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昼夜温差的光热发电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17311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110450529.3

    申请日:2021-04-25

    Inventor: 翟融融 刘林桐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昼夜温差的光热发电系统及方法,光热发电系统包括集热系统、热传输系统、储热与热交换系统、发电系统和温差发电装置;所述集热系统、热传输系统、储热与热交换系统、发电系统依次连接,用于将所述集热系统收集的热量经过热传输系统输送给储热与热交换系统,所述发电系统利用收集的热量进行日间发电;所述温差发电装置与所述储热与热交换系统连接,用于利用所述储热与热交换系统储存的热量夜间发电。在储热与热交换系统外集成了温差发电装置,能够利用昼夜温差发电,减少夜晚的不必要的热量散失,提高对太阳能高效利用的能力。

    一种基于昼夜温差的光热发电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17311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450529.3

    申请日:2021-04-25

    Inventor: 翟融融 刘林桐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昼夜温差的光热发电系统及方法,光热发电系统包括集热系统、热传输系统、储热与热交换系统、发电系统和温差发电装置;所述集热系统、热传输系统、储热与热交换系统、发电系统依次连接,用于将所述集热系统收集的热量经过热传输系统输送给储热与热交换系统,所述发电系统利用收集的热量进行日间发电;所述温差发电装置与所述储热与热交换系统连接,用于利用所述储热与热交换系统储存的热量夜间发电。在储热与热交换系统外集成了温差发电装置,能够利用昼夜温差发电,减少夜晚的不必要的热量散失,提高对太阳能高效利用的能力。

    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的电热氢多源协调供能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25679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033145.2

    申请日:2022-08-26

    Inventor: 刘林桐 翟融融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的电热氢多源协调供能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光伏发电子系统、风力发电子系统、光热发电子系统、质子交换膜电解池子系统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子系统;光伏发电子系统和风力发电子系统用于发电并输送给用户,富余电力输入质子交换膜电解池子系统制氢;光热发电子系统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子系统作为调峰电源,与光伏发电子系统和风力发电子系统共同承担电负荷;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子系统发电所用氢气为质子交换膜电解池子系统制备。通过光热发电功率和燃料电池可自主调节的特性,使得综合能源系统可以参与调峰,基本满足了电网负荷需求,实现了高效、安全稳定地平抑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带来的负荷波动。

    风光氢互补发电系统容量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59912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40464.0

    申请日:2023-05-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优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光氢互补发电系统容量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本发明方法确定平准化能源成本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小为上层优化目标,确定风光氢互补发电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容量配置为上层决策变量;确定一次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最大为下层优化目标,确定风光氢互补发电系统中各子系统的运行参数为下层决策变量;基于上层优化目标、上层决策变量、下层优化目标和下层决策变量,构建双层容量运行协调优化模型;基于约束条件,对双层容量运行协调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风光氢互补发电系统的最优容量配置和最优运行策略。实现了风光氢互补发电系统的主要设备容量和全年逐时运行调度进行优化。

    基于先进火用的供能系统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54238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38981.4

    申请日:2023-05-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先进火用的供能系统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本发明所提供的优化方法,构建三种工况和先进火用分析模型,采用先进的火用分析方法,得到各个子系统的优化顺序;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系统的性能,并对各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定量评估,从而确定系统和每个子系统的实际改进潜力。风光氢多源供能系统的优化潜力顺序依次为光热、光伏、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风力发电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槽,与传统的火用分析结果以及所分析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完全不同。能够减少可避免的火用损失,以更准确地提高能源利用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