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54536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469426.5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公开了光伏电站的并网功率协调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计算各发电单元的实测功率与映射功率的比值,基于各发电单元的实测功率与映射功率的比值确定多个发电单元中的至少的三个未限电标杆单元,通过计算各发电单元实际发电功率与映射功率比值,消除季节性带来的误差,使得确定的未限电标杆单元更为准确,基于未限电标杆单元的装机容量计算得到光伏电站的最大可发功率,可以使得计算得到的光伏电站的最大可发功率更为准确,有利于电力调度部门及时准确的制定调度计划,合理安排光伏电站与其他发电机构的协调配合,同时可减少光伏并网对系统的不利影响,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3177286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011128412.5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石家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7/13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用化安全协议下的空调负荷集群聚合模型,包括以下步骤:(1)空调负荷集群温度设定值调整量设置为与温度死区的长度相等时,建立基于变系数偏微分方程的空调负荷集群宽尺度对流方程模型;(2)针对基于变系数偏微分方程的空调负荷集群宽尺度对流方程模型,利用迎风差分格式推导得到空调负荷集群的一阶宽尺度聚合模型;(3)针对基于变系数偏微分方程的空调负荷集群宽尺度对流方程模型,利用Beam‑warming格式推导得到空调负荷集群的二阶宽尺度聚合模型;(4)通过Monte‑Carlo模拟与宽尺度聚合模型仿真对比,仿真验证了聚合模型的准确性。本发明对实用化安全协议下空调负荷集群温度设定值调整前后的对流过程进行建模,并提出形式简洁、面向控制的空调负荷集群聚合模型,为空调负荷集群参与电网调控提供了模型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2838580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911153232.X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异质温控负荷双线性聚合模型及其分布式分层多目标协调控制方法。首先利用温控负荷二阶热力学模型对原始双线性聚合模型进行改进,并针对双线性模型存在的积累误差问题进行优化,推导出一种更高精度的改进异质温控负荷双线性聚合模型;其次,提出一种基于一致性控制与反推控制相结合的分布式分层多目标控制策略,针对超出AGC经济调度的系统功率波动,对系统内部的多个温控负荷集群进行调控,提供系统负荷跟踪及功角、频率等稳定性控制服务。本发明新颖性在于改进了原始温控负荷双线性聚合模型,提高了模型描述精度,并设计了性能良好的分布式分层多目标控制策略,使TCL可以更好地参与到电力系统调控之中。
-
公开(公告)号:CN109787523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811566769.4
申请日:2018-12-2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H02P21/05
Abstract: 基于最小损耗反推控制的永磁同步电动机驱动柔性负载的储能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首先将涡簧等效为Euler‑Bernouli梁,基于Lagrange方程建立了描述涡簧振动模态的动力学模型;然后,将非线性反推控制引入系统控制中同时基于朗格朗日乘子法控制系统在储能的同时损耗最小,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损耗反推控制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驱动柔性负载的振动抑制同时效率最优的方法,分别建立了速度控制器和电流控制器,并从理论上证明了控制器的稳定性;同时针对涡簧模态的未知性,设计了一种带遗传因子最小二乘算法的涡簧振动模态估计方法,推导在最小损耗约束条件下的反推控制方法,以达到低损耗、高效率、高精度运行控制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9787523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11566769.4
申请日:2018-12-2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H02P21/05
Abstract: 基于最小损耗反推控制的永磁同步电动机驱动柔性负载的储能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首先将涡簧等效为Euler-Bernouli梁,基于Lagrange方程建立了描述涡簧振动模态的动力学模型;然后,将非线性反推控制引入系统控制中同时基于朗格朗日乘子法控制系统在储能的同时损耗最小,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损耗反推控制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驱动柔性负载的振动抑制同时效率最优的方法,分别建立了速度控制器和电流控制器,并从理论上证明了控制器的稳定性;同时针对涡簧模态的未知性,设计了一种带遗传因子最小二乘算法的涡簧振动模态估计方法,推导在最小损耗约束条件下的反推控制方法,以达到低损耗、高效率、高精度运行控制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6817054B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610540777.6
申请日:2016-07-1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
IPC: H02P9/00 , H02P21/14 , H02P21/20 , H02P103/00
Abstract: 一种基于参数辨识的机械弹性储能用PMSG控制方法,所述方法首先建立由涡簧箱、齿轮变速箱和永磁同步发电机组成的永磁同步发电装置的全系统数学模型;然后根据MRAS和Popov超稳定理论设计能辨识发电机参数(电感和磁链)和储能箱参数(转矩和转动惯量)的两种辨识算法观测参数变化,然后利用辨识值建模最大程度的消除内外参数变化带来的建模误差;再通过设计自适应反步控制器,求得描述电阻干扰的自适应律并求得d、q轴的控制输入信号;最后将控制信号输入到永磁同步发电机全系统数学模型中,实现对永磁同步发电机的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最大程度的消除系统内外部的参数变化干扰,实现了发电机的高精度控制,保证电机输出高质量电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301402B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410511928.6
申请日:2014-09-2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H04L2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间歇性能源海量数据处理系统,它包括主、从云中枢服务器、第1至第11负载服务器、终端数据总线、负载总线和数据接口总线。所述主、从云中枢服务器的数据采集接口C分别通过终端数据总线与终端数据计算机相连接。主、从云中枢服务器的主从切换接口相连接。主、从云中枢服务器的第1至第11接口通过负载总线分别与第1至第11负载服务器相连接。所述主、从云中枢服务器的数据输出接口B通过数据接口总线分别与用户终端计算机相连接。所述主、从云中枢服务器的结构相同,所述主云中枢服务器包括CPU、第一存储单元、智能单元和电源模块。本发明的优点是处理速度快和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6849166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119077.4
申请日:2017-03-0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能型风电场作为电网黑启动电源时电池储能系统配置方法,本发明从电池模块的额定容量与功率极限、能量转换系统的容量三个方面对电池储能系统进行配置。通过对储能系统的有功功率曲线进行积分获得电池模块相对于其初始状态的累计能量输出,根据荷电状态的设定范围计算电池模块的额定容量;根据储能系统有功和无功功率输出最大值,确定电池模块的最大充放电功率和能量转换系统中逆变器的容量;进一步确定电池储能系统的初始荷电状态范围,作为判断储能型风电场能否执行黑启动预案的条件。利用所提电池储能系统配置方法与方案能够有效降低储能系统的配置成本,对于提高储能型风电场作为电网黑启动电源的经济可行性具有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986189B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410209843.2
申请日:2014-05-1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63 , Y02E60/76 , Y04S4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能型双馈风电场简化模型建模方法,将双馈风电机组和蓄电池储能系统均等值为由理想受控电流源和电抗并联而成的等效电路,根据矢量定向控制技术原理分别建立双馈风电机组模型和蓄电池储能系统模型,将双馈风电机组模型与蓄电池储能系统模型连接,建成储能型双馈风电场简化模型,并用相量法对该模型求解。本发明所提储能型风电场简化模型的建模和求解方法,适用于对风电场中所有风电机组与储能系统在较长时间尺度下的仿真,能够应用于风电场等值建模、风电场以及储能型风电场功率协调控制策略研究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204565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668947.4
申请日:2015-10-1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度负荷高级量测与控制终端,其包括微处理器、存储模块、电量测量模块、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继电器电路、输出状态指示模块、WIFI模块和电源转换电路;本发明能够对差异化的可调度负荷提供统一的调度接口;本发明能够为每个可调度负荷提供唯一的访问ID,为负荷调度提供准确的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