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9385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83623.4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电网调控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液氢超导共融储能辅助新型电力系统一次调频的机组组合方法,包括:获取电力系统的数据,建立一次调频机组组合模型,包含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目标函数为使总经济成本最小,约束条件使得新型电力系统的运行同时满足系统最大频率变化率约束、系统频率最低点约束和系统准稳态频率约束,求解一次调频机组组合模型,输出一次调频机组组合控制策略。以上三个约束为经过对新型电力系统的复杂分析和推导所得,在保障有效性的同时能极大的降低复杂度。经仿真验证表明,基于以上方法进行液氢超导共融储能辅助系统一次调频时,系统最大频率变化率、最大频率偏差和准稳态频率偏差均得到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16222147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1715391.6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验级液氢冷凝制取装置,其包括冷源导热板、氢气注入接管和同心筒式导热组件;同心筒式导热组件包括导热套管外筒和内筒,各导热套管内筒沿轴向被垂直剖切成多片导热元件,同一导热套管内筒的导热元件之间存在剖切间隙,相邻两层导热套管之间存在间隙,同心筒式导热组件的顶端与冷源导热板接触,底端延伸至液氢缓冲罐;冷源导热板用于提供冷量;氢气注入接管沿同心筒式导热组件的径向贯穿同心筒式导热组件、且具有注入氢气的开口,当向氢气注入接管输入氢气后,氢气经开口注入同心筒式导热组件之间的间隙,多层同心筒式导热组件的多层设计加强套筒间的介质流通和扰动,增强对流传热效率,提高了氢气冷凝液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036093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0697633.7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1F6/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超导磁体组合式冷却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其装置包括:第一制冷机、第二制冷机、液氢缓冲罐、盘管、延长管和导冷片;其中,盘管缠绕于延长管上,盘管的一端用于输入氢气,另一端与液氢缓冲罐连通;第一制冷机与延长管相连,用于通过对延长管制冷而使盘管中的氢气液化成液氢输送至液氢缓冲罐;液氢缓冲罐和第二制冷机均与导冷片相连以制冷导冷片;导冷片的另一端用于传导冷却超导磁体。通过该装置可以对超导磁体快速制冷,使其快速降温至工作温度,达到稳定状态,缩短冷却时间,提高稳定裕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298134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551534.3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PNN的风机叶片远程非接触健康监测系统和方法,属于风力发电技术与机器学习领域,所述系统中服务器通过网络接收数字信号并将其转化为音频信号加以保存,并对音频信号进行预处理得到降噪信号;采用预设倍频程提取降噪信号中的声音特征并输入至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以对风机叶片的健康状态进行判断并输出判断结果;当判断结果标识风机叶片存在缺陷时发出报警;还为用户提供交互界面,以使用户能够实时查看判断结果、听取音频信号、对标识缺陷的故障信号进行二次确认、标注,以及调取并分析故障历史记录。本发明使得风力发电监控系统实时性好便于安装维护,能避免由于突发事故导致的经济损失、安全威胁、社会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68419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684469.7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式螺管型超导强磁场耦合电解水制氢系统,属于液氢超导共融储能技术领域,系统包括超导磁储能装置、电解水制氢装置和氢液化系统;超导磁储能装置包括螺管型超导磁体、发动机、液氢冷却层,发动机用于驱动螺管型超导磁体围绕电解槽圆周旋转以产生周期性变化磁场,电解槽位于偏离旋转中心的偏置位置,在磁场作用下产生延阳极和阴极向上的洛伦兹力;液氢冷却层为螺管型超导磁体提供冷量。本发明通过设计旋转式螺管型超导磁体,相较于静态构造可有效在减小水分子电离能的基础上,增加阴极电流密度,而电磁场耦合所产生的洛伦兹力可加快气泡脱离速度,从而有效提高电解水制氢效率,降低电解水制氢装置能耗及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149654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624044.6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2J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导磁储能系统,属于超导电力技术领域,包括:超导磁体、真空系统和制冷系统;本发明通过液氢管道缠绕超导磁体和/或金属导冷片,利用液氢的冷量将超导磁体冷却至工作温区。由于液氢的价格相比液氦更加便宜,并且相较于制冷机冷头传导冷却,液氢管道缠绕冷却能够提供更高的冷却功率,冷却效果较好,同时液氢也不会在低温杜瓦内发生泄漏,因此该制冷方式下的超导磁储能系统不仅制冷成本较低,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大大提高了超导磁体工作时的安全裕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03609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697633.7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1F6/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超导磁体组合式冷却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其装置包括:第一制冷机、第二制冷机、液氢缓冲罐、盘管、延长管和导冷片;其中,盘管缠绕于延长管上,盘管的一端用于输入氢气,另一端与液氢缓冲罐连通;第一制冷机与延长管相连,用于通过对延长管制冷而使盘管中的氢气液化成液氢输送至液氢缓冲罐;液氢缓冲罐和第二制冷机均与导冷片相连以制冷导冷片;导冷片的另一端用于传导冷却超导磁体。通过该装置可以对超导磁体快速制冷,使其快速降温至工作温度,达到稳定状态,缩短冷却时间,提高稳定裕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14262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65450.4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氢超导共融储能的优化控制方法及其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液氢超导共融储能装置的参数、电网出力数据组以及负荷数据组;构建液氢超导共融储能装置的优化控制模型,所述优化控制模型主要包括超导磁体能量状态约束、储罐内氢质量约束:以电网不平衡功率经液氢超导共融储能装置平抑后余留不平衡功率最小为目标函数,求解所述优化控制模型。明确电解水制氢装置、燃料电池装置、超导磁储能、氢液化与汽化系统功率最优分配关系及协同运行特性,在保证装置处于安全良好运行的基础上,得到液氢超导共融储能装置最优工作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4974793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758146.7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液氢循环制冷及固氮冷却的超导储能系统,属于超导应用低温技术领域,包括:杜瓦、一体化设置的超导磁体和固氮、电流引线、液氢循环管道、以及液氢;一体化设置的超导磁体和固氮设置于杜瓦内,固氮包裹超导磁体,固氮作为制冷剂吸收超导磁体发出的热量,从而提高超导磁体的热稳定性;电流引线进入杜瓦内与超导磁体连接,用于对超导磁体进行超导励磁;液氢循环管道,一端与固氮接触,用于传递固氮的热量;液氢,与液氢循环管道的另一端连接,用于作为冷源带走超导磁体传递给固氮的热量,以使超导磁体维持在正常工作温度,避免失超。该系统利用液氢循环制冷,固氮冷却超导磁体,提高了超导储能装置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7284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59958.3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电解槽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具有梯度磁场的电解水制氢装置及其构造方法,装置包括电解槽,电解槽包括氢气和电解液出口、氧气和电解液出口、阳极电极、隔膜、阴极电极、极板、阳极电解液流道、阴极电解液流道、电解液进口;阴极电极暴露于阴极电解液流道一侧的表面附着有永磁体颗粒,永磁体颗粒形成梯度磁场,磁场强度从所处的阴极电极表面指向所阴极电解液流道的方向衰减,从而使氢气受到的磁场梯度力垂直于电极表面指向阴极电解液流道,即直接促进了气泡在电极表面的脱附过程,减小了气泡在电极表面的停留时间,增加电极表面有效反应面积,减小电解液的电阻率,降低电解反应的欧姆损耗,提高电解水制氢的能量转换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