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337310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860537.X
申请日:2015-11-3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 Y02E10/566 , Y02E70/30 , H02J3/383 , H02J3/32 , H02J3/46 , H02J2003/007 , H02J2003/3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联结构光储型多微网经济运行系统及方法。本串联结构光储型多微网系统包括一次系统与控制系统,一次系统由两个子微网通过并离网开关K1串联构成,包括光伏发电阵列、蓄电池和本地负荷;控制系统由子微网控制器、光伏控制器、储能控制器、负荷控制器及通信网络构成。本串联结构光储型多微网经济优化方法采用一种考虑峰谷电价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根据多微网中源荷特性与运行特性,建立微电网预测模型和优化目标函数。本发明建立的串联结构光储型多微网系统及方法,对开展光储型多微网系统规划设计、模式切换和优化运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356492B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510867333.9
申请日:2015-11-3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微电网的能量管理仿真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对微电网的能量管理系统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微电网的能量管理仿真系统及方法。本微电网能量管理仿真系统由综合管理功能、业务功能和辅助功能组成,综合管理功能包括能量管理和能效管理,业务功能包括功率预测、运行监控、场景配置和微电网配置,辅助功能包括数据储存、人机交互和绘图功能。本微电网能量管理方法基于功率预测,采用通用化能量管理控制策略和不同优化目标下的能量管理优化控制策略。本发明可以为微电网示范项目的规划设计提供较为成熟的微电网能量管理策略,有助于提高微电网示范工程运行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356492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867333.9
申请日:2015-11-3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6 , Y04S40/22 , H02J3/383 , G06F17/5009 , H02J3/386 , H02J2003/003 , H02J2003/3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微电网的能量管理仿真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对微电网的能量管理系统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微电网的能量管理仿真系统及方法。本微电网能量管理仿真系统由综合管理功能、业务功能和辅助功能组成,综合管理功能包括能量管理和能效管理,业务功能包括功率预测、运行监控、场景配置和微电网配置,辅助功能包括数据储存、人机交互和绘图功能。本微电网能量管理方法基于功率预测,采用通用化能量管理控制策略和不同优化目标下的能量管理优化控制策略。本发明可以为微电网示范项目的规划设计提供较为成熟的微电网能量管理策略,有助于提高微电网示范工程运行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337310B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510860537.X
申请日:2015-11-3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联结构光储型多微网经济运行系统及方法。本串联结构光储型多微网系统包括一次系统与控制系统,一次系统由两个子微网通过并离网开关K1串联构成,包括光伏发电阵列、蓄电池和本地负荷;控制系统由子微网控制器、光伏控制器、储能控制器、负荷控制器及通信网络构成。本串联结构光储型多微网经济优化方法采用一种考虑峰谷电价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根据多微网中源荷特性与运行特性,建立微电网预测模型和优化目标函数。本发明建立的串联结构光储型多微网系统及方法,对开展光储型多微网系统规划设计、模式切换和优化运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098783B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510606883.5
申请日:2015-09-2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广东智造能源科技研究有限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串联和并联结构的光储型多微网系统,该光储型多微网系统包括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一次系统包括配电网、多微网母线、至少三个子微网,每个子微网均包括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系统和负荷设备;二次系统为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区域型中央控制器和区域型一体化终端;至少三个子微网包括串联型子微网和至少两个并联型子微网;串联型子微网中,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系统和负荷设备通过断路器和接触器与多微网母线相连接,多微网母线通过断路器和接触器与配电网相连接;每个并联型子微网包括子微网母线,其中,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系统和负荷设备通过断路器和接触器与子微网母线相连接;子微网通过断路器和接触器与多微网母线相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5098783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606883.5
申请日:2015-09-2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广东智造能源科技研究有限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串联和并联结构的光储型多微网系统,该光储型多微网系统包括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一次系统包括配电网、多微网母线、至少三个子微网,每个子微网均包括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系统和负荷设备;二次系统为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区域型中央控制器和区域型一体化终端;至少三个子微网包括串联型子微网和至少两个并联型子微网;串联型子微网中,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系统和负荷设备通过断路器和接触器与多微网母线相连接,多微网母线通过断路器和接触器与配电网相连接;每个并联型子微网包括子微网母线,其中,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系统和负荷设备通过断路器和接触器与子微网母线相连接;子微网通过断路器和接触器与多微网母线相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4852403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212482.1
申请日:2015-04-2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进行孤岛检测的用户侧微电网系统,其包括:微电网母线、一次系统、二次系统;其中,微电网母线通过接触器和断路器与380V电网相连接;一次系统包括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系统、负荷设备;光伏发电系统和储能系统通过接触器和断路器与微电网母线相连接;负荷设备通过接触器和断路器与光伏发电系统、或储能系统、或电网相连接;二次系统为主控硬件可编程的微电网孤岛检测系统,其包括:中央处理器模块,其接收光伏发电系统和储能系统发送的孤岛报警信号,根据接收的信号触发指令;通信模块,其将光伏发电系统和储能系统发出的孤岛报警信号传输至中央处理器模块并下达通信控制指令;数字量输入模块;数字量输出模块;模拟量输入模块;模拟量输出模块。
-
公开(公告)号:CN205753639U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520976442.X
申请日:2015-11-3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3266 , Y04S10/527 , Y04S20/24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用户侧微电网的户用双向计量、监控和能效管理终端,包括主控制芯片、人机界面模块、终端通信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底层设备通信模块和双向计量模块,主控制芯片与人机界面模块、终端通信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底层设备通信块、双向计量模块均通过一定的通信接口保持连接。本实用可用于单层结构的家庭/楼宇级用户微电网的一体化监控和管理,能够实现双向高精度计量、电能计量计费、电能质量监测和家庭用电优化调度等功能,可满足与微电网中央控制器、能量管理系统的接口要求,提高用户侧微电网的运行效率、可靠性及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4928157U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20736633.9
申请日:2015-09-2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广东智造能源科技研究有限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2J3/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含串联和并联结构的光储型多微网系统,该光储型多微网系统包括配电网、多微网母线、至少三个子微网,每个子微网均包括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系统和负荷设备;至少三个子微网包括:串联型子微网和至少两个并联型子微网;串联型子微网中,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系统和负荷设备通过断路器和接触器与多微网母线相连接,多微网母线通过断路器和接触器与配电网相连接;每个并联型子微网包括子微网母线;其中,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系统和负荷设备通过断路器和接触器与子微网母线相连接;子微网通过断路器和接触器与多微网母线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对开展光储型多微网系统的规划设计、模式切换和优化运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204578112U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20269134.3
申请日:2015-04-2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进行孤岛检测的用户侧微电网系统,该用户侧微电网系统包括:微电网母线,其通过接触器和断路器与380V电网相连接;一次系统,其包括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系统、负荷设备;光伏发电系统和所述储能系统通过接触器和断路器与所述微电网母线相连接;负荷设备通过接触器和断路器与光伏发电系统、或储能系统、或电网相连接;二次系统,其为主控硬件可编程的微电网孤岛检测系统,其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模块、通信模块、数字量输入(Digital Input,DI)模块、数字量输出(Digital Output,DO)模块、模拟量输入(Analog Input,AI)模块、模拟量输出(Analog Output,AO)模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