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30914B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310389484.9
申请日:2013-08-3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广州东图土地规划咨询有限公司
IPC: A01K67/033 , A23K50/90 , A23K10/3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87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调节蚯蚓生长速度的培养物,包括牛粪、稻秆、园林落叶,其中的碳氮比为20-31。一种调节蚯蚓繁殖速度的培养物,其中的碳氮比为37-56。一种调节蚯蚓生长和繁殖速度的养殖方法,通过调节培养物料的碳氮比,利用碳氮比来控制蚯蚓生长或繁殖的速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短时间的实现蚯蚓体重的快速增加或者蚯蚓数量的迅速增殖。专业蚯蚓养殖场采用本方法,可以将蚯蚓繁殖和蚯蚓增重分开进行养殖,提高养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430914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89484.9
申请日:2013-08-3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广州东图土地规划咨询有限公司
IPC: A01K67/033 , A23K1/18 , A23K1/14 , A23K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87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调节蚯蚓生长速度的培养物,包括牛粪、稻秆、园林落叶,其中的碳氮比为20-31。一种调节蚯蚓繁殖速度的培养物,其中的碳氮比为37-56。一种调节蚯蚓生长和繁殖速度的养殖方法,通过调节培养物料的碳氮比,利用碳氮比来控制蚯蚓生长或繁殖的速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短时间的实现蚯蚓体重的快速增加或者蚯蚓数量的迅速增殖。专业蚯蚓养殖场采用本方法,可以将蚯蚓繁殖和蚯蚓增重分开进行养殖,提高养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06693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637361.0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拟南芥HMP46基因在提高植物镉胁迫抗性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HMP46基因表达受镉胁迫诱导显著上调,通过CRISPR技术构建HMP46基因突变载体,并由此获得了拟南芥HMP46基因突变体,用于分析HMP46基因调控拟南芥镉胁迫耐受性的生物学功能;所述拟南芥HMP46基因突变体对镉胁迫较为敏感,表现为在一定浓度的镉胁迫条件下,HMP46基因突变体根的伸长及叶绿素含量都显著低于野生型植物。本发明通过实验确认了拟南芥HMP46基因在提高植物镉胁迫抗性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并为利用拟南芥HMP46基因培育耐镉高产的农作物品种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和应用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891009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313315.1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拟南芥14‑3‑3基因在调控植物抗病毒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PCR鉴定获得了拟南芥14‑3‑3λ和14‑3‑3κ基因纯合突变体;所述拟南芥14‑3‑3λ和14‑3‑3κ基因突变体对病毒的耐受性增强,表现为病毒接种后,拟南芥14‑3‑3λ/κ突变体的长势优于野生型,且拟南芥14‑3‑3λ/κ突变体病毒外壳基因CP的转录水平明显低于野生型植物;拟南芥14‑3‑3λ/κ突变体病毒外壳蛋白CP的含量明显低于野生型植物。本发明首次确认了拟南芥14‑3‑3λ和14‑3‑3κ基因在调控植物病毒耐受性中的作用,为利用14‑3‑3λ和14‑3‑3κ基因培育耐病毒、高产的农作物品种提供了理论和应用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8562823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820414.2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C12N15/11 , C12Q1/6895 , A01H5/00 , A01H6/20
Abstract: 拟南芥HIPP32基因在调控植物铅胁迫耐受性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PCR鉴定获得了拟南芥HIPP32基因纯合突变体;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了HIPP32基因过表达载体,并由此获得了HIPP32基因过表达拟南芥株系,经过筛选后最终获得HIPP32基因过量表达的纯合拟南芥株系;所述拟南芥HIPP32基因突变体对铅胁迫的耐受性增强,而过表达植物对铅的抗性减弱,表现为铅处理下,HIPP32基因突变体根的伸长及叶绿素含量都显著高于野生型植物,而过表达植物根的伸长和叶绿素含量都显著低于野生型植物。本发明首次确认了拟南芥HIPP32基因在调控植物铅胁迫耐受性中的作用,为利用HIPP32基因培育耐铅、高产的农作物品种提供了理论和应用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844095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35804.5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12Q1/6895
Abstract: 拟南芥ATG基因在提高植物铜抗性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PCR鉴定获得了拟南芥ATG5/7/10基因突变的纯合植物株系;所述拟南芥ATG5/7/10基因突变的纯合株系对铜的抗性比较差,表现为在铜处理下根部生长较野生型慢,鲜重及叶绿素含量较野生型低。本发明通过实验确认了拟南芥ATG5/7/10基因在提高植物铜抗性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并为利用拟南芥ATG5/7/10基因培育抗铜、高产的农作物品种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和应用基础。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