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39675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411727.7
申请日:2018-05-0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虱害虫专性寄生蜂‑双斑恩蚜小蜂的规模化繁殖方法,通过在清洁植物种植室、粉虱接种室、粉虱繁育室、双斑恩蚜小蜂接种室以及粉虱‑双斑恩蚜小蜂分离室五个独立的温室内完成。所述方法依次为:寄主植物烟草、棉花、番茄、芥蓝和一品红的种植培育;不同寄主植物粉虱接种;不同寄主植物上粉虱发育、双斑恩蚜小蜂接种、粉虱‑双斑恩蚜小蜂分离、蜂蛹收集、蛹盒制作保存等。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双斑恩蚜小蜂的规模化繁殖,多寄主植物培育可以增加双斑恩蚜小蜂实际防治粉虱时对寄主的适应性,从而提高其寄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739675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810411727.7
申请日:2018-05-0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虱害虫专性寄生蜂‑双斑恩蚜小蜂的规模化繁殖方法,通过在清洁植物种植室、粉虱接种室、粉虱繁育室、双斑恩蚜小蜂接种室以及粉虱‑双斑恩蚜小蜂分离室五个独立的温室内完成。所述方法依次为:寄主植物烟草、棉花、番茄、芥蓝和一品红的种植培育;不同寄主植物粉虱接种;不同寄主植物上粉虱发育、双斑恩蚜小蜂接种、粉虱‑双斑恩蚜小蜂分离、蜂蛹收集、蛹盒制作保存等。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双斑恩蚜小蜂的规模化繁殖,多寄主植物培育可以增加双斑恩蚜小蜂实际防治粉虱时对寄主的适应性,从而提高其寄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6005606U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20948981.7
申请日:2016-08-2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昆虫接虫盒,包括盒盖1和盒体2;所述盒体2底部4为透光透气材料制成,盒身上设置有若干个接虫孔6,盒体2上边缘设置有接叶沿3,接叶沿3上设置有若干个豁口5。所述接虫盒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易,释放接虫方便,可用于各种在叶片背面危害或活动的昆虫的接虫工作,用于将昆虫接种到新的植株上以便后续的实验。本接虫盒可根据实验要求在接虫盒内接入一定数量的实验昆虫,克服了传统接虫方法产卵部位及产卵昆虫数量不可控的缺陷;而且很大程度上可避免昆虫的意外死亡。
-
公开(公告)号:CN205250156U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21001304.6
申请日:2015-12-0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微型昆虫观察盒,为完全透明盒,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顶盖1、嵌套柱2、中柱3、底盖4;所述嵌套柱2内部中空、顶部开口、底部为纱网5;所述中柱3的两端开口、内部中空,且内侧中部有一圈凸起6;所述顶盖1、嵌套柱2、中柱3和底盖4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且顶盖1和底盖4的横截面积相同并大于中柱3的横截面积,中柱3的横截面积大于嵌套柱2的横截面积,所述嵌套柱2刚好套进中柱3内并被凸起6托起。本观察盒为双层空间观察盒,可用于微型昆虫干扰实验的观察,也可用做单层观察盒,尼龙纱网可防止因湿度过大而在顶盖上凝结的水滴粘黏微型昆虫,影响结果。该观察盒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易,可拆卸方便清洗。
-
公开(公告)号:CN206078798U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620948974.7
申请日:2016-08-2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植物枝叶临时保藏盒,由顶盖1、保护盒2和若干个保湿管3组成;所述保湿管3横向连接放置于保护盒2内底部;所述顶盖1中央部分为网状透气结构;所述保湿管3内部中空且填充吸湿保湿材料6。所述保藏盒可向盒内提供空气和光照,可避免外力对枝叶或枝叶上附着昆虫造成的伤害,可向枝叶提供营养和水份,可避免液体流出、晃动、碰撞、摩擦对枝叶和昆虫造成的伤害,而且该保藏盒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易,可拆卸组装,易于清洗,可重复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