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城市轨道交通的电力设备远程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3547196U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022627822.6

    申请日:2020-11-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面向城市轨道交通的电力设备远程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触摸屏,所述控制箱内依次设有控制器、电源、存储器、信号接收器和信号发射器,所述触摸屏、电源和信号接收器的输出端均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存储器和信号发射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箱远离触摸屏的一侧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滑动插设有挡板。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远程信号接收发射机构的设置,使装置可以对电力设备进行远程的控制,从而提升了电力设备的控制效率。

    一种用于综合监控的边缘计算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3634391U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22624792.3

    申请日:2020-11-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综合监控的边缘计算装置,包括主箱体和计算装置本体,计算装置本体水平设置于主箱体内,所述主箱体内固定连接有与计算装置本体对应的栅格板,所述主箱体的一侧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主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锁紧块,所述锁紧块与卡块之间通过锁紧螺钉固定连接,所述主箱体的内顶部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内固定插设有第一防尘网,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多处散热机构的设置,可以增强装置的降温散热效果,从而有效保证计算装置的稳定运行。

    一种基于综合监控的智能电力调度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13541821U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022627831.5

    申请日:2020-11-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综合监控的智能电力调度设备,包括调度设备本体和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调度设备本体的底部设有与滑杆对应的滑腔,所述底座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上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空腔内设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空腔的内壁通过转杆转动连接,所述转杆的一端贯穿空腔的内壁并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旋钮的一端滑动插设有卡杆,所述底座的外壁上环绕设有与卡杆对应的多个卡槽。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调节机构的设置,使设备可以根据实际的安装环境进行自由调节,从而提升调度设备的安装效率。

    一种电气设备检测装置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240214U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021288636.8

    申请日:2020-07-02

    Inventor: 莫毓昌 赵学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气设备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的内腔中转动设有蜗杆,所述蜗杆的外表面啮合有两组蜗轮,两组所述蜗轮的一侧均设有双头螺柱,所述双头螺柱的一端贯穿安装盒并转动连接于底座的内腔侧壁上,所述双头螺柱上螺纹插设有对称设置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移动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蜗杆与蜗轮相配合带动双头螺柱进行转动,使移动杆实现了移动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的目的,为检测仪的维修提供了便利,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通过第一箱体、第二箱体与盖板的配合使用,为检测仪闲置时的存放提供了较为密闭的空间,使检测仪不易接触空气中的粉尘,提高了检测仪的使用寿命。

    一种基于ARM的边缘计算网关模块

    公开(公告)号:CN213028092U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22237762.7

    申请日:2020-10-10

    Inventor: 莫毓昌 赵学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ARM的边缘计算网关模块,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远离滑块的一端贯穿底座,所述拉杆与底座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滑块内滑动插设有两个滑杆,两个所述滑杆分别位于拉杆的两侧,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贯穿滑块并与滑槽内相对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滑槽相通的开口,所述滑块的一端贯穿开口并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底座靠近开口的一侧设有网关模块本体,所述网关模块本体靠近底座的一侧设有与卡块相对应的卡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机构的设置,简化操作流程、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基于边缘计算机的控制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13024249U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22322860.0

    申请日:2020-10-19

    Inventor: 莫毓昌 赵学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边缘计算机的控制设备,包括箱体,箱体内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设有滚轮,箱体的底部设有与滚轮配合使用的控制装置,箱体的底部内侧对称固定设有支撑座,支撑座的顶部活动放置有控制设备本体,箱体的顶部内活动设有压板,箱体的一侧固定设有排气扇,箱体远离排气扇的一侧固定设有进气口;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滚轮便于对箱体内的控制设备本体进行移动,并利用控制装置对滚轮进行止动,从而便于对箱体的固定,通过箱体便于对控制设备本体进行防护和防尘,箱体内的压板便于对控制设备本体进行固定,利用支撑座、排气扇以及进气口便于对控制设备本体进行良好的散热。

    一种高可靠供电系统综合通信管理机

    公开(公告)号:CN213280286U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022712673.3

    申请日:2020-1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可靠供电系统综合通信管理机,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的外部设置有外壳,所述内壳的正面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内壳的内部设置有通信管理机本体,内壳的正面设有操控面板,内壳的背面开设有散热孔;通过设置绝缘层将外壳与内壳隔绝开,在外壳与内壳之间形成绝缘空间,通过在正对通信管理机本体散热出口的位置设置静电消除器消除散热孔处的静电,阻隔通信管理机安装环境下在外壳和前板表面产生的静电,对内壳内的通信管理机本体其静电保护作用,同时防止灰尘在静电作用下由散热孔进入装置内部,从而提高通信管理机本体的耐用性,达到提高可靠性的目的。

    一种高可靠的综合监控网络传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3187063U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22624808.0

    申请日:2020-11-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可靠的综合监控网络传输装置,包括底座、安装板和传输装置本体,所述安装板与底座的顶部通过转杆转动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上滑动套接有L型卡杆,所述转杆上环绕设有与L型卡杆对应的多个卡槽,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多个支撑杆,所述底座的顶部环绕设有与支撑杆对应的环形滑轨,所述安装板的顶部设有与传输装置本体对应的安装槽,所述传输装置本体与安装槽的内底部通过多个阻尼减震器连接,所述安装槽的内底部设有多个散热口。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散热调节机构的设置,可以很好的对传输装置进行散热调节,从而提升了装置的使用效果。

    一种综合管廊监控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445551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11560884.2

    申请日:2021-12-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综合管廊监控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综合管廊监控方法包括:获取综合管廊的3D模型,且综合管廊内设有沿综合管廊的延伸方向运动的至少一个监控设备;对3D模型进行切分,得到连续的多段子3D模型,且多段子3D模型分别对应于综合管廊的不同区段;根据目标监控设备当前所处的区段,加载相应的子3D模型,且目标监控设备为当前处于激活状态的监控设备;对所加载的子3D模型进行显示。本申请在对综合管廊进行监控时,仅需根据目标监控设备当前所处的区段,加载并显示相应的子3D模型,无需加载并显示对应于综合管廊整体的3D模型,从而有效地减少了资源消耗,减轻了数据处理和3D渲染的压力,进而大幅度提升了运维人员的监控体验。

    一种综合管廊监控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445551B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111560884.2

    申请日:2021-12-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综合管廊监控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综合管廊监控方法包括:获取综合管廊的3D模型,且综合管廊内设有沿综合管廊的延伸方向运动的至少一个监控设备;对3D模型进行切分,得到连续的多段子3D模型,且多段子3D模型分别对应于综合管廊的不同区段;根据目标监控设备当前所处的区段,加载相应的子3D模型,且目标监控设备为当前处于激活状态的监控设备;对所加载的子3D模型进行显示。本申请在对综合管廊进行监控时,仅需根据目标监控设备当前所处的区段,加载并显示相应的子3D模型,无需加载并显示对应于综合管廊整体的3D模型,从而有效地减少了资源消耗,减轻了数据处理和3D渲染的压力,进而大幅度提升了运维人员的监控体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