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1341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0814060.1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储能电站辅助调频系统的多目标优化控制方法,属于电气工程领域。目前针对储能辅助调频优化的研究大多数在目标函数中考虑的因素都只有1个或者2个,如果考虑的目标越多,涉及的变量越多,则对于所建立模型的要求必然会越复杂。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储能电站辅助调频系统的多目标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不仅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调频能力,而且还大大降低调频的控制代价以及缩小多个储能电站之间的荷电状态差异,实现了系统在动态控制效果和控制代价方面的优越性;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储能电站辅助调频系统的多目标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目标权重,以达到灵活调节不同控制目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276055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054711.8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网频率空间分布特性的储能配置方法及系统,属于电气工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基于非劣排序遗传算法通过在种群迭代的过程中计算储能配置总功率容量和系统故障切机率,得到最优的储能配置总功率容量和系统故障切机率,其中,储能配置总功率容量作为衡量电力系统的经济性指标,故障切机率作为衡量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性指标,根据投资者对储能配置经济性和系统频率稳定性权重系数,得到最符合投资者预期的储能容量配置方案。本发明能够兼顾经济性和电网频率稳定性,快速实现惯性支撑储能系统的选址和定容,保证电网频率暂态稳定,解决了现有的储能配置方法难以兼顾频率空间分布特性与求解难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1341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814060.1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储能电站辅助调频系统的多目标优化控制方法,属于电气工程领域。目前针对储能辅助调频优化的研究大多数在目标函数中考虑的因素都只有1个或者2个,如果考虑的目标越多,涉及的变量越多,则对于所建立模型的要求必然会越复杂。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储能电站辅助调频系统的多目标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不仅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调频能力,而且还大大降低调频的控制代价以及缩小多个储能电站之间的荷电状态差异,实现了系统在动态控制效果和控制代价方面的优越性;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储能电站辅助调频系统的多目标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目标权重,以达到灵活调节不同控制目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31343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788431.3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输电网与储能协同规划方法及介质,属于电气工程领域,方法包括:基于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直流线路调节能力、电力系统节点电压波动以及无功潮流,以日化投资成本和日运行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建立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并划分为主问题模型和子问题模型;基于新能源出力的历史数据确定极限场景;基于极限场景对主问题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交直流线路和储能的规划方案,将规划方案代入子问题模型进行求解以验证规划方案的可行性,迭代求解主子问题模型直至得到可行的规划方案以配置交直流线路和储能。更真实地模拟电力系统运行情况,得到的规划方案在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同时,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27605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1054711.8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网频率空间分布特性的储能配置方法及系统,属于电气工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基于非劣排序遗传算法通过在种群迭代的过程中计算储能配置总功率容量和系统故障切机率,得到最优的储能配置总功率容量和系统故障切机率,其中,储能配置总功率容量作为衡量电力系统的经济性指标,故障切机率作为衡量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性指标,根据投资者对储能配置经济性和系统频率稳定性权重系数,得到最符合投资者预期的储能容量配置方案。本发明能够兼顾经济性和电网频率稳定性,快速实现惯性支撑储能系统的选址和定容,保证电网频率暂态稳定,解决了现有的储能配置方法难以兼顾频率空间分布特性与求解难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1343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0788431.3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输电网与储能协同规划方法及介质,属于电气工程领域,方法包括:基于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直流线路调节能力、电力系统节点电压波动以及无功潮流,以日化投资成本和日运行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建立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并划分为主问题模型和子问题模型;基于新能源出力的历史数据确定极限场景;基于极限场景对主问题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交直流线路和储能的规划方案,将规划方案代入子问题模型进行求解以验证规划方案的可行性,迭代求解主子问题模型直至得到可行的规划方案以配置交直流线路和储能。更真实地模拟电力系统运行情况,得到的规划方案在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同时,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425663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210925426.2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2J3/28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数据中心联盟的多场景共享储能规划方法及系统,每个数据中心分别属于独立的微电网且共用储能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确定NS种典型场景以及各场景s出现的概率ps;构建包含储能投资成本和多场景共享储能的运行成本的成本函数,储能投资成本包括功率容量成本和能量容量成本,运行成本#imgabs0#构建约束条件,储能容量分配约束包括功率容量分配约束#imgabs1#和能量容量分配约束#imgabs2#储能运行约束为场景s下各数据中心n基于所分配到的储能功率容量PBS,n,s和储能能量容量EBS,n,s进行储能运行;求解目标函数,得到多场景共享储能的总容量配置方案。本申请引入多场景储能共享思维,最大化共享储能效能,降低储能投资成本、提高数据中心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5114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542292.1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网型直驱风电机组的直流侧稳定性量化分析方法,属于风力发电机组发电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建立了机侧变换器部分、网侧变换器部分与直流电容部分对应的构网型直驱风电机组的直流侧阻抗模型,对所述直流侧阻抗模型进行等效变换,以建立衡量构网型直驱风电机组直流侧稳定性的特征方程,进而得到衡量构网型直驱风电机组的直流侧稳定性的量化指标;根据提出的量化指标ζ与参考阈值的比较结果判断构网型直驱风电机组的直流侧稳定性,克服了现有关于构网型直驱风电机组的稳定性研究仅关注机组与电网之间的交互作用、而不考虑机侧变换器部分与网侧变换器部分之间交互作用,导致稳定性分析结果不够准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869679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111085727.0
申请日:2021-09-1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30/020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适用于可再生能源的混合热电站系统优化配置方法和系统,属于电气领域。包括:以电储能设计功率容量、能量容量、储热设计功率容量、能量容量、电储能运维能量容量、电制热设备总容量、储热运维能量容量、换热设备总容量、弃风量、弃电负荷量、弃热负荷量、电负荷实时功率和热负荷实时功率为决策变量,构建含有上述决策变量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目标函数为调度周期内运行和建设的综合成本,约束条件包括:混合热电站系统能量流动关系约束、各设备配置约束和运行约束;目标函数最小化求解所述决策变量,得到最优设备配置容量,各组件各时段最佳运行策略。满足负荷需求和匹配其波动特性前提下,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9715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46551.2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R‑MMC级联换流器容量配比的优化方法,属于新能源并网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计算不同容量配比下DR‑MMC级联换流器的运行特性指标、传输系统稳定性指标和经济性指标,加权不同容量配比下的三种指标归一化后的值,将综合指标最优的DR‑MMC级联换流器容量配比作为优化结果。本发明提升DR‑MMC级联换流器经济性的同时,保障基于DR‑MMC级联换流器的传输系统具有良好的运行特性和充足的稳定裕度,实现系统安全高效经济运行,具有较强的可适用性和可拓展性,适用于不同连接方式的DR‑MMC级联换流器和不同控制策略的DR‑MMC级联换流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