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河泥沙资源化处理利用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5324137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210929371.2

    申请日:2022-08-03

    Abstract: 一种黄河泥沙资源化处理利用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一)、利用河底泥沙抽吸及输送系统在黄河目标工作区域抽吸泥沙,并将泥沙输送到轮斗式洗沙机中;(二)、轮斗式洗沙机对泥沙进行清洗得到合格的沙子,并将清洗后的沙子输送到指定地方干燥堆积;(三)、利用泥沙装袋机将堆积的沙子进行装袋;(四)、利用沙袋自动封口装置将装袋完成的沙袋进行封口,并将封口后的沙袋装入运输车,运输到指定地方。本发明设计科学,能够实现抽沙、洗沙、沙子自动装袋和沙袋自动封口,工艺合理,节能环保,可以产业化。

    具有TiN纳米管中间层的IrO2-Ta2O5阳极

    公开(公告)号:CN111926345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010936706.4

    申请日:2020-09-08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电化学阳极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钛基不溶性阳极的制备,进一步而言,具体涉及一种具有TiN纳米管中间层的IrO2‑Ta2O5阳极。该阳极材料以Ti为基体,表面制备有IrO2‑Ta2O5纳米涂层,同时IrO2‑Ta2O5纳米涂层与Ti基体之间制备有TiN纳米管中间层。本申请所提供阳极产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优良的导电、导热性能和耐蚀性等特点,并且TiN纳米管中间层与IrO2‑Ta2O5涂层和钛基体的结合均十分牢固。IrO2‑Ta2O5涂层中有明显的晶粒,晶粒尺寸为40‑100nm,电催化活性和服役寿命也明显优于普通钛基IrO2‑Ta2O5涂层阳极。

    一种黄河泥沙资源化处理利用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5324137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929371.2

    申请日:2022-08-03

    Abstract: 一种黄河泥沙资源化处理利用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一)、利用河底泥沙抽吸及输送系统在黄河目标工作区域抽吸泥沙,并将泥沙输送到轮斗式洗沙机中;(二)、轮斗式洗沙机对泥沙进行清洗得到合格的沙子,并将清洗后的沙子输送到指定地方干燥堆积;(三)、利用泥沙装袋机将堆积的沙子进行装袋;(四)、利用沙袋自动封口装置将装袋完成的沙袋进行封口,并将封口后的沙袋装入运输车,运输到指定地方。本发明设计科学,能够实现抽沙、洗沙、沙子自动装袋和沙袋自动封口,工艺合理,节能环保,可以产业化。

    一种饱和高湿环境对粘接接头疲劳寿命影响的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32712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1910469118.1

    申请日:2019-05-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饱和高湿环境对粘接接头疲劳寿命影响的评估方法,该方法为将粘结剂本体进行吸湿试验,得到饱和吸湿时间,对粘接接头先进行饱和吸湿时间的吸湿试验,再进行老化试验,然后进行破坏性试验,得到失效强度,分为等级失效强度,进行疲劳试验,记录疲劳失效次数,然后用归一化的等级失效强度和录疲劳失效次数得到拟合函数,用斜率的绝对值评估饱和高湿环境对粘接接头疲劳寿命影响。本发明为车辆复合材料粘接接头的抗疲劳设计提供试验与理论上的支撑,根据不同强度等级和不同老化处理时间粘接接头的疲劳失效断面判断对粘接接头失效形式的影响,评估是否出现最危险的界面失效。为车辆粘接结构的设计,安装提供可靠依据。

    一种蠕动泵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361180B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810148184.4

