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65113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110081340.1
申请日:2021-01-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空调需求响应直接负荷控制方法和系统,属于电力系统需求响应控制领域。本发明在需求响应的起止阶段考虑了对于负荷突变的抑制,采用排队法对于各空调需求响应起止时刻进行控制,各空调负荷需求响应起止时刻交错排列,从而避免负荷瞬时集体进入制冷或待机状态,引起负荷尖峰;又保证聚合商可以通过安装于空调负荷终端的智能控制器实现对于终端空调的聚合控制,达到最终需求响应期望目标值的要求。本发明在需求响应中间时段采取满足负荷削减目标的需求响应控制策略进行负荷削减,各空调设定温度由初始设定温度提升至需求响应设定温度,运行状态由制冷状态进入待机状态,最终导致聚合空调总功率降低,起到了削减负荷高峰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009140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1910210253.4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日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及预测装置,属于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领域,方法包括:对于待预测日中的任意第t个时刻,对S天历史负荷数据采样以得到S个第一负荷序列;对第一负荷序列进行归一化,并从归一化结果中获得S天中每一天的目标负荷序列;分别获得S天中每一天以及待预测日的有效影响因素序列并进行归一化;以目标负荷序列和归一化之后的有效影响因素序列为输入,利用已训练好的日电力负荷预测模型预测待预测日中第t个时刻的负荷值;日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包括级联的复合网络和第二RBF神经网络,复合网络由ELMAN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以及第一RBF神经网络并列构成。本发明能够提高对电力系统日负荷的预测精度和数据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222877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413003.0
申请日:2019-05-1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定义神经网络的负荷预测系统及负荷预测方法,包括:数据存储模块,用于获取历史负荷数据并保存;负荷预测模块,用于接收并根据用户输入的自定义神经网络构建参数,构建负荷预测神经网络,并基于用户输入的负荷预测指令及历史负荷数据,采用负荷预测神经网络进行负荷预测。由于现有预测系统在进行负荷预测时,根据实际预测需要,而需要不断更改神经网络,更改神经神经网络往往通过人工更改代码来完成,过程比较耗时耗力,本发明在系统中引入自定义神经网络,用户输入参数更改值,系统来执行更改操作,自动完成新的神经网络构建,使用更加方便便捷。另外,通过自定义设置,极大提高了负荷预测系统的泛化能力,应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3591926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749959.5
申请日:2021-07-0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STM网络的空调开关状态预测方法及装置,属于空调开关状态预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采集并处理不同用户空调的历史负荷数据和相应时段的历史室外温度数据,得到特征矩阵;以所述特征矩阵作为输入,以实际的空调开关状态作为输出,训练和验证基于LSTM网络的空调开关状态预测模型;利用训练好的基于LSTM网络的空调开关状态预测模型,预测待预测日各个时段的空调开关状态。本发明中LSTM网络,可以解决传统神经网络不能持续记忆的问题,预测准确率更高。考虑到单户空调每日的运行特性,将单户空调实际的负荷序列转化为开关状态序列,进而建立LSTM分类网络,同时考虑到室外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可以进一步提高空调次日开关状态的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222877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1910413003.0
申请日:2019-05-1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定义神经网络的负荷预测系统及负荷预测方法,包括:数据存储模块,用于获取历史负荷数据并保存;负荷预测模块,用于接收并根据用户输入的自定义神经网络构建参数,构建负荷预测神经网络,并基于用户输入的负荷预测指令及历史负荷数据,采用负荷预测神经网络进行负荷预测。由于现有预测系统在进行负荷预测时,根据实际预测需要,而需要不断更改神经网络,更改神经神经网络往往通过人工更改代码来完成,过程比较耗时耗力,本发明在系统中引入自定义神经网络,用户输入参数更改值,系统来执行更改操作,自动完成新的神经网络构建,使用更加方便便捷。另外,通过自定义设置,极大提高了负荷预测系统的泛化能力,应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2865113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81340.1
