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27147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017299.0
申请日:2023-01-0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检测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属于直流输电领域,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检测方法包括:获取直流输电系统的送端当前振荡频率;基于送端当前振荡频率,获取设定时段内直流输电系统的送端电气量、受端电气量及受端控制量;根据设定时段内直流输电系统的送端电气量、受端电气量及受端控制量,确定直流输电系统是否发生换相失败。考虑了送端振荡频率对受端换相失败的影响,提高了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检测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391073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980764.6
申请日:2015-12-24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2J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2 , H02J2003/001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的网损动态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输入网络中的控制变量,确定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通过调整直流功率,构建混合输电网网损动态优化控制模型并求得交直流混合系统网损的最优解。本发明旨在解决大型交直流输电网的网损优化问题,并找到最优解条件以及交直流通道影响系统网损的机理。
-
公开(公告)号:CN107681654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1710793841.6
申请日:2017-09-06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新能源消纳和环境效益的多目标电网规划方法和装置,先计算电网开发成本、弃风弃光经济损失和电网排污量;然后根据多目标电网规划模型求解满足电网约束条件的最优解集,实现了多目标电网规划。其中的多目标电网规划模型以电网开发成本、弃风弃光经济损失和电网排污量均最小为目标进行构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考虑了风光两种新能源对电网规划的影响,同时在考虑电网开发总成本最小的基础上,减少弃风弃光带来的经济损失,实现环境效益的最大化,旨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重并举。
-
公开(公告)号:CN109390980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1439463.2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宁德供电公司
IPC: H02J3/46 , G06Q50/06 , C01D3/06 , C02F9/10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海水淡化技术的核电调峰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调峰系统包括:分为并行工作的A组和B组的多个淡化厂、以及分为并行工作的A组和B组的多个制氯厂,每一组的每一淡化厂之间为并行工作;A组的淡化厂连接A组的制氯厂,组成第一组联合淡化厂;B组的淡化厂连接B组的制氯厂,组成第二组联合淡化厂;淡化厂和制氯厂由核电机组供电,每一淡化厂独立供电。调峰方法在负荷高峰期令核电机组满出力运行,两组联合淡化厂中一组退出运行生产,在非高峰期两组联合淡化厂同时投入运行。利用水电联产的方式,满足核电机组参与调峰的要求,延长核电带基荷运行时间,提高核电机组最低运行功率,进而提高核电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391073B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510980764.6
申请日:2015-12-24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2J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的网损动态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输入网络中的控制变量,确定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通过调整直流功率,构建混合输电网网损动态优化控制模型并求得交直流混合系统网损的最优解。本发明旨在解决大型交直流输电网的网损优化问题,并找到最优解条件以及交直流通道影响系统网损的机理。
-
公开(公告)号:CN109390980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1811439463.2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宁德供电公司
IPC: H02J3/46 , G06Q50/06 , C01D3/06 , C02F9/10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海水淡化技术的核电调峰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调峰系统包括:分为并行工作的A组和B组的多个淡化厂、以及分为并行工作的A组和B组的多个制氯厂,每一组的每一淡化厂之间为并行工作;A组的淡化厂连接A组的制氯厂,组成第一组联合淡化厂;B组的淡化厂连接B组的制氯厂,组成第二组联合淡化厂;淡化厂和制氯厂由核电机组供电,每一淡化厂独立供电。调峰方法在负荷高峰期令核电机组满出力运行,两组联合淡化厂中一组退出运行生产,在非高峰期两组联合淡化厂同时投入运行。利用水电联产的方式,满足核电机组参与调峰的要求,延长核电带基荷运行时间,提高核电机组最低运行功率,进而提高核电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681654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0793841.6
申请日:2017-09-06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新能源消纳和环境效益的多目标电网规划方法和装置,先计算电网开发成本、弃风弃光经济损失和电网排污量;然后根据多目标电网规划模型求解满足电网约束条件的最优解集,实现了多目标电网规划。其中的多目标电网规划模型以电网开发成本、弃风弃光经济损失和电网排污量均最小为目标进行构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考虑了风光两种新能源对电网规划的影响,同时在考虑电网开发总成本最小的基础上,减少弃风弃光带来的经济损失,实现环境效益的最大化,旨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重并举。
-
公开(公告)号:CN114331040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111506671.1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模糊评价函数的系统主导失稳形态识别方法及终端,计算失稳识别指标,其中失稳识别指标包括发电机失稳指标、功角稳定裕度指标、电压崩溃临近指标、电动机失稳指标和无功裕度指标;根据失稳识别指标进行基于模糊隶属度函数对功角失稳指标和电压失稳指标的归一化处理;根据归一化处理结果计算功角稳定的模糊综合评估值和电压稳定的模糊综合评估值;将功角稳定的模糊综合评估值和电压稳定的模糊综合评估值输入目标函数得到目标函数的值,根据所述目标函数的值识别得到系统主导失稳形态。因此,基于电压失稳和功角失稳机理,结合五个稳定性分析指标和模糊识别函数,能够识别系统主导失稳形态,使得失稳后控制策略选取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4065993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010786488.0
申请日:2020-08-07
Applicant: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耗能行业中行业单位产量能耗预测方法、系统及设备,该方法包括选择确认高耗能行业中的待分析行业和目标年份,计算该行业各目标年份的既有产能、待淘汰产能和新增产能,根据产能利用率计算各目标年份的既有产量、待淘汰产量和新增产量;根据各工序的适用条件和推广比例,计算通过节能技术应用所产生的既有产量节能量;通过新增先进产能所产生的替换产量节能量,计算总节能量;并综合考虑环保设施使用、产品品质提升等影响因素,计算目标年份终端能源消费量,进而测算目标年份行业的单位产量能耗。本发明分析的高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值能耗预测方法,有利于分析高耗能行业未来的单位产值能耗发展趋势。
-
公开(公告)号:CN11771311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568208.9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TATCOM选址定容的优化方法及终端,基于分区后的电力系统构建包含投资成本、静态电压稳定指标和暂态电压严重性指标的多目标动态无功规划模型,使用基于自适应协方差矩阵和混沌搜索的多目标群搜索优化算法对多目标动态无功规划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帕累托解集,使用熵权理想度排序法对帕累托解集进行推理,得到最优的STATCOM选址信息和容量信息,基于自适应协方差矩阵和混沌搜索的多目标群搜索优化算法和熵权理想度排序法能够准确、快速地求得最优的STATCOM选址信息和容量信息,从而能够在保证STATCOM投资成本最小的同时,最大程度提高电力系统静态和暂态电压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