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拖斗循环链清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654444U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320868404.3

    申请日:2013-12-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移动式拖斗循环链清淤装置,能够在排水管道内移动、快速的清除淤泥。一种可移动式拖斗循环链清淤装置,包括支架、动力系统和循环链机构,循环链机构上连有拖斗,所述支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以滑轨、滑道的形式连接,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还通过竖直伸缩油缸相连,每个下支架上设有两个伸缩方向相反的水平伸缩油缸。本实用新型通过水平伸缩油缸的伸缩,实现装置在排水管道内的水平移动,通过竖直伸缩油缸的伸缩,实现装置的排水管道内的竖直移动,通过动力系统、循环链机构带动拖斗运行,进而将淤泥清走。排水管道内的淤泥深浅可能不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移动,利用拖斗将淤泥逐层清除。

    一种可以连续自动清淤的矩形检查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3654442U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320868401.X

    申请日:2013-12-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连续自动清淤的矩形检查井系统,包括检查井和清淤装置,检查井的横截面为矩形,清淤装置包括动力端装置、张紧端装置和拖斗循环装置,动力端装置还与张紧轮固定架滑动连接,张紧轮固定架和动力端装置之间连有第一竖直伸缩油缸,第一固定架通过固定孔与动力端装置相连,动力端装置下部还连有第二固定架,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上连有滚轮,动力端装置底部设有两个伸缩方向相反的水平伸缩油缸。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实现整个系统的安装和固定,另外,通过水平伸缩油缸实现装置在水平面的左右移动,通过第一竖直伸缩油缸和第二竖直伸缩油缸实现拖斗循环装置的上下移动,能够逐层清理淤泥。

    一种可移动式拖斗循环链清淤装置的循环链机构

    公开(公告)号:CN203654445U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320868442.9

    申请日:2013-12-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移动式拖斗循环链清淤装置的循环链机构,该装置能够带动拖斗在排水管道内循环移动,将淤泥清理走,其清理效果较好,自动化程度高。一种可移动式拖斗循环链清淤装置的循环链机构,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从动轮和张紧轮带动链条运行,还包括拖斗,拖斗侧面上设有两个销轴,销轴与链条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装置带动链条运行,而链条带动拖斗循环转动,当拖斗运行到装置的上部分之后,拖斗翻转将淤泥倾倒入预先设置好的收集装置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拖斗可在排水管道内循环移动和使用,其清理效果比较好,能够深层次的清理排水管道内的淤泥。

    塑料模具螺纹型芯退出演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882536U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420282377.6

    申请日:2014-05-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料模具螺纹型芯退出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垫板、左立板、转动手轮、动模左立板、锥齿轮、第一直齿轮、动模右立板、定模板、推力球轴承、第一轴、动模横板、齿条、第二直齿轮、第二轴、导轨、导轨滑块、导轨底座、底板、丝杆螺母、动模底板、丝杆、第三直齿轮、型芯、镶块式型腔和制件构成。动模是由动模左右立板、动模横板、动模底板、丝杆螺母、导轨滑块、第二直齿轮、第二轴、锥齿轮、第一直齿轮、第一轴、推力球轴承、型芯及镶块式型腔组成;定模则是定模板。该装置主要演示开模过程,使学生对塑料模具脱模机构中的“活动螺纹型芯脱模机构”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一种用于排水管道的连续自动清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3654441U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320868115.3

    申请日:2013-12-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排水管道的连续自动清淤系统,包括动力端装置和张紧端装置,动力端装置和张紧端装置之间连有拖斗循环装置,动力端装置包括动力端上支架和动力端下支架,动力端上支架和动力端下支架以滑轨付形式相连,动力端上支架和动力端下支架之间连有竖直伸缩油缸,动力端上支架上连有第一支撑机构,动力端下支架下部连有第二支撑机构,动力端下支架底部还设有两个伸缩方向相反的水平伸缩油缸。本实用新型通过两组水平伸缩油缸可以实现整个装置在水平面内的移动,通过竖直伸缩油缸可以实现拖斗循环装置的上下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工人下井操作,对沉积物的成分要求较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