申请日:2021-01-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空调需求响应直接负荷控制方法和系统,属于电力系统需求响应控制领域。本发明在需求响应的起止阶段考虑了对于负荷突变的抑制,采用排队法对于各空调需求响应起止时刻进行控制,各空调负荷需求响应起止时刻交错排列,从而避免负荷瞬时集体进入制冷或待机状态,引起负荷尖峰;又保证聚合商可以通过安装于空调负荷终端的智能控制器实现对于终端空调的聚合控制,达到最终需求响应期望目标值的要求。本发明在需求响应中间时段采取满足负荷削减目标的需求响应控制策略进行负荷削减,各空调设定温度由初始设定温度提升至需求响应设定温度,运行状态由制冷状态进入待机状态,最终导致聚合空调总功率降低,起到了削减负荷高峰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030149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394445.1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复合储能装置的微电网供电方法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以复合储能装置成本、供需功率匹配和电源出力的波动抑制作为目标函数,以储能容量和充放电功率作为优化变量创建多目标优化模型;根据微电网在设定时间段内的发电功率和负载功率计算第一、第二储能装置在各时刻的充放电功率;将充放电功率输入到多目标优化模型中,得到第一、第二储能装置的储能容量的单变量优化模型;采用优化算法求取单变量优化模型的最优解,即得到第一、第二储能装置在设定时间段内的储能容量;本发明可确保复合储能补偿后微电网中的电源功率变化最小,且供需功率的瞬时偏差与平均偏差相差最小,以维持系统电压和频率的稳定,为负载提供稳定电压和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009140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210253.4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日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及预测装置,属于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领域,方法包括:对于待预测日中的任意第t个时刻,对S天历史负荷数据采样以得到S个第一负荷序列;对第一负荷序列进行归一化,并从归一化结果中获得S天中每一天的目标负荷序列;分别获得S天中每一天以及待预测日的有效影响因素序列并进行归一化;以目标负荷序列和归一化之后的有效影响因素序列为输入,利用已训练好的日电力负荷预测模型预测待预测日中第t个时刻的负荷值;日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包括级联的复合网络和第二RBF神经网络,复合网络由ELMAN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以及第一RBF神经网络并列构成。本发明能够提高对电力系统日负荷的预测精度和数据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724210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582829.2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价格弹性系数矩阵的电力需求响应调控方法,包括:采用Box-Cox变换对预先创建的电力需求模型进行处理;采集历史负荷数据并将其输入至Box-Cox变换后的电力需求模型中,通过最大似然估计法计算优化后的电力需求模型的变换系数,基于变换系数对电力需求模型进行线性回归计算,获得电价系数;根据电价系数求解电力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矩阵;获取用户日负荷曲线,根据电力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矩阵以及用户日负荷曲线计算考虑需求响应后的各时段的用户日负荷曲线;根据用户日负荷曲线生成电力需求响应调控方案并执行;本发明能够生成更加精确且符合实际的用户负荷曲线,基于该用户负荷曲线制定电力需求响应调控方案,可显著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947573B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711373031.1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2M3/1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超导磁储能的DC/DC斩波器,包括第一斩波器、第二斩波器以及连接第一斩波器和第二斩波器的直流电容,第一斩波器包括:第一IGBT和第二IGBT串联,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分别并联在第一IGBT和第二IGBT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两端,滤波电感的一端与第二IGBT的集电极端连接,另一端与直流电容的正极连接,第二IGBT的发射极端与直流电容的负极连接;第二斩波器包括:第三IGBT与第四二极管串联后并联在直流电容两端,第四IGBT与第三二极管串联后并联在直流电容的两端,超导储能电感的一端与第三IGBT的发射极端相连,另一端与第四IGBT的集电极端相连。本发明可以消除超导储能电感的高频PWM脉冲电压,提高超导磁储能的稳定性。
-
-
-
-
-
-
-
-
-