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7460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20794.5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贴片/透射阵结构复用的微波/毫米波双频圆极化天线,包括透射阵阵面、频率选择表面、四个L形探针、微波馈电网络和用于发出线极化电磁波的线极化馈源,频率选择表面位于微波馈电网络顶部,线极化馈源位于微波馈电网络下方;透射阵阵面位于频率选择表面上方,四个L形探针设置在微波馈电网络上且关于结构中心旋转对称。本发明利用空间馈电的透射阵天线作为毫米波天线,解决了传统直馈式毫米波阵列馈电网络复杂、馈电损耗高的问题,本发明在微波、毫米波频段均具有宽带、高增益的特性,优于目前的技术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1692110B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0910192809.8
申请日:2009-09-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 ,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电缆组合绝缘的概念,并给出电缆组合绝缘热阻的确定方法,该电缆组合绝缘包括了导体至金属护套之间的各层,即将导体至金属护套之间的各层视作一个整体,并通过对敷设试验中的电缆施以不同的恒定电流值,根据不同的恒定电流值情况下所测得的导体温度值、金属护套温度值,并结合恒定电流值、导体的电阻值等确定出电缆组合绝缘热阻推荐值,该电缆组合绝缘热阻推荐值是综合考虑了导体至金属护套之间的各层材料所得出的参数值,因此更接近于该电缆实际的绝缘热阻情况,从而在根据该电缆组合绝缘热阻推荐值推导计算电缆载流量时,所得到的电缆载流量也更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01692110A
公开(公告)日:2010-04-07
申请号:CN200910192809.8
申请日:2009-09-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 ,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电缆组合绝缘的概念,并给出电缆组合绝缘热阻的确定方法,该电缆组合绝缘包括了导体至金属护套之间的各层,即将导体至金属护套之间的各层视作一个整体,并通过对敷设试验中的电缆施以不同的恒定电流值,根据不同的恒定电流值情况下所测得的导体温度值、金属护套温度值,并结合恒定电流值、导体的电阻值等确定出电缆组合绝缘热阻推荐值,该电缆组合绝缘热阻推荐值是综合考虑了导体至金属护套之间的各层材料所得出的参数值,因此更接近于该电缆实际的绝缘热阻情况,从而在根据该电缆组合绝缘热阻推荐值推导计算电缆载流量时,所得到的电缆载流量也更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01672880A
公开(公告)日:2010-03-17
申请号:CN200910192506.6
申请日:2009-09-21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 ,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1R31/00
Abstract: 电缆载流量的确定方法及确定装置,测得电缆的相关性能参数后,通过设定导体电流初值、导体温度初值,计算导体温度末值,根据导体温度末值与导体温度初值的差修正导体温度初值,直到前后两次导体温度的差值小于预设第一偏差范围,此时的导体温度末值是当前导体电流初值作用下的导体温度;根据该导体温度末值与90(XLPE绝缘最高工作温度)的差值不断修正导体电流初值,直至导体温度末值与90的绝对差值小于预设第二偏差范围,从而将该导体温度末值对应的导体电流初值确定为最终的电缆载流量。该方式通过给导体电流、导体温度赋初值,并通过不断进行的迭代过程进行,有效解决了现有方式中所得结果不精确的问题,可以更精确地确定电缆载流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096625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026061.0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贴片和透射阵结构复用的微波/毫米波双频宽带天线,包括金属板、微波功分器、L形探针、极化旋转表面和透射阵阵面,天线的微波频段由同轴接头馈电,毫米波频段由波导馈电;L形探针的一端与微波功分器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悬空;透射阵阵面位于极化旋转表面的上方,透射阵阵面包括多个阵面单元,每个阵面单元包括第一PCB板、第二PCB板、第三PCB板和第四PCB板,每个PCB板的两侧均设置有金属层,相应金属层上设置有贴片、U形槽和移相线。本发明具有结构复用率高、尺寸小、带宽宽、毫米波频段馈电简单、馈电损耗低、高增益等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2882201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402581.2
申请日:2012-10-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10kV配电网中性点不同接地方式的防雷方法,其包括步骤:区分10kV配电网的中性点的运行方式;若为不接地的运行方式,则采用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过电压保护器进行防雷;若为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则采用绝缘子并联保护间隙进行防雷。本发明针对常见的不接地系统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采用差异性的防雷措施,为电网运行人员和管理人员有针对性的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提供了理论支持,杜绝了配电线路及电气设备频繁发生过电压而损坏的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01672880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0910192506.6
申请日:2009-09-21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 ,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1R31/00
Abstract: 电缆载流量的确定方法及确定装置,测得电缆的相关性能参数后,通过设定导体电流初值、导体温度初值,计算导体温度末值,根据导体温度末值与导体温度初值的差修正导体温度初值,直到前后两次导体温度的差值小于预设第一偏差范围,此时的导体温度末值是当前导体电流初值作用下的导体温度;根据该导体温度末值与90(XLPE绝缘最高工作温度)的差值不断修正导体电流初值,直至导体温度末值与90的绝对差值小于预设第二偏差范围,从而将该导体温度末值对应的导体电流初值确定为最终的电缆载流量。该方式通过给导体电流、导体温度赋初值,并通过不断进行的迭代过程进行,有效解决了现有方式中所得结果不精确的问题,可以更精确地确定电缆载流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672699B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910192505.1
申请日:2009-09-2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广东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G01K11/32
Abstract: 一种电缆导体暂态温度确定方法及确定装置,包括:测量初始温度值,该初始温度值为电缆表皮温度值或金属护套温度值;根据初始温度值,确定电缆表皮温度值或金属护套温度值不变、只有电缆负荷作用下的第一电缆导体暂态温升;根据初始温度值,确定电缆负荷为零情况下的第二电缆导体暂态温升;对初始温度值、第一电缆导体暂态温升、第二电缆导体暂态温升求和得到电缆导体暂态温度,由于是根据电缆导体表皮温度或金属护套温度的实测值来推导得出电缆导体暂态温度,绕开了很难实时把握的周围媒质热阻系数,摆脱了外部环境因素对电缆导体温度计算的影响,从而可以排除外部条件对所得电缆导体暂态温度的结果的影响,提高了电缆导体暂态温度计算的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680837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210177731.4
申请日:2012-05-31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周边配电线路感应雷跳闸风险评估方法,先采集输电线路的相关数据,再将采集的数据代入特定的公式,将所得感应雷跳闸率作为衡量感应雷跳闸风险的评估标准,为特殊区域配电线路防雷措施的制定与评比等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本评估方法所需采集的数据易于获取,整个过程不涉及复杂的运算,所得跳闸率准确地反映了跳闸风险。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与上述评估方法对应的输电线路周边配电线路感应雷跳闸风险评估装置,将评估方法与评估装置结合使用,即可实现风险评估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2680837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77731.4
申请日:2012-05-31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周边配电线路感应雷跳闸风险评估方法,先采集输电线路的相关数据,再将采集的数据代入特定的公式,将所得感应雷跳闸率作为衡量感应雷跳闸风险的评估标准,为特殊区域配电线路防雷措施的制定与评比等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本评估方法所需采集的数据易于获取,整个过程不涉及复杂的运算,所得跳闸率准确地反映了跳闸风险。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与上述评估方法对应的输电线路周边配电线路感应雷跳闸风险评估装置,将评估方法与评估装置结合使用,即可实现风险评估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