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03366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711417700.0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橡胶材料老化状态多维联合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复合绝缘子制造配方制取硅橡胶材料,在温度范围150~200℃内进行老化,老化时间分别为0h、24h、48h、72h、96h,每隔24h取出1组试样,冷却至室温,24h后对其进行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介电频谱、以及热失重实验。本发明通过一定的数学物理模型进行数据处理,找出随老化时间增加而变化明显的物理量作为老化特征量,通过将特征参量的联合分析能够得到表征材料表面、内部以及整体特性的变化规律,并且能够全面准确地反应硅橡胶材料的老化状态,使老化评估结果更为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5865996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373542.2
申请日:2016-05-27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1N15/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5/06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雾气分布均匀性的测量装置和方法,其是利用与绝缘子对应的测量电路、数据采集电路和数据处理电路来获取绝缘子的电压和测量电路中信号源电压之间的相角差,上位机获取多个绝缘子相应的相角差两两之间的差值,通过比较各差值中的最大值与预设值的大小来确定多个绝缘子所在的区域的雾气是否均匀。本发明通过测量受潮过程中各个绝缘子表面的电压与对应测量电路中信号源电压的相角差之间的差异来定量判断绝缘子所在的区域的雾气是否均匀,只要采样电阻、采样电容和绝缘子表面电阻匹配合适,就可以降低所需要的信号源的电压,以减小电流热效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从而使最终的判断结果的准确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303366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711417700.0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橡胶材料老化状态多维联合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复合绝缘子制造配方制取硅橡胶材料,在温度范围150~200℃内进行老化,老化时间分别为0h、24h、48h、72h、96h,每隔24h取出1组试样,冷却至室温,24h后对其进行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介电频谱、以及热失重实验。本发明通过一定的数学物理模型进行数据处理,找出随老化时间增加而变化明显的物理量作为老化特征量,通过将特征参量的联合分析能够得到表征材料表面、内部以及整体特性的变化规律,并且能够全面准确地反应硅橡胶材料的老化状态,使老化评估结果更为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4835604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159340.3
申请日:2015-04-03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海拔地区的一大两小伞形直流复合支柱绝缘子。本发明由玻璃芯棒、外伞套以及端部金属法兰组成,其中在芯棒上设置硅橡胶护套,硅橡胶护套上均匀设置硅橡胶伞裙,该伞裙由若干直径相等的大伞裙及每两相邻大伞裙之间的两个小伞裙排列组成,相邻大伞裙伞间距为90~180毫米,一个伞裙单元的平均伞伸出为55~90毫米,大小伞裙伸出差为20~60毫米。本发明的大、小伞裙的伞伸出、伞间距等参数协调作用,获得了直流污闪特性最优的复合支柱绝缘子的伞裙结构参数,使复合支柱绝缘于在相同的结构高度的条件下具有优异的耐污湿闪性能,并且能大大降低绝缘子伞裙材料的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205069241U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20202179.9
申请日:2015-04-03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海拔地区的一大两小伞形直流复合支柱绝缘子。本实用新型由玻璃芯棒、外伞套以及端部金属法兰组成,其中在芯棒上设置硅橡胶护套,硅橡胶护套上均匀设置硅橡胶伞裙,该伞裙由若干直径相等的大伞裙及每两相邻大伞裙之间的两个小伞裙排列组成,相邻大伞裙伞间距为90~180毫米,一个伞裙单元的平均伞伸出为55~90毫米,大小伞裙伸出差为20~60毫米。本实用新型的大、小伞裙的伞伸出、伞间距等参数协调作用,获得了直流污闪特性最优的复合支柱绝缘子的伞裙结构参数,使复合支柱绝缘于在相同的结构高度的条件下具有优异的耐污湿闪性能,并且能大大降低绝缘子伞裙材料的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208721521U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20985747.0