    申请日:2018-0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蠕动泵,包括泵体外壳,其中泵体外壳左侧上设置有进液管道,进液管外部设置有回流腔,回流腔的轴向端部开口;进液管道的轴向端部设置有回流罩壳;回流罩壳的内壁与回流腔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环形的回流间隙,回流罩壳通过支撑环连接到进液管道上,回流罩壳的端部设置有朝向进液管道突出的锥形导流部;回流腔的轴向端部设置有环形的增压圈;增压圈内设置有环形的挤压圈;增压圈的封闭端上设置有若干进气管;右侧的支撑盖上设置有排水管道,排水管道上设置有渐缩结构的排水罩,排水罩的缩口端连接在排水管道上,排水罩的扩口端与回流腔的外侧壁面之间滑动连接;排水罩与回流罩壳的端部之间通过支撑弹簧丝弹性连接。

    一种增压泵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412723B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810148183.X

    申请日:2018-0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压泵,包括泵体外壳,泵体外壳左侧的支撑盖上设有进液管道,进液管外部设有环形的回流腔;进液管道的轴向端部还设有回流罩壳;回流罩壳的内壁套接在回流腔的内侧壁上,回流罩壳通过支撑环连接到进液管道上,回流罩壳的端部设置锥形导流部;回流腔的外侧壁面设有排水间隙;回流腔的轴向端部设有排压腔;排压腔内设置排气环;排压腔上设有若干进气管;泵体外壳右侧设有排水管道,排水管道上设置排水罩,排水罩的缩口端连接在排水管道上,排水罩的与回流腔之间滑动连接;回流罩壳上固定支撑座,排水管道上固定透水套,透水套壁面设有若干透水孔,支撑座的端部设有环形的滑动套,透水套与滑动套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

    一种杆式结构力学实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0132513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474848.0

    申请日:2019-06-03

    Inventor: 王文 吴林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杆式结构力学实验设备,包括两个底座,每个底座上均开设有滑槽,滑槽的两侧槽壁上均开设有位置对应的卡槽,两个底座上均设有辅助机构,每个底座的一端均开设有矩形孔,每个底座上均设有两个限位组件,两个底座上均紧密焊接有实验架,实验架上设有两个位置对应的滚动装置,本发明通过在该实验设备上安装的辅助机构,从而可实现同时进行多组结构力学实验的效果,避免了传统实验装置因结构单一导致多个实验或复合型实验须一一完成,最终费时费力的情况发生,且还通过在该实验设备上安装的滚动装置,从而实现了便捷移动该实验设备的效果。

    一种多向减震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361316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148185.9

    申请日:2018-0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04 F16F15/0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向减震器,包括减震框架以及设置于减震框架内的移动框架和缓冲单元,其中移动框架与减震框架之间滑动连接;移动框架与固定框架之间滑动连接;固定框架的一端设置有扩展臂A,移动框架的一端设置有扩展臂B;缓冲单元包括两个互相转动连接的支撑盘,分别为支撑盘A和支撑盘B,支撑盘A和支撑盘B上均转动连接有簧片装夹座A和簧片装夹座B;扩展臂A通过绕过支撑盘A圆心的连接簧片A连接到簧片装夹座A上,扩展臂B通过绕过支撑盘B圆心的连接簧片B连接到簧片装夹座B上;扩展臂A上转动连接有用于固定连接簧片A的簧片连接座A,扩展臂B上转动连接有用于固定连接簧片B的簧片连接座B。

    一种簧片式多向减震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361315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148181.0

    申请日:2018-0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簧片式多向减震器,包括设置于减震框架内的移动框架和缓冲单元,其中移动框架与减震框架之间滑动连接;移动框架中部设置有固定框架,移动框架与滑动轨之间滑动连接;缓冲单元包括环形的支撑盘B和设置于支撑盘B中间的支撑盘A,支撑盘B上转动连接有连杆B,支撑盘A上转动连接连杆A,连杆A、连杆B分别与固定框架、移动框架连接;缓冲单元还包括连接筒,支撑盘A底部垂直固定有旋转杆,旋转杆外部套接有旋转套,支撑盘B固定于旋转套的端部;旋转套内壁环形阵列设置弹簧板B,连接筒内壁设置有与弹簧板B对应的支撑板B,旋转杆内壁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弹簧板A,连接筒内壁设置有与弹簧板A对应的支撑板A。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