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内填料石的钢管混凝土柱-钢梁组合节点

    公开(公告)号:CN11866882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955347.5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内填料石钢管混凝土柱‑钢梁组合节点,其利用废弃石材替代钢管中的部分混凝土,降低了结构中混凝土的用量,降碳减排;且钢管混凝土结构内填料石可有效缓解钢管的受压屈曲,且在钢管混凝土约束下,料石处于三向受压状态,料石强度可充分发挥,使得组合结构性能显著提升。采用钢板与料石通过结构胶连接,并通过缀板将钢板相互连接,进而对料石进行在外钢管内的定位,不仅简化了传统内填料石钢管混凝土(SCFST)柱施工工艺,同时结合预制装配式结构施工简单,节能环保,质量佳的优点。

    一种内填料石的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63986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885861.6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填料石的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及施工方法,包括方钢管、混凝土层和柱芯组;柱芯组同轴设置于方钢管内,混凝土层填充于方钢管内的空余处;柱芯组包括角钢、料石柱、缀板组和限位组件,还包括定位机构,用于对四个角钢的阵列位置进行定位,确保柱芯柱的整体性及位置,该组合柱可以显著提高轴压承载力和整体性具有抗压强度高、造价低廉等优点,且施工方法根据福建地区的建筑特点,就地取材,将拆除石结构建筑中的废弃石材充分利用于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结构中,不仅可以解决其轴压强度、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又可以大大减小新建结构的混凝土用量,降低成本、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是一项适应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需求的技术。

    基于区块链的权限可控的物联网云平台及数据交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88338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927145.1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权限可控的物联网云平台及数据交互方法。该云平台包括:权限管理系统,用于管理每个部门的用户对物联网的产品及设备进行管理的权限;每个产品对应多个设备;产品管理模块,用于通过边缘计算节点与区块链进行交互,对物联网的产品进行管理;边缘计算节点采用分布式部署的方式接入区块链;设备管理模块,用于通过边缘计算节点与区块链进行交互,对物联网的设备进行管理;区块链,用于按照智能合约存储产品和设备的数据。本发明可以提高物联网数据处理的安全性和时效性。

    一种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内部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3981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940295.4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管混凝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内部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内部结构包括:所述组合柱结构由一个外部的钢管构成,所述钢管的直径与壁厚之比介于40至55之间。钢管内部被混凝土完全填充;在所述钢管内部的混凝土中嵌入有整体骨架,所述整体骨架包括:螺旋箍筋与架立在其内部的4个纵筋以及柱状核心,所述柱状核心由多个横截面一致的石材节段组成,所述石材节段依次堆叠并沿着钢管的轴线排列,每个所述石材节段的接触面都与相邻所述石材节段对接,并通过架立在所述石材节段的截面中部的4个纵筋与石材定位箍焊接固定。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的纤维增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75270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680672.5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构件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钢管混凝土柱的纤维增强方法,包括S1、将外钢管竖向固定到施工位置后,将内纤维复合管吊入到外钢管内;S2、在外钢管和内纤维复合管之间的空隙中灌入混凝土,形成外混凝土层;S3、将若干节段料石从下到上依次堆叠吊入至内纤维复合管内并通过井字箍进行固定;S4、在内纤维复合管与节段料石之间灌入混凝土至与位于顶部的节段料石的高度齐平,形成内混凝土层。本发明通过利用纤维复合材料来提高传统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

    基于区块链的权限可控的物联网云平台及数据交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88338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010927145.1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权限可控的物联网云平台及数据交互方法。该云平台包括:权限管理系统,用于管理每个部门的用户对物联网的产品及设备进行管理的权限;每个产品对应多个设备;产品管理模块,用于通过边缘计算节点与区块链进行交互,对物联网的产品进行管理;边缘计算节点采用分布式部署的方式接入区块链;设备管理模块,用于通过边缘计算节点与区块链进行交互,对物联网的设备进行管理;区块链,用于按照智能合约存储产品和设备的数据。本发明可以提高物联网数据处理的安全性和时效性。

    基于可满足性的铁路网络路径规划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79845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832250.5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满足性的铁路网络路径规划方法及装置,涉及路径规划领域,包括:获取铁路网络图和每辆列车的起始位置和目标位置,对铁路网络图进行地图建模,得到双顶点图,将每辆列车建模成智能体;确定单个智能体的路径的时间成本阈值μ;采用μSMT‑CBS算法求解每个智能体的路径规划的解决方案,并判断是否能找到有效的智能体的路径规划的解决方案;若找到有效的智能体的路径规划的解决方案,则返回解决方案,若未找到有效的智能体的路径规划的解决方案,则将μ加1,并重复上一步骤,直至找到解决方案或者无法找到任何一个智能体的路径的时间成本小于或等于μ的解决方案为止,克服路径规划中的冲突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种应力-应变本构测试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9223757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46271.1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力‑应变本构测试结构,涉及混凝土力学性能测试的技术领域,其用于测试中心填充有内填料石的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包括有第一钢管、第二钢管、第三钢管、穿轴式力传感器、圆形力传感器用于测试中心内填料石的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其通过个钢管的连接设置,保证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内各部件同时受力且轴向变形量相同,并在混凝土上设置穿轴式力传感器,以及在内填料石上设置圆形力传感器,可分别直接精确的测得钢管混凝土组合柱中混凝土以及料石所承担的荷载‑位移曲线,解决了传统试验方法只能获得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整体荷载‑位移关系的不足。

    一种应力-应变本构测试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9223757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746271.1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力‑应变本构测试结构,涉及混凝土力学性能测试的技术领域,其用于测试中心填充有内填料石的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包括有第一钢管、第二钢管、第三钢管、穿轴式力传感器、圆形力传感器用于测试中心内填料石的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其通过个钢管的连接设置,保证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内各部件同时受力且轴向变形量相同,并在混凝土上设置穿轴式力传感器,以及在内填料石上设置圆形力传感器,可分别直接精确的测得钢管混凝土组合柱中混凝土以及料石所承担的荷载‑位移曲线,解决了传统试验方法只能获得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整体荷载‑位移关系的不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