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07924A
公开(公告)日:2008-01-23
申请号:CN200610019659.7
申请日:2006-07-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Inventor: 王建枝
IPC: A01K6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通过大鼠尾静脉、腹腔或侧脑室注射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in,Hcy)构建早老性痴呆大鼠模型的方法,该方法能诱导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区淀粉样蛋白沉积并形成老年斑、骨架蛋白tau发生异常过度磷酸化、以及出现学习、记忆障碍等复合病征。该模型可用于早老性痴呆预防和治疗新药的筛选、药物治疗效果的评价及其发病机制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636601A
公开(公告)日:2005-07-13
申请号:CN03125343.1
申请日:2003-08-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Inventor: 王建枝
IPC: A61K4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同时在大鼠侧脑室注射wortmannin(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和GF-109203X(蛋白激酶C的抑制剂)构建早老性痴呆大鼠动物模型的方法,该方法能直接诱导出海马骨架蛋白的AD样异常过度磷酸化、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s)样病理变化和学习、记忆障碍共存的大鼠动物模型,该类模型可用于筛选因蛋白激酶过度激活引发的骨架蛋白Tau AD样异常过度磷酸化、神经原纤维缠结样病理变化及学习、记忆障碍的早老性痴呆治疗药物,以及研究蛋白激酶和AD发病机制之间的内在联系。
-
公开(公告)号:CN1558383A
公开(公告)日:2004-12-29
申请号:CN200310111463.7
申请日:2003-11-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IPC: G09B23/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评价、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早老性痴呆大鼠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通过将大鼠置于持续光强度为10~1000Lux的光照环境中,光照环境中的时间为1~10周。该类模型可用于研究在AD发病早期或过程中可能的机制以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具体内容包括β-淀粉样蛋白增多及聚集、骨架蛋白Tau AD样异常过度磷酸化、神经原纤维缠结样病理变化、蛋白激酶与磷酸酯酶的相对活性失衡及行为异常等,并可以用于筛选治疗早老性痴呆(Alzheimer’sdisease,AD)药物、评价治疗早老性痴呆方法以及研究早老性痴呆发病机制的非损伤性大鼠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