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74311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47340.0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肠道微生物采集胶囊,包括胶囊外壳、胶囊内壳、活性物质和第一释放回收装置;胶囊内壳位于胶囊外壳的内部,胶囊外壳和胶囊内壳形成储藏仓,活性物质位于储藏仓中;第一释放回收装置设置在储藏仓的预设位置;第一牵引结构的一端与胶囊内壳连接,第一牵引结构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推送板、第一上面板和第一下面板连接,第一牵引结构用于牵引第一推送板、第一上面板或第一下面板运动;第一上面板和第一下面板位于储藏仓中,第一上面板和第二下面板位于第一推送板的两侧,第一上面板和第一下面板之间形成第一容纳仓;胶囊外壳在第一释放回收装置所在位置处开设有第一表皮舱门,第一牵引结构与第一表皮舱门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1035413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299847.3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A61B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化道采样胶囊,包括中空的胶囊壳体,在胶囊壳体内设有隔板,隔板的一侧为采样舱,另一侧为控制舱;控制舱内包括微型电机,控制电路板,磁体,微型电池和信号收发组件;控制电路板连接微型电机和信号收发组件;在采样舱靠近隔板的位置设有圆环,圆环与采样胶囊同轴,且外表面贴合胶囊壳体的内表面;微型电机驱使圆环进行旋转;圆环上设有N个进样孔,在与圆环贴合的胶囊壳体上设有N个采样孔,进样孔和采样孔通过圆环的旋转以对位连通进行采样,或者错位封堵。本发明通过外部磁场检测装置精确追踪采样胶囊的位置,实现了对目标消化道区域的微生物的精准采集。
-
公开(公告)号:CN110974311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1911347340.0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肠道微生物采集胶囊,包括胶囊外壳、胶囊内壳、活性物质和第一释放回收装置;胶囊内壳位于胶囊外壳的内部,胶囊外壳和胶囊内壳形成储藏仓,活性物质位于储藏仓中;第一释放回收装置设置在储藏仓的预设位置;第一牵引结构的一端与胶囊内壳连接,第一牵引结构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推送板、第一上面板和第一下面板连接,第一牵引结构用于牵引第一推送板、第一上面板或第一下面板运动;第一上面板和第一下面板位于储藏仓中,第一上面板和第二下面板位于第一推送板的两侧,第一上面板和第一下面板之间形成第一容纳仓;胶囊外壳在第一释放回收装置所在位置处开设有第一表皮舱门,第一牵引结构与第一表皮舱门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1035416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299824.2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化道采样装置,包括中空的胶囊壳体,在胶囊壳体内设有隔板,隔板的一侧为采样区,另一侧为控制区;控制区内包括第一控制模组,微传感器模组,开关控制器,微型电池;第一控制模组连接微传感器模组,开关控制器;采样区设有采集舱和控制开关,控制开关控制采集舱开启或关闭,控制开关连接开关控制器;微传感器模组包括酸碱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向第一控制模组发送消化道生理参数;第一控制模组用于当消化道生理参数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时,开启采集舱进行采样;本发明提供的消化道采样装置利用不同消化道区域的生理参数的差异,实现了微生物样本的精准采集。
-
公开(公告)号:CN114744738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210207814.7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脉冲放电破岩驱动源拓扑系统,通过充电模块中的谐振升压模块能够提高回路谐振频率并通过变压器升压,每个开关周期内产生的充电脉冲传递很小一部分能量给负载,从而能够提高充电精度和充电效率,通过调整开关周期和谐振频率能够控制充电快慢,并有效控制充电启停;通过充电模块中的高压整流双极性输出单元,将高频高压整流为正负极性的两路直流输出,实现对储能模块的正负双极性充电,能够使储能模块的隔离开关数量减少一半,并能实现储能模块电容放电后残余电压的自动隔离,避免储能模块残压对充电模块造成损坏,相对于现有的在储能模块前级设置续流回路的方式,能够减小系统的体积并节约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523591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596287.2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脉冲功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种负载装备混合复用的脉冲电源拓扑结构及控制方法,该脉冲电源拓扑结构包括:控制模块和级联的多个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包括储能电容、并联放电开关组件、串联放电开关组件、充电截尾开关、第一隔离二极管和第二隔离二极管;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各个电源模块中并联放电开关组件、串联放电开关组件和充电截尾开关的工作状态。电源模块可根据应用需求进行拓展,可在多种电源拓扑间进行转换,并通过元件复用显著降低设备设计复杂度,适用于多种负载装备,具有良好故障自保护能力,显著提升了在复杂工况下的脉冲电源适用性与可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6545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46830.7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任意复合电压波形下电子元器件老化试验装置及方法,属于电子元器件加速老化领域,包括上位机、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变压器;上位机将提取的复合电压波形输入至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输出自定义任意电压波形;功率放大器增加输入信号功率幅度;变压器扩大电压幅值变化范围,保证样品两端施加试验电压阈值;样品为电子元器件,在恒温恒湿箱中保证试验的环境条件;分时段测量元件性能参数下降值,探究任意复合电压波形下对电子元器件老化的影响。本发明试验装置简单、测量方法便捷、可操作性强,对研究任意复合电压波形对电子元器件老化影响意义重大。
-
公开(公告)号:CN11758815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640383.4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E21B7/00 , H02M9/06 , H02M7/10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压脉冲放电破岩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设置在井上的充电单元,设置在井下依次连接的充电升压单元、初级储能单元、高压变换单元、脉冲形成单元和破碎电极单元,连接充电单元和充电升压单元的电能传输单元;充电单元将低频低压交流电变换为高频低压交流电;充电升压单元对高频低压交流电进行升压整流,将其变换为高压直流电;初级储能单元存储电能,在达值后输出脉冲电压;高压变换单元包括脉冲变压器与退磁回路,脉冲变压器将脉冲电压升压,退磁回路对脉冲变压器的磁芯进行退磁处理;脉冲形成单元将升压后的脉冲电压压缩,输出陡前沿高压脉冲;破碎电极单元进行岩石电破碎。实现设备小型化与集成化,提高输出脉冲陡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35371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652161.4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强流脉冲电源组件交替复用方法,属于脉冲功率领域,首先,基于最优电源组件数量k形成脉冲电源系统,测量运行的脉冲电源系统中各个电源组件的温度,从k个电源组件中选择m个电源组件组合形成工作电源单元,m个电源组件的温度之和为所有 种组合中最低,判断所工作电源单元中各个电源组件是否过热,控制过热电源组件退出运行并对其执行冷却,在过热电源组件的数量超标时,停止运行脉冲电源系统,将冷却后的降温电源组件重新加入运行,实现电源组件复用。本发明方法能够有效减少脉冲电源设计成本,并降低系统运行压力,提高系统运行重复频率,还能有效提高脉冲电源寿命与运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58961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666504.8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30/3308 , G06F119/08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脉冲晶闸管近限使用设计方法,属于脉冲功率技术领域。晶闸管作为脉冲功率电源关键器件,其工作状态也直接决定脉冲功率电源的正常运行。在脉冲放电过程中,由于发热引起的热损坏是晶闸管的主要失效原因。传统设计方法按照晶闸管稳态工况下运行的寿命来评估,难以实现晶闸管的近限使用。本发明提出一种场路耦合的计算方法,实现对晶闸管在脉冲工况下的近限设计。对晶闸管在脉冲工况下进行寿命预测及状态监测,能实现器件可靠性安全边界的量化评估。本发明提供了晶闸管的热管理设计,能减少脉冲放电过程中的热累积,能提升晶闸管使用寿命,提升脉冲功率电源可靠性,有利于脉冲功率电源小型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