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号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130738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010598586.8

    申请日:2010-12-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处理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应用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对接收到的复用光信号进行处理,以消除SPM效应和XPM效应所带来的相位噪声的影响,该方法主要是根据解复用后的每个信道对应的误码率,动态调整各个信道的用于消除SPM效应所产生的相位噪声的第一补偿因子和用于消除XPM效应所产生的相位噪声的第二补偿因子。本发明因在消除SPM效应和XPM效应所带来的相位噪声的影响过程中,对用于相位补偿的每个信道的第一补偿因子和第二补偿因子的调整控制是一个闭环控制过程,故具有优异的相位补偿效果,能有效地消除SPM效应和XPM效应所带来的相位噪声的影响,大幅度提高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

    OOFDM信号的产生和接收方法、装置和波分复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924722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0910107890.5

    申请日:2009-06-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27/2628 H04B10/548 H04L27/26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特别公开了OOFDM信号产生和接收的方法、装置和波分复用系统,其中,OOFDM信号的产生方法为:将一路串行的高速数据转换为N路并行的低速数据;将N路并行的低速数据分别进行调制映射,得到N路信息序列;将N路信息序列扩展成具有厄米特对称结构的2N+2路信息序列;将2N+2路信息序列进行快速反傅立叶变换后进行并串转换,得到OFDM基带信号;对OFDM基带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得到OFDM模拟信号;将OFDM模拟信号调制到光载波上,得到OOFDM信号。本发明实施例产生的OOFDM信号,使得在对其进行接收时,不需要复杂的算法对相位和频率进行跟踪和补偿,降低了系统实现的成本。

    一种信号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130738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010598586.8

    申请日:2010-12-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处理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应用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对接收到的复用光信号进行处理,以消除SPM效应和XPM效应所带来的相位噪声的影响,该方法主要是根据解复用后的每个信道对应的误码率,动态调整各个信道的用于消除SPM效应所产生的相位噪声的第一补偿因子和用于消除XPM效应所产生的相位噪声的第二补偿因子。本发明因在消除SPM效应和XPM效应所带来的相位噪声的影响过程中,对用于相位补偿的每个信道的第一补偿因子和第二补偿因子的调整控制是一个闭环控制过程,故具有优异的相位补偿效果,能有效地消除SPM效应和XPM效应所带来的相位噪声的影响,大幅度提高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

    OOFDM信号的产生和接收方法、装置和波分复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924722B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0910107890.5

    申请日:2009-06-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27/2628 H04B10/548 H04L27/26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特别公开了OOFDM信号产生和接收的方法、装置和波分复用系统,其中,OOFDM信号的产生方法为:将一路串行的高速数据转换为N路并行的低速数据;将N路并行的低速数据分别进行调制映射,得到N路信息序列;将N路信息序列扩展成具有厄米特对称结构的2N+2路信息序列;将2N+2路信息序列进行快速反傅立叶变换后进行并串转换,得到OFDM基带信号;对OFDM基带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得到OFDM模拟信号;将OFDM模拟信号调制到光载波上,得到OOFDM信号。本发明实施例产生的OOFDM信号,使得在对其进行接收时,不需要复杂的算法对相位和频率进行跟踪和补偿,降低了系统实现的成本。

    参考信号配置、发送和接收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8604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280098324.6

    申请日:2022-07-18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显著降低参考信号开销,从而实现MIMO的信道估计和获取,其在10~13GHz范围内具有非常大的带宽、非常多的天线端口和非常多的传输层。本申请的实施例还可以利用时域/频域/空域中的信道相关性实现在多个域中进行联合信道估计和插值,并实现非线性信道插值算法。解决了此类MIMO应用的关键问题。首先,提供了指示信道向量的拓扑结构的新信令。其次,根据指示的拓扑结构,在信道估计和插值方面定义了UE行为。第三,再次根据所述拓扑结构推导出参考信号模式。

    一种时钟恢复方法、相关装置以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78412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311207913.6

    申请日:2023-09-15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时钟恢复方法以及相关装置,包括:对第一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一时钟误差,第一数字信号由第一模拟信号得到,第一模拟信号为同相I信号;根据第一时钟误差确定第一控制信号,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对第一模拟信号的处理;对第二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二时钟误差,第二数字信号由第二模拟信号得到,第二模拟信号为正交Q信号,第一模拟信号和第二模拟信号同属一个偏振信号;根据第二时钟误差,确定第二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对第二模拟信号的处理。基于I信号和Q信号分别独立进行时钟恢复,有效提升时钟恢复效果。消除I信号的时延和Q信号的时延对系统性能影响,提高鲁棒性和稳定性。

    一种自适应应用页面显示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67257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310303867.3

    申请日:2023-03-2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应用页面显示方法及设备,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可以在节省应用页面开发成本的前提下,方便、快捷地进行应用页面的自适应调整。本申请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在常规应用页面绘制流程中增加缩放→构建虚拟视图树→标记元素属性→确定调整策略→测量和布局→映射这五个步骤,提供一种通用性和兼容性较强的、不改变原始应用页面布局、能够在端侧自适应显示应用页面的方法,在降低应用页面的开发成本的前提下,方便、快捷地进行应用页面的自适应调整。并且,该方案可以基于预先设置的更加精细化的调整策略修改关键小部分参数,对待调整的应用页面上不同属性的页面元素采用更加有针对性的、细粒度的调整策略。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5706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211740369.7

    申请日:2022-12-31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该方法包括:第一光处理单元分别对每一下行子频带对应的明文下行码流进行加密,以得到每一下行子频带对应的密文下行码流;第一光处理单元将每一密文下行码流调制到对应的下行子频带,以通过光信道传输密文下行码流。第一光处理单元应用于点到多点通信系统中,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一光处理单元、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光处理单元,第一光处理单元与至少一个第二光处理单元之间建立有点到多点光信道,光信道的下行频谱包括多个下行子频带,每一第二光处理单元被配置为在多个下行子频带中的至少一个下行子频带上接收数据。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及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1854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210541819.3

    申请日:2022-05-1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及装置,用以降低信道测量过程的计算复杂度。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获取第一参考信号集合和第二参考信号集合,第一参考信号集合包括N个第一参考信号,第二参考信号集合包括M个第二参考信号,M、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终端设备还可根据第一参考信号集合进行信道测量获得第一信道信息,第一信道信息的第一维度小于第一设备的发射天线个数;终端设备还可根据第二参考信号集合和第一信道信息获得第二信道信息,第二信道信息的第一维度小于第一设备的发射天线个数。

    卡死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035989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203272.8

    申请日:2020-04-28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卡死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该方法中,电子设备获得输入事件,响应于所述输入事件的获得,判断是否发生与所述输入事件对应的界面显示事件,在判断结果为未发生与所述输入事件对应的界面显示事件时,确定发生卡死故障,从用户的故障感知出发去识别卡死问题,从而能够扩大卡死故障的检测范围,在更多的实际卡死故障场景下识别出卡死故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