申请日:2018-06-2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3/6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温度频变热老化平台试验装置,包括氮气罐、循环气泵、气体温控加热器、气相色谱仪、样品室、循环管路、隔离管、减压阀、隔离阀、取样管、以及取样阀;所述气体温控加热器与循环气泵、样品室通过循环管路连接,所述循环气泵与样品室通过循环管路连接;所述氮气罐通过隔离管接入循环管路,所述隔离管上设有隔离阀和减压阀;所述气相色谱仪通过取样管与样品室连接,所述取样管上设有取样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温度频变热老化平台试验装置能频繁变动样品室中的温度,使材料更快速的老化,节省老化时间;并且还能根据材料所需温度的不同选择,对气体温控加热器调控温度,从而满足不同条件下的老化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733137B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10089909.3
申请日:2015-02-2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金属附件腐蚀极端地区用直流盘形悬式瓷和玻璃绝缘子,所述绝缘子包括钢脚11、水泥12、保护锌套13、有机保护套41,所述有机保护套41的上表面接触所述保护锌套13与所述水泥12的交界处,所述有机保护套41的内环面的两侧与所述保护锌套13紧密结合,所述有机保护套41与所述伞形增厚型锌套42接触的内环面是倾斜的,倾斜的角度与所述伞形增厚型锌套42的伞面角度相同,所述有机保护套41的内环面与所述保护锌套13的外表面采用平滑过渡的方式粘接;所述保护锌套13和所述有机保护套41均安装于所述钢脚11上,从而实现将腐蚀部位由原来承受机械应力的钢脚11与水泥12交界处转移到保护锌套13不承受机械应力的外露部分,避免锌套与水泥12胶合剂之间的粘结特性下降,进而保证了绝缘子的机械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911398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406920.2
申请日:2016-06-1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IPC: G01R3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绝缘子交界面的检测方法,包括:从待检测的复合绝缘子中取样,获得实验组绝缘子和参照组绝缘子,然后对实验组绝缘子进行水煮实验,水煮时间为300h;将参照组绝缘子和实验组绝缘子安装在各自高压电路的电极结构中,并对电极结构施加电压;通过高压电路中的泄露电流检测装置检测实验组绝缘子和参照组绝缘子的泄漏电流,同时,通过表面温度测试仪测试所述实验组绝缘子和参照组绝缘子的表面温度;根据实验组绝缘子和参照组绝缘子的泄漏电流以及表面温度,判断待检测的复合绝缘子的护套与芯棒的交界面是否存在脱粘类缺陷。本发明可以更加有效的判定交界面存在缺陷或耐水解性能不佳的绝缘子。
-
公开(公告)号:CN117439192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311409109.6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压源型交直流变换器控制信号生成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根据直流电压参数值和并网无功功率参数值生成两个调制电压幅值两个调制电压幅值分别为第一选通开关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输入信号;通过第一模式控制信号控制第一选通开关输出选通调制电压幅值;根据预置增益比例、积分器和锁相环获取第二选通开关第一位置的输入信号和第二位置的输入信号后,通过第二模式控制信号控制第二选通开关输出选通相位;依据选通调制电压幅值和选通相位生成目标电压源型交直流变换器的脉冲控制信号,用于不同预置网型控制模式的切换。本申请能够解决现有控制技术无法同时满足弱电网条件下和强电网条件下的稳定性需求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5365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78123.6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梁自维 , 徐欣慰 , 郭国伟 , 郑楚韬 , 陈法文 , 奚泽立 , 孙健 , 陆志欣 , 陈邦发 , 黄静 , 宋安琪 , 何子兰 , 张乔琳 , 刘益军 , 刘献 , 李浩成 , 黄胜 , 李福燊 , 叶城源 , 詹细妹 , 谢昶霖 , 王贝贝 , 王川军 , 史训涛 , 肖小兵 , 柯清派 , 邱杨鑫 , 林致远
IPC: H02J3/14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柔性负荷起始用电时间调控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通过采集不同时刻下的低压配电网的线路首端电压,以及低压配电网中各用户的柔性负荷运行数据,基于各柔性负荷运行数据和线路首端电压,得到不同时刻下的柔性负荷电压比,将不同时刻下的柔性负荷电压比输入预先构建的柔性负荷起始用电时间调控模型,获取满足预设约束条件,且柔性负荷起始用电时间调控模型中的目标函数收敛的情况下的各用户的目标柔性负荷起始用电时间,将各用户的柔性负荷起始用电时间调整为各目标柔性负荷起始用电时间。采用本方法简化了对低压配电网的柔性负荷调控的调控手段,提高了调控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