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54192B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610972942.5
申请日:2016-11-04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587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化锡/石墨烯钠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为:将硫化锡溶于硫化铵溶液中,加入氧化石墨烯溶液,超声使其分散均匀,通过急速冷冻构建三维多孔结构以及冷冻干燥6‑72h得到硫化锡与石墨烯复合材料前驱体,前驱体在惰性或还原气氛下250~500℃煅烧1~24h,得到硫化锡/石墨烯钠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可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电流密度为1Ag‑1下的比容量可达649.5mAh g‑1,且在300次循环后比容量保持率大于90%。与传统的水热法等相比,本发明具有流程短、过程简单、能耗较低、材料制备可控程度高,易于实现大规模生产,且电化学性能更为优异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591107B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610181408.2
申请日:2016-03-2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M4/58 , H01M4/1397 , H01M10/0525 , H01M10/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薄层状V5S8及其制备方法与在锂离子/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制备方法为:将钒源、硫源和碳源均匀混合,在氢气和氩气的混合气氛下600‑900℃烧结1‑12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产物A。将产物A与有机溶剂混合,放入超声振荡器中,超声2‑20小时后,过滤后,即可得到沉淀物B。将沉淀物B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清洗3‑5次,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在60℃下烘干,得到薄层状V5S8纳米片。该方法原材料来源广泛,可操作性强、重现性高,能满足锂离子/钠离子电池实际生产需要,同时该材料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较好,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可实现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6654192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972942.5
申请日:2016-11-04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587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化锡/石墨烯钠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为:将硫化锡溶于硫化铵溶液中,加入氧化石墨烯溶液,超声使其分散均匀,通过急速冷冻构建三维多孔结构以及冷冻干燥6‑72h得到硫化锡与石墨烯复合材料前驱体,前驱体在惰性或还原气氛下250~500℃煅烧1~24h,得到硫化锡/石墨烯钠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可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电流密度为1Ag‑1下的比容量可达649.5mAh g‑1,且在300次循环后比容量保持率大于90%。与传统的水热法等相比,本发明具有流程短、过程简单、能耗较低、材料制备可控程度高,易于实现大规模生产,且电化学性能更为优异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609745B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610181679.8
申请日:2016-03-2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583 , H01M4/62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硒化镍/石墨烯钠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复合材料由纳米级硒化镍和石墨烯复合而成,其中硒化镍呈八面体块状,硒化镍的含量为硒化镍/石墨烯钠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质量的60‑90%。制备方法为:制备有分散石墨烯的镍源,将其与硒源混合进行水热反应后,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后得到所需产品。本发明所制备的硒化镍/石墨烯钠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结构稳定,导电性能好,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能。该方法成本低廉,能耗较低、控制方便、环境友好,适合钠离子电池实际应用,能够实现工业化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609745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181679.8
申请日:2016-03-2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583 , H01M4/62 , H01M10/05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2 , H01M4/58 , H01M4/583 , H01M4/625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硒化镍/石墨烯钠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复合材料由纳米级硒化镍和石墨烯复合而成,其中硒化镍呈八面体块状,硒化镍的含量为硒化镍/石墨烯钠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质量的60-90%。制备方法为:制备有分散石墨烯的镍源,将其与硒源混合进行水热反应后,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后得到所需产品。本发明所制备的硒化镍/石墨烯钠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结构稳定,导电性能好,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能。该方法成本低廉,能耗较低、控制方便、环境友好,适合钠离子电池实际应用,能够实现工业化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826556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186362.3
申请日:2016-03-2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15 , H01M1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薄层状硫化铌(NbS2)及其制备方法与在锂/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该硫化铌具有类石墨烯状的层状结构,是一种比表面积大的超薄纳米片。具体的制备方法为:称取铌源和硫源,在还原气氛下进行热处理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就可得到团聚的块状硫化铌。然后,采用液相插层法对块状的硫化铌进行剥离处理,同时对样品进行超声振荡处理,最后得到的固体则是薄片状硫化铌。本发明制备的薄片状硫化铌可用作锂离子/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循环寿命长、倍率性能好等优点,能满足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钠离子制备的实际应用需要。同时,制备方法简单,产物结构容易控制,材料达到了纳米级尺寸,易实现工业化推广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720264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186272.4
申请日:2016-03-2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M4/525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25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10/0525 , H01M2004/028 , H01M2220/20 , H01M222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锑酸铁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方法为:将锂源、铁源和锑源按摩尔比Li:Fe:Sb=(4?4.2):1:1混合,球磨6?24小时,得前驱体。将混合均匀后的原料在空气或者氧气气氛下400?700℃烧结6?12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研磨均匀得到粉末状前驱体材料。将前驱体材料在空气或者氧气气氛下800?1200℃烧结10?30小时,自然冷却到室温,即得成品Li4FeSbO6。该方法原材料来源广泛,操作工艺简单、易于控制、重现性高,能满足锂离子电池实际应用的各种需要,易实现工业化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789584B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610184823.3
申请日:2016-03-2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硒化钴/碳钠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硒化钴‑碳复合材料中硒化钴纳米棒均匀生长在碳表面。该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是:1)制备均匀分散的硒源和钴源;2)待钴源与硒源混合均匀后再加入碳源,将混合溶液进行超声后放入反应釜进行水热反应;3)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并在保护气氛下热处理后,得到硒化钴/碳钠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硒化钴/碳复合材料分散性好,呈均匀的纳米棒状结构,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较高的充放电比容量、良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该方法简单,原料易得,重现性高,无污染,在钠离子电池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099069B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610668657.4
申请日:2016-08-1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583 , H01M4/62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SnS/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为:将硫化锡溶解于介质溶液中,加入有机碳源,继续搅拌分散均匀,干燥得到SnS/C复合材料的固体粉末前驱体,再煅烧得到多孔SnS/C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中的硫化锡具有颗粒大小可控的纳米结构,表面包覆的碳层疏松多孔,非常有利于离子和电子传输。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电流密度为3 A g‑1下首次比容量达620 mAh g‑1以上,200次循环后比容量保持率大于90%。与传统的热分解硫化锡制备硫化亚锡工艺相比,本发明工艺具有流程短、过程简单、能耗较低、可控程度高以及易于实现大规模生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099069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668657.4
申请日:2016-08-1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583 , H01M4/62 , H01M10/05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H01M4/5815 , H01M4/583 , H01M4/625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SnS/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为:将硫化锡溶解于介质溶液中,加入有机碳源,继续搅拌分散均匀,干燥得到SnS/C复合材料的固体粉末前驱体,再煅烧得到多孔SnS/C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中的硫化锡具有颗粒大小可控的纳米结构,表面包覆的碳层疏松多孔,非常有利于离子和电子传输。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电流密度为3 A g‑1下首次比容量达620 mAh g‑1以上,200次循环后比容量保持率大于90%。与传统的热分解硫化锡制备硫化亚锡工艺相比,本发明工艺具有流程短、过程简单、能耗较低、可控程度高以及易于实现大规模生产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