸附材料处理去除氟离子浓度在25~100mg/L的水样,去除效率可以达到85%以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