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室培养连续扩繁丛枝菌根真菌孢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65266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010017883.2

    申请日:2020-01-08

    Abstract: 本发明分室培养连续扩繁丛枝菌根真菌孢子的方法,是将培养室分为若干个隔离室并填充下层基质、中层基质与上层基质,进行间隔连续培植接种分离,由于丛枝菌根真菌可侵染宿主植物根系产生菌丝网,以及菌丝网的扩散与侵染性,所以只需要进行一次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孢子在相邻的隔离室中新萌发的幼苗根系就可以被其侵染,所以相对于单盆培养法具有连续性;丛枝菌根真菌的生活史为90天,每个隔离室中的宿主植物培养120天后,经遮光处理使宿主植物死亡而产生大量丛枝菌根真菌孢子,因此每间隔的天数为120与隔离室个数的比值,即可获得新鲜的丛枝菌根真菌孢子,相比于双重培养体系法,本发明培养条件要求低,操作方便,培养室可循环利用,可行性高。

    利用菌根菌丝网连续监测菌根真菌侵染强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33952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34280.3

    申请日:2020-01-14

    Abstract: 本发明利用菌根菌丝网连续监测菌根真菌侵染强度的方法,是首先制备培养室,在不同育苗容器间隙的育苗基质中建立丰富的菌根菌丝网络,收获宿主植物后再重新种植宿主植物,在育苗容器间隙的育苗基质中菌丝失去与原宿主植物的联系势必会寻找下一个宿主植物进行侵染,使重新种植的宿主植物达到被快速侵染的目的,克服了在收获宿主植物时毁苗后不可连续使用的缺陷,增加育苗基质的使用次数,降低菌剂的消耗量以及减少菌剂扩繁消耗的时间,得到不同时间段菌根真菌侵染强度的变化对宿主植物作用的数据,建立了一个利用菌根菌丝网连续监测菌根真菌侵染强度的体系,达到一次接种多次监测的目的。

    利用菌根菌丝网连续监测菌根真菌侵染强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33952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010034280.3

    申请日:2020-01-14

    Abstract: 本发明利用菌根菌丝网连续监测菌根真菌侵染强度的方法,是首先制备培养室,在不同育苗容器间隙的育苗基质中建立丰富的菌根菌丝网络,收获宿主植物后再重新种植宿主植物,在育苗容器间隙的育苗基质中菌丝失去与原宿主植物的联系势必会寻找下一个宿主植物进行侵染,使重新种植的宿主植物达到被快速侵染的目的,克服了在收获宿主植物时毁苗后不可连续使用的缺陷,增加育苗基质的使用次数,降低菌剂的消耗量以及减少菌剂扩繁消耗的时间,得到不同时间段菌根真菌侵染强度的变化对宿主植物作用的数据,建立了一个利用菌根菌丝网连续监测菌根真菌侵染强度的体系,达到一次接种多次监测的目的。

    分室培养连续扩繁丛枝菌根真菌孢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65266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017883.2

    申请日:2020-01-08

    Abstract: 本发明分室培养连续扩繁丛枝菌根真菌孢子的方法,是将培养室分为若干个隔离室并填充下层基质、中层基质与上层基质,进行间隔连续培植接种分离,由于丛枝菌根真菌可侵染宿主植物根系产生菌丝网,以及菌丝网的扩散与侵染性,所以只需要进行一次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孢子在相邻的隔离室中新萌发的幼苗根系就可以被其侵染,所以相对于单盆培养法具有连续性;丛枝菌根真菌的生活史为90天,每个隔离室中的宿主植物培养120天后,经遮光处理使宿主植物死亡而产生大量丛枝菌根真菌孢子,因此每间隔的天数为120与隔离室个数的比值,即可获得新鲜的丛枝菌根真菌孢子,相比于双重培养体系法,本发明培养条件要求低,操作方便,培养室可循环利用,可行性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