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0588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052901.4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华侨大学 , 中建协和建设有限公司 , 中建四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防屈曲盖板的功能可恢复铰接钢梁,涉及震后震损原位快速修复技术领域,包括:端部H型钢梁,中部H型钢梁,机械铰节点,翼缘连接板,防屈曲盖板,端部H型钢梁与中部H型钢梁之间设置有间隙;机械铰节点的两端分别与端部H型钢梁和中部H型钢梁固定连接,翼缘连接板能够拆卸地设置于端部H型钢梁和中部H型钢梁远离机械铰节点一侧的翼缘的外侧,翼缘连接板用于在长度方向上发生塑性变形以吸收消耗地震时的能量;防屈曲盖板能够拆卸地连接于翼缘连接板远离端部H型钢梁翼缘的一侧用于防止翼缘连接板发生屈曲行为。地震过程中翼缘连接板能够吸收大部分的地震能量,本发明在震后震损时能够原位快速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824175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535733.9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华侨大学 , 中建四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中建协和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装配式屈曲约束支撑装置,包括内约束装置、外约束装置及安装于内约束装置和外约束装置之间的耗能装置。强震过后,该支撑装置的损伤集中于耗能装置,内约束装置和外约束装置保持无损,有利于降低支撑装置在震后的修复成本。另外,本支撑装置实现了第一耗能芯板和第二耗能芯板之间的串联受力关系,使支撑的极限变形能力和超低周疲劳性能显著提升,进而将本发明所提出的装配式屈曲约束支撑与自复位支撑联合应用于框架结构中,可以实现支撑强震后无需更换,结构可以保持正常使用功能,从而降低震后经济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6005881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10052901.4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华侨大学 , 中建协和建设有限公司 , 中建四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防屈曲盖板的功能可恢复铰接钢梁,涉及震后震损原位快速修复技术领域,包括:端部H型钢梁,中部H型钢梁,机械铰节点,翼缘连接板,防屈曲盖板,端部H型钢梁与中部H型钢梁之间设置有间隙;机械铰节点的两端分别与端部H型钢梁和中部H型钢梁固定连接,翼缘连接板能够拆卸地设置于端部H型钢梁和中部H型钢梁远离机械铰节点一侧的翼缘的外侧,翼缘连接板用于在长度方向上发生塑性变形以吸收消耗地震时的能量;防屈曲盖板能够拆卸地连接于翼缘连接板远离端部H型钢梁翼缘的一侧用于防止翼缘连接板发生屈曲行为。地震过程中翼缘连接板能够吸收大部分的地震能量,本发明在震后震损时能够原位快速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830916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535734.3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华侨大学 , 中建协和建设有限公司 , 中建四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变形增强型装配式双屈服点屈曲约束支撑装置,包括内约束装置、外约束装置及安装于内约束装置和外约束装置之间的耗能装置。强震过后,该支撑装置的损伤集中于耗能装置,内约束装置和外约束装置保持无损,有利于降低支撑装置在震后的修复成本。另外,本支撑装置具有双阶受力特性,即在外力载荷下,第一耗能芯板和第二耗能芯板先后进入屈服阶段,实现对结构强震下变形模式的自适应控制,抑制结构的薄弱层效应和震后残余位移响应。此外,本发明通过特殊构造实现了第一耗能芯板和第二耗能芯板之间的串联受力关系,与现有双屈服点屈曲约束支撑相比,本发明可以使支撑极限变形能力和超低周疲劳性能显著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888105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02319.8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一种全螺栓连接的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由侧向约束板、第一约束组和第二约束组组成的外约束管既是耗能内芯的侧向约束部件,也是复位装置的轴向传力部件。本发明兼具耗能与复位能力,可以有效降低结构的震后残余位移响应,提高结构的震后可恢复性,两个对称布置的耗能芯板有效降低了耗能芯板对约束部件的约束刚度需求,从而降低了侧向约束部件在支撑受压时出现局部失稳的风险;此外,采用全螺栓连接可以很方便地对震后损伤的耗能芯板进行更换,有利于结构震后快速恢复正常使用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005804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079287.0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华侨大学 , 中建四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中建协和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梁楼盖结构,包括框架柱、型钢主梁以及型钢次梁,型钢主梁和型钢次梁上铺设有楼盖板,型钢主梁的腹板上垂直设置有连接板;楼盖板的一端包裹有角钢;楼盖板与框架柱不接触;本发明中第一楼盖板与型钢主梁之间通过第一螺栓连接实现型钢主梁与第一楼板的组合作用,提高型钢主梁的抗弯性能及刚度;第二楼盖板和第三楼盖板通过点焊与型钢次梁进行连接,保证楼板在地震作用下不会塌落;第三楼盖板与型钢主梁之间无刚性连接,在受到地震作用后可与型钢主梁发生相对滑动,进而保证盖板不发生损伤;此外,第三楼盖板与框架柱之间留有间隙,保证地震作用下框架柱的变形与楼板不会发生碰撞,保持楼板的整体性。
-
公开(公告)号:CN222314295U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21144237.2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一种初始刚度可控的装配式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包括碟簧组合、高强钢棒、矩形内管、矩形外管以及安装于矩形内管和矩形外管之间耗能芯板,该耗能芯板呈L型,且布置于矩形内管和矩形外管的四个角部,极大降低了耗能芯板受压时对矩形内管和矩形外管的约束需求,有利于实现支撑的轻量化设计。在地震作用下,损伤集中于耗能芯板,其余部件则始终处于无损状态,且耗能芯板于其余部件采用螺栓连接,有利于震后损伤内芯的快速更换,可以极大降低支撑的震后修复成本。与既有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相比,所提出的装配式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在初始受力阶段的工作机制发生改变,从而可以显著提升支撑初始刚度的可控性,降低支撑初始刚度不确定性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