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81238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1057140.1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粉煤灰处理VOCs的新工艺,包括改性粉煤灰吸附VOCs模块、吸附质的脱附模块、残余VOCs高温氧化模块、氧化产物吸收模块,VOCs首先通过改性粉煤灰进行吸附,然后在吸附质的脱附模块对可回收成分进行脱附,对于不必或者不值得回收的吸附质在高温氧化模块处理,生成的CO2等气体在吸收模块回收。本发明可一次性实现对VOCs吸附、有用成分脱附、残余VOCs高温氧化及氧化产物的回收,并且改性粉煤灰吸附剂高温氧化后可重复利用,不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6874033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10679492.0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C02F1/461 , C25B1/27 , C25B11/031 , C25B11/067 , C25B11/075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氧化亚铜的三维结构电阴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方法包括:裁剪泡沫铜,依次经过丙酮、盐酸、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超声处理,洗涤后真空干燥后作为电极基底备用;将乙酸钠和乙酸铜溶于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调节溶液pH值至酸性,作为电沉积前驱体溶液;将泡沫铜置于电沉积前驱体溶液中,在预定温度下,采用三电极体系,使用恒电位法进行电沉积,取出洗涤,干燥保存,得到催化电极。本发明制备的电阴极可在较低电位下实现对硝酸盐污染物的高效净化,电阴极的三维多孔结构保证了催化剂在电解质中有较好的浸润情况,可以增强催化活性位点与反应中间体之间的有效接触,为实现高效快速还原高浓度硝酸盐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6874033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679492.0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C02F1/461 , C25B1/27 , C25B11/031 , C25B11/067 , C25B11/075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氧化亚铜的三维结构电阴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方法包括:裁剪泡沫铜,依次经过丙酮、盐酸、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超声处理,洗涤后真空干燥后作为电极基底备用;将乙酸钠和乙酸铜溶于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调节溶液pH值至酸性,作为电沉积前驱体溶液;将泡沫铜置于电沉积前驱体溶液中,在预定温度下,采用三电极体系,使用恒电位法进行电沉积,取出洗涤,干燥保存,得到催化电极。本发明制备的电阴极可在较低电位下实现对硝酸盐污染物的高效净化,电阴极的三维多孔结构保证了催化剂在电解质中有较好的浸润情况,可以增强催化活性位点与反应中间体之间的有效接触,为实现高效快速还原高浓度硝酸盐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217025552U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20691011.9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C02F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火力发电厂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池和净化池,所述处理池与净化池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所述净化池上设有排水管,所述处理池内设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滤网,所述滤网的一端设在处理池的底部,另一端向靠近净化池的一端倾斜,所述滤网的两侧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内设有带动滤网运行的传动轴,所述支架固定在处理池的两侧,所述滤网在远离净化池的一侧设有用于吸附杂质的鼓风机构;该新型火力发电厂废水处理装置在使用能够对废水进行多重吸附除杂,进一步去除废水中不溶性杂质,便于后续水质净化,且过滤装置整体便于安装拆卸,使用简便,满足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211585899U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21849005.6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性粉煤灰处理VOCs的装置,包括改性粉煤灰吸附VOCs模块、吸附质脱附模块、残余VOCs高温氧化模块、氧化产物吸收模块;改性粉煤灰吸附VOCs模块和吸附质的脱附模块由脱附滑道连接,吸附质脱附模块和残余VOCs高温氧化模块由高温氧化滑道连接,残余VOCs高温氧化模块与氧化产物吸收模块通过氧化气管路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对VOCs吸附、有用成分脱附、残余VOCs高温氧化及氧化产物的回收,且吸附剂高温氧化后可重复利用,